一种行星架复杂内腔无芯模模具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23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星架复杂内腔无芯模模具组件,包括分体模具和组合模具,分体模具用于制造与沿行星架支撑腿中线剖开的行星架上端盖和行星架下端盖形状相似的两个蜡模,分体模具包括分体模具上模和分体模具下模。组合模具用于将所述行星架蜡模上端盖和所述行星架蜡模下端盖浇注结合制成一个完整行星架蜡模,组合模具包括组合模具上模和组合模具下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体设计开模后转换成了模具型腔的外模,内腔不再需要制作活块抽芯即可直接开型取模,省去了现有模具中不易实现开模的活块抽芯,减少了开模费用,并设计组合模具使分体模具定位组合连接获得完整的蜡模零件,提高了制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星架复杂内腔无芯模模具组件
本技术属于行星架铸造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星架复杂内腔无抽芯制取蜡模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复杂内腔的铸件,通常设计制作型腔模时都是由许多块活块抽芯组合在一起,形成模具内腔形状尺寸。例如,所述行星架欲采用精密铸造生产工艺方式生产铸件,首先要设计制作型腔模具,为了制作蜡模的取模顺利,其内腔就要由许多活块抽芯组合在一起形成复杂内腔形状尺寸,注蜡后冷却成型开始取模,按规则顺序操作一个一个活块的抽出,最后将蜡模从模具里取出。这种生产方式制模存在的弊端是:模具制作价格昂贵,由于活块较多,组合在一起尺寸精度较低,而且制出的蜡模飞边毛刺较多,更重要的是取模效率低下,易变形,难于满足生产质量要求。另外,形成内腔的模具活块相互衔接的部分(拼缝)都是尖角,生产易磕碰磨损,影响模具寿命,最终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取模效率低下、模具制作困难、价格昂贵、活块较多、影响产品质量等因素,本技术提供一种设计分体开模制取蜡模,再将蜡模分件组合在特制的模具型腔里,通过组合模具把分件蜡模再联接成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星架复杂内腔无芯模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模具和组合模具,分体模具用于制造与沿行星架支撑腿中线剖开的行星架上端盖和行星架下端盖形状相似的两个蜡模,分体模具包括分体模具上模(1)和分体模具下模(2);/n组合模具用于将所述行星架蜡模上端盖和所述行星架蜡模下端盖通过再次注蜡结合制成一个完整行星架蜡模,组合模具包括组合模具上模(3)和组合模具下模(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架复杂内腔无芯模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模具和组合模具,分体模具用于制造与沿行星架支撑腿中线剖开的行星架上端盖和行星架下端盖形状相似的两个蜡模,分体模具包括分体模具上模(1)和分体模具下模(2);
组合模具用于将所述行星架蜡模上端盖和所述行星架蜡模下端盖通过再次注蜡结合制成一个完整行星架蜡模,组合模具包括组合模具上模(3)和组合模具下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架复杂内腔无芯模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体模具上模(1)下表面左右对称设置有行星架蜡模上端盖上型腔(5)和行星架蜡模下端盖上型腔(6),所述分体模具上模(1)下表面还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定位销孔(8);
所述分体模具下模(2)上表面对称设置有行星架蜡模上端盖下型腔(14)和行星架蜡模下端盖下型腔(15);所述分体模具下模(2)上表面还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定位锥销(16),所述第一定位锥销(16)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定位销孔(8)的位置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星架复杂内腔无芯模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下型腔(14)包括五个第一支撑腿型腔(19),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腿型腔(19)内设置有定位凹槽,用于所述分体模具上模(1)和所述分体模具下模(2)合模后形成蜡模定位锥销;
所述下端盖下型腔(15)包括五个第二支撑腿型腔(32),在与所述蜡模定位锥销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腿型腔(32)内设置有定位凸起,用于所述分体模具上模(1)和所述分体模具下模(2)合模后形成蜡模定位销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星架复杂内腔无芯模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江徐洋严学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丹江口丹传汽车传动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