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羽绒制备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注射器,注射器推送出的熔融聚合物形成了丝线,并在支化组件的静电作用下变成丝绒,注射器上设有中心孔,中心孔所推送出的聚合物作为仿羽绒的芯层,中心孔周向逐圈排布的通孔内所推送出的聚合物形成仿羽绒的绒层;越远离中心孔的通孔,其所推送出的聚合物的支化程度就越大;支化组件由若干个支化环组成,每个支化环的直径和供给的电源电压逐渐增大,支化环能够旋转且不与聚合物发生接触;聚合物形成丝绒后,将丝绒牵引至裁剪装置得到仿羽绒。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作的仿羽绒,模拟制作了羽绒整体的结构,并辅以密度较小的材料作为填充仿羽绒内部,从结构和功能上使得所述仿羽绒越发的接近羽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羽绒制备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服装纺织面料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羽绒制备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冬季,人们一般会选择厚重的羽绒服作为防水、防雪、防风的保暖衣物,羽绒,作为羽绒服的填充材料,是一种羽绒是“羽”和“绒”的混合物。羽就是毛片,在羽绒中起支撑作用,能让羽绒迅速回弹;而绒就是绒朵,是羽绒的本体与价值所在。绒朵是立体球状,由一个绒核和放射出的许多绒丝组成的朵状结构,类似于蒲公英。绒丝是由成千上万微小的鳞片叠加而成,每个鳞片都是中空的。每一根绒丝上都有很多的菱节,这些菱节中饱含着不流动的空气。同时,绒丝之间和绒朵之间也会固定大量的空气。这也就是羽绒为什么如此保暖的秘诀所在。随着养殖成本的提高和禽流感的影响,羽绒服的成本不断升高,寻找一种羽绒的新型替代品势在必行。但羽绒服的优越性能,保温率高,成衣重量轻,一般棉服是无法企及的,更不用说替代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仿羽绒制备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仿羽绒制备装置,包括:注射器,所述注射器推送出的熔融聚合物形成了丝线,所述丝线穿过支化组件,并在支化组件的静电作用下变成丝绒,所述注射器上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所推送出的聚合物作为所述仿羽绒的芯层,所述中心孔周向逐圈排布的通孔内所推送出的聚合物形成所述仿羽绒的绒层;越远离所述中心孔的所述通孔,其所推送出的所述聚合物的支化程度就越大;所述支化组件由若干个支化环组成,每个所述支化环的直径和供给的电源电压逐渐增大,所述支化环能够旋转且不与所述聚合物发生接触;所述聚合物形成丝绒后,将所述丝绒牵引至裁剪装置得到仿羽绒。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聚合物中混有纳米级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孔内的聚合物中的气凝胶颗粒浓度要小于所述通孔内的聚合物中的气凝胶颗粒浓度。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化环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针状结构,所述针状结构所指的方向与所述支化环的轴线所指方向相同。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化环上设有若干个折曲结构,且所述折曲结构所指的方向共线。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孔的内腔管壁设有阻件。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化组件中的部分支化环并不与其它的支化环平行。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越远离所述中心孔的所述通孔,其出口处的边缘形状越折曲。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仿羽绒制备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中心孔处的聚合物材料选择合适的温度来确保其具有一定的韧性,采用一定频率的注射压力来推送中心孔处的聚合物;注射器推送熔融聚合物至支化组件区域,根据支化程度调节位于末尾端的支化环的放置角度;根据芯层弯曲的间隔、弯曲程度和支化形成的丝绒位置偏移,选择合适的裁剪位点。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提及一种仿羽绒制备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所制作的仿羽绒为内外双层设置,内层为芯层支化程度相对较低,内部多处形成小型空腔,具有一定的韧性,外层为绒层支化程度相对较高,形成的若干个小型空腔用于模拟羽绒的绒毛的空间结构,来锁住更多的空气,即通过模拟羽绒的结构来获得与其相近似的保暖性能,同时所采用的的材料均为化工等原料,不受气候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且材料的密度均较低,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羽绒。(2)内层的聚合物的硬度要大于外层的聚合物硬度,在其冷却前进行支化的过程中,内层内部粘连度相对较高,外层的接近支化环,所以外层即绒层的支化程度相对较高,中心孔处的聚合物中的纳米级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的浓度要小于外部通孔中的聚合物中的气凝胶浓度,即在后期的支化并冷却固定的过程中,绒层的气凝胶数量大用于形成数量较大的腔室,并用气凝胶代替部分空气,芯层的气凝胶有助于形成仿羽绒主干的内部的空穴。(3)配合支化环的旋转,聚合物丝线在旋转的过程,所受到的静电作用拉扯方向进行一定的变化,则丝线支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丝绒的过程中,绒毛部分具有一定的弯曲度,再配合电源电压和电场强度的频率波动,使得绒毛的弯曲方向进一步变化,从而生成的仿羽绒从结构上能够进一步的贴合实际羽绒的结构。(4)中心孔的出口处的阻件设置,会使得被注射器所推送出的熔融聚合物具有一定的弧度且对其内部具有一定的扰动作用,由于中心孔处的聚合物的材质质地较通孔处的聚合物质地较硬,如不通过阻件等强有力的扰动,无法对其进行整体的震荡,从而为后期的形成仿羽绒的芯层做准备,外部绒层中,越远离中心孔的通孔其出口处的边缘形状越折曲,即从该处通孔推送出的聚合物的震颤效果越好,则在此处的丝线进入支化环后,能够先行支化,并通过接触其余通孔内推送出的聚合物后扰动并引诱其进行支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注射器出口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两种支化环结构对比图;图中:1、注射器;2、支化环;3、针状结构;4、阻件;5、中心孔;6、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羽绒制备装置,包括:注射器,所述注射器推送出的熔融聚合物形成了丝线,所述丝线穿过支化组件,并在支化组件的静电作用下变成丝绒,其特征在于,/n所述注射器上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所推送出的聚合物作为所述仿羽绒的芯层,所述中心孔周向逐圈排布的通孔内所推送出的聚合物形成所述仿羽绒的绒层;/n越远离所述中心孔的所述通孔,其所推送出的所述聚合物的支化程度就越大;/n所述支化组件由若干个支化环组成,每个所述支化环的直径和供给的电源电压逐渐增大,所述支化环能够旋转且不与所述聚合物发生接触;/n所述聚合物形成丝绒后,将所述丝绒牵引至裁剪装置得到仿羽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羽绒制备装置,包括:注射器,所述注射器推送出的熔融聚合物形成了丝线,所述丝线穿过支化组件,并在支化组件的静电作用下变成丝绒,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射器上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所推送出的聚合物作为所述仿羽绒的芯层,所述中心孔周向逐圈排布的通孔内所推送出的聚合物形成所述仿羽绒的绒层;
越远离所述中心孔的所述通孔,其所推送出的所述聚合物的支化程度就越大;
所述支化组件由若干个支化环组成,每个所述支化环的直径和供给的电源电压逐渐增大,所述支化环能够旋转且不与所述聚合物发生接触;
所述聚合物形成丝绒后,将所述丝绒牵引至裁剪装置得到仿羽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羽绒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中混有纳米级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羽绒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内的聚合物中的气凝胶颗粒浓度要小于所述通孔内的聚合物中的气凝胶颗粒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羽绒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化环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针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水法,王媛媛,梁永琼,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经结纬面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