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经编擦拭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4206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经编擦拭布的制备技术方法,其中,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具有抗静电功能的导电粉体与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颗粒干燥混合,形成混合粉体;采用含有羟基的小分子多聚体对所述形成混合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在聚酯聚合终聚环节加入经聚合反应制备出具有抗静电/抗菌效果的聚酯;通过纺丝得到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生产的长久型抗静电/抗菌经编擦拭布能显著提高产品的抗静电/抗菌效果,抗静电有利于擦拭布的打理,洗涤后污渍容易去除,抗菌功能可以有效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染和再生,可以用于汽车的擦拭、家具厨卫的擦拭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经编擦拭布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经编擦拭布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经编擦拭布制备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自我防护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已清楚认识到皮肤是人体的一个薄弱环节,它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伤害,也易成为各种有害因素的侵入人体的通道,因此是一道必须注意的防线。近年来皮肤病发病率递增,研究结果表明,更多的有害细菌及病毒是通过接触式接触到人体的皮肤,人体皮肤携带细菌和病毒后可以感染到自己甚至是周边的人,从而引起疾病的传播,而擦拭布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清洁用布,经常在一些细菌或病毒容易存活的场所使用,因此普通的擦拭布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而使用具有抗静电/抗菌功能的擦拭布能有效保护人体的健康不受细菌和病毒的侵扰。目前的市场上现拥有功能性擦拭布大都是经过功能后整理制备而成,浸水或洗涤几次后,抗静电/抗菌效果会减弱直至消失,抗静电/抗菌效果不佳。本专利技术技术针对以上缺点,从原材料入手制备一种具有永久性抗静电和抗菌功能擦拭布,可以避免以上的使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的技术缺陷,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作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抗静电/抗菌经编擦拭布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具有抗静电功能的导电粉体与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颗粒干燥混合,形成混合粉体;采用含有羟基的小分子多聚体对所述形成混合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在聚酯聚合终聚环节加入经聚合反应制备出具有抗静电/抗菌效果的聚酯;通过纺丝得到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作为专利技术所述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具有抗静电功能的导电粉体包括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锡及其杂元素掺杂物,所述杂元素掺杂包括氮元素、铜元素、钛元素,所述抗静电功能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15~100nm。作为专利技术所述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颗粒包括纳米氧化锌、纳米银、纳米氧化亚铜、纳米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抗菌功能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10~100nm。作为专利技术所述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采用含有羟基的小分子多聚体对所述形成混合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其中抗静电粉体与抗菌粉体的质量添加比例为1:9~9:1,其是经过具有加热功能的真空高速捏合机来实现,加热温度80~120℃,所述含有羟基的多聚体包括乙二醇多聚体、丙二醇多聚体、丁二醇多聚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分子量在200~2000,所述含有羟基的多聚体占混合粉体的质量比为1~10%。作为专利技术所述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在聚酯聚合终聚环节加入经聚合反应制备出具有抗静电/抗菌效果的聚酯,包括,在聚合釜中进行原位聚合反应,聚合反应物料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经过表面改性的抗静电/抗菌纳米粉体,所述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比例按照摩尔比为1:1~1:1.2,经过表面改性的抗静电/抗菌纳米粉体的添加量按质量占所述聚合反应物料的0.1~3%添加,所述聚合反应温度为200~300℃,反应时间为4~16h,所得切片进行纺丝制备DTY和FDY纤维,纤维单纤细度为0.5-2D。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经编擦拭布。一种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经编擦拭布的制备方法,其将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与普通的丙纶、涤纶、锦纶进行织造、染料染色及经编擦拭布后整理工艺,获得表面具有细绒毛的擦拭布,其中,所述织造,包括在高速特里科经编机上织造坯布,使用三把梳杍编织成坯布,将所述抗静电/抗菌涤纶纱及同规格普通涤纶纤维混用用作第一把梳,作为织物的使用面,其中面丝的占比50%以上,面丝中抗静电抗菌纤维的用量为10-100%,原料粗细选择75D,孔数为144F,第一把梳的延展线长度为6针,即垫纱数码为1-0/5-6//;中梳和底梳选择普通涤纶50D的半光圆孔FDY,孔数为48F,垫纱数码分别为,中梳:1-0/1-2//,底梳:2-3/1-0//,中底梳占比为40-50%,同时横向密度为18wpc,纵向密度控制在30cpc,克重控制在每平方米160-260g。作为专利技术所述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经编擦拭布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染色,其升温速率为1~2℃/min,升温至130℃后保温,降温过程的速率控制在1.5~2.5℃/min,水洗、出布,所述染色的颜料包括分散型染料。作为专利技术所述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经编擦拭布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染色,为使用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浴比控制在1:15,进布后加冰醋酸,所述冰醋酸浓度为0.5g/L,工作浴pH=4,所述染色分为五段,第一段为升温至130℃,升温速率为1.5℃/min,然后保温40min,第二段为降温至80℃,速率为2℃/min,控温10min,加入纯碱和保险粉,所述纯碱和保险粉用量均为3g/L,第三段为继续降温至40℃,速率控制在1.5℃/min,然后排水,第四段为继续进水加冰醋酸,所述冰醋酸浓度为0.6g/L,调节布面Ph值=7,第五段为溢流水洗及批次水洗,时间为20min。作为专利技术所述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经编擦拭布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在抗静电/抗菌经编擦拭布织造和染色之后,还包括,定型:进行定型处理,其温度为150~230℃,处理速度为25~30m/min;拉毛:将定型后的经编擦拭布进行连续式起毛处理;定型轧车上柔:所述定型轧车上柔,其温度为160~220℃,处理速度为20~30m/min,定型轧车中添加10~30g/L的三元共聚氨基硅油,轧车压力控制在0.35~0.4MPa;后整理:利用烫光机和剪毛机的相互配合进行梳理和修剪,其中烫光机烫辊的温度为160~170℃,转速为750rpm~950rpm。作为专利技术所述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经编擦拭布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后整理,为利用烫光机和剪毛机,将起绒后的绒毛做进一步的梳理和修剪,烫光机为利用160℃度高速旋转的有棱角的烫辊对起绒后的绒毛进行梳理整理,转速为950rpm,使绒毛倒向和角度统一,再利用剪毛机台圆刀和平刀结合,对绒毛进行修剪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生产的长久型抗静电/抗菌经编擦拭布能显著提高产品的抗静电/抗菌效果,抗静电有利于擦拭布的打理,洗涤后污渍容易去除,抗菌功能可以有效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染和再生,可以用于汽车的擦拭、家具厨卫的擦拭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具有抗静电功能的导电粉体与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颗粒干燥混合,形成混合粉体;/n采用含有羟基的小分子多聚体对所述形成混合粉体进行表面改性;/n在聚酯聚合终聚环节加入经聚合反应制备出具有抗静电/抗菌效果的聚酯;/n通过纺丝得到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具有抗静电功能的导电粉体与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颗粒干燥混合,形成混合粉体;
采用含有羟基的小分子多聚体对所述形成混合粉体进行表面改性;
在聚酯聚合终聚环节加入经聚合反应制备出具有抗静电/抗菌效果的聚酯;
通过纺丝得到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抗静电功能的导电粉体包括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锡及其杂元素掺杂物,所述杂元素掺杂包括氮元素、铜元素、钛元素,所述抗静电功能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15~10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颗粒包括纳米氧化锌、纳米银、纳米氧化亚铜、纳米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抗菌功能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10~100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含有羟基的小分子多聚体对所述形成混合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其中抗静电粉体与抗菌粉体的质量添加比例为1:9~9:1,其是经过具有加热功能的真空高速捏合机来实现,加热温度80~120℃,所述含有羟基的多聚体包括乙二醇多聚体、丙二醇多聚体、丁二醇多聚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分子量在200~2000,所述含有羟基的多聚体占混合粉体的质量比为1~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聚酯聚合终聚环节加入经聚合反应制备出具有抗静电/抗菌效果的聚酯,包括,
在聚合釜中进行原位聚合反应,聚合反应物料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经过表面改性的抗静电/抗菌纳米粉体,所述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比例按照摩尔比为1:1~1:1.2,经过表面改性的抗静电/抗菌纳米粉体的添加量按质量占所述聚合反应物料的0.1~3%添加,所述聚合反应温度为200~300℃,反应时间为4~16h,所得切片进行纺丝制备DTY和FDY纤维,纤维单纤细度为0.5-2D。


6.一种具有纳米抗静电抗菌功能经编擦拭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静电抗菌功能纤维与普通的丙纶、涤纶、锦纶进行织造、染料染色及经编擦拭布后整理工艺,获得表面具有细绒毛的擦拭布,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水平谭连江熊友根陈兵谭全胜
申请(专利权)人:海安启弘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