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效封堵效果的低渗油藏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409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封堵效果的低渗油藏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属于调驱剂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40~55份、交联剂0.1~3.5份、丙烯酸3.5~7.5份、纳米碳酸钙3~5份、间苯二酚0.1~0.5份、阴离子聚丙烯酰胺30~43份、硫脲2.1~3.5份、二价钴盐0.5~2.2份、改性淀粉0.5~1.0份、环己胺0.8~1.0份、高温抗氧剂0.5~3.0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3.0~4.0份、甲醛0.1~3.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纳米碳酸钙的加入,增加调驱剂的表面致密度,当水与调驱剂相接触时,水从调驱剂的表面滑落,不会与调驱剂相融合,从而提高调驱剂的封堵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效封堵效果的低渗油藏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驱剂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效封堵效果的低渗油藏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低渗透勘探开发的深入,老油区比例逐年增加,水窜水淹问题已成为低渗透老油区水驱开发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调驱调剖是国内外在治理水窜水淹的问题上采取的主要方法。典型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如长庆油田与延长油田鄂尔多斯盆地的三叠系延长组与延安组的部分油区。这些油区由于埋藏较浅,加之储层内部天然裂缝广泛发发育,压裂投产后初期产量较高,但产能递减迅速,造成部分地区的油井在投产后十年内已经全部水淹,采出程度不足10%,剩余油挖潜力大。由于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复杂窜流通道的特殊性,导致了常规凝胶类、颗粒类等深部调驱调剖剂由于的初始粘度较高,注入性能较差、在裂缝中运移能力困难等特点,难以对渗透率不同的复杂窜流通道进行有效的深部封堵,造成了传统的调剖调驱的作业后的失败率较高,存在“要么注不进、要么堵不住、要么油水全堵死”等问题。现有的调驱剂防水性较差,遇水容易与水融合,变的更加稀稠,从而影响调驱剂的封堵效果,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高效封堵效果的低渗油藏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效封堵效果的低渗油藏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效封堵效果的低渗油藏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40~55份、交联剂0.1~3.5份、丙烯酸3.5~7.5份、纳米碳酸钙3~5份、间苯二酚0.1~0.5份、阴离子聚丙烯酰胺30~43份、硫脲2.1~3.5份、二价钴盐0.5~2.2份、改性淀粉0.5~1.0份、环己胺0.8~1.0份、高温抗氧剂0.5~3.0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3.0~4.0份、甲醛0.1~3.5份,根据生产量,在反应釜中投入上述重量份的水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搅拌升温至90~180℃;S2,将上述重量份的硫脲加入所述反应釜中;S3,搅拌降温至82~85℃,并在此温度范围内恒温搅拌60~80分钟,使反应釜内的物料变成脂状粘稠物的转化物;S4,将上述重量份的改性淀粉、间苯二酚、环己胺和甲醛投入反应釜中,在搅拌下使改性淀粉熔化,并与反应釜内转化物混合均匀;S5,准备二价钴盐的溶化釜,加入上述重量份的二价钴盐,搅拌至二价钴盐熔化并透明;将已溶化的二价钴盐迅速泵入加料罐中;在搅拌下将加料罐中的混合物缓慢加入到所述反应釜中;S6,投料完成后,在105~110℃间恒温反应20分钟,然后将反应釜内物料温度升至115~120℃,直至反应釜中水分去除50%;S7,计量并顺序加入上述重量份的交联剂、丙烯酸、纳米碳酸钙、高温抗氧剂和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将反应釜内物料搅拌升温至130℃~15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0分钟,获得具有高效封堵效果的低渗油藏用调驱剂。优选的,所述S3中,搅拌降温至84℃,并在此温度范围内恒温搅拌70分钟,使反应釜内的物料变成脂状粘稠物的转化物。优选的,所述S6中,投料完成后,在108℃间恒温反应20分钟,然后将反应釜内物料温度升至117℃,直至反应釜中水分去除50%。优选的,所述交联剂为环氧有机交联剂。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40份、交联剂0.1份、丙烯酸3.5份、纳米碳酸钙3份、间苯二酚0.1份、阴离子聚丙烯酰胺30份、硫脲2.1份、二价钴盐0.5份、改性淀粉0.5份、环己胺0.8份、高温抗氧剂0.5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3.0份、甲醛0.1份。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47份、交联剂1.1份、丙烯酸4.5份、纳米碳酸钙4份、间苯二酚0.25份、阴离子聚丙烯酰胺35份、硫脲2.7份、二价钴盐0.9份、改性淀粉0.8份、环己胺0.9份、高温抗氧剂1.5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3.3份、甲醛0.8份。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55份、交联剂3.5份、丙烯酸7.5份、纳米碳酸钙5份、间苯二酚0.5份、阴离子聚丙烯酰胺43份、硫脲3.5份、二价钴盐2.2份、改性淀粉1.0份、环己胺1.0份、高温抗氧剂3.0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4.0份、甲醛3.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纳米碳酸钙的加入,增加调驱剂的表面致密度,当水与调驱剂相接触时,水从调驱剂的表面滑落,不会与调驱剂相融合,从而提高调驱剂的封堵性能,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可以进一步提高调驱剂的封堵性能,提高调驱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寿命,通过高温抗氧剂可以提高调驱剂的抗氧能力,延长调驱剂的使用寿命,适合推广使用,解决了现有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期的调驱施工时,常规药剂“要么注不进,要么堵不住,要么油水全堵死”等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效封堵效果的低渗油藏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40份、交联剂0.1份、丙烯酸3.5份、纳米碳酸钙3份、间苯二酚0.1份、阴离子聚丙烯酰胺30份、硫脲2.1份、二价钴盐0.5份、改性淀粉0.5份、环己胺0.8份、高温抗氧剂0.5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3.0份、甲醛0.1份,根据生产量,在反应釜中投入上述重量份的水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搅拌升温至90℃;S2,将上述重量份的硫脲加入所述反应釜中;S3,搅拌降温至82℃,并在此温度范围内恒温搅拌60分钟,使反应釜内的物料变成脂状粘稠物的转化物;S4,将上述重量份的改性淀粉、间苯二酚、环己胺和甲醛投入反应釜中,在搅拌下使改性淀粉熔化,并与反应釜内转化物混合均匀;S5,准备二价钴盐的溶化釜,加入上述重量份的二价钴盐,搅拌至二价钴盐熔化并透明;将已溶化的二价钴盐迅速泵入加料罐中;在搅拌下将加料罐中的混合物缓慢加入到所述反应釜中;S6,投料完成后,在105℃间恒温反应20分钟,然后将反应釜内物料温度升至115℃,直至反应釜中水分去除50%;S7,计量并顺序加入上述重量份的交联剂、丙烯酸、纳米碳酸钙、高温抗氧剂和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将反应釜内物料搅拌升温至13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0分钟,获得具有高效封堵效果的低渗油藏用调驱剂。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效封堵效果的低渗油藏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47份、交联剂1.1份、丙烯酸4.5份、纳米碳酸钙4份、间苯二酚0.25份、阴离子聚丙烯酰胺35份、硫脲2.7份、二价钴盐0.9份、改性淀粉0.8份、环己胺0.9份、高温抗氧剂1.5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3.3份、甲醛0.8份,根据生产量,在反应釜中投入上述重量份的水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搅拌升温至77℃;S2,将上述重量份的硫脲加入所述反应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效封堵效果的低渗油藏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40~55份、交联剂0.1~3.5份、丙烯酸3.5~7.5份、纳米碳酸钙3~5份、间苯二酚0.1~0.5份、阴离子聚丙烯酰胺30~43份、硫脲2.1~3.5份、二价钴盐0.5~2.2份、改性淀粉0.5~1.0份、环己胺0.8~1.0份、高温抗氧剂0.5~3.0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3.0~4.0份、甲醛0.1~3.5份,根据生产量,在反应釜中投入上述重量份的水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搅拌升温至90~180℃;/nS2,将上述重量份的硫脲加入所述反应釜中;/nS3,搅拌降温至82~85℃,并在此温度范围内恒温搅拌60~80分钟,使反应釜内的物料变成脂状粘稠物的转化物;/nS4,将上述重量份的改性淀粉、间苯二酚、环己胺和甲醛投入反应釜中,在搅拌下使改性淀粉熔化,并与反应釜内转化物混合均匀;/nS5,准备二价钴盐的溶化釜,加入上述重量份的二价钴盐,搅拌至二价钴盐熔化并透明;将已溶化的二价钴盐迅速泵入加料罐中;在搅拌下将加料罐中的混合物缓慢加入到所述反应釜中;/nS6,投料完成后,在105~110℃间恒温反应20分钟,然后将反应釜内物料温度升至115~120℃,直至反应釜中水分去除50%;/nS7,计量并顺序加入上述重量份的交联剂、丙烯酸、纳米碳酸钙、高温抗氧剂和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将反应釜内物料搅拌升温至130℃~15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0分钟,获得具有高效封堵效果的低渗油藏用调驱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效封堵效果的低渗油藏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40~55份、交联剂0.1~3.5份、丙烯酸3.5~7.5份、纳米碳酸钙3~5份、间苯二酚0.1~0.5份、阴离子聚丙烯酰胺30~43份、硫脲2.1~3.5份、二价钴盐0.5~2.2份、改性淀粉0.5~1.0份、环己胺0.8~1.0份、高温抗氧剂0.5~3.0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3.0~4.0份、甲醛0.1~3.5份,根据生产量,在反应釜中投入上述重量份的水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搅拌升温至90~180℃;
S2,将上述重量份的硫脲加入所述反应釜中;
S3,搅拌降温至82~85℃,并在此温度范围内恒温搅拌60~80分钟,使反应釜内的物料变成脂状粘稠物的转化物;
S4,将上述重量份的改性淀粉、间苯二酚、环己胺和甲醛投入反应釜中,在搅拌下使改性淀粉熔化,并与反应釜内转化物混合均匀;
S5,准备二价钴盐的溶化釜,加入上述重量份的二价钴盐,搅拌至二价钴盐熔化并透明;将已溶化的二价钴盐迅速泵入加料罐中;在搅拌下将加料罐中的混合物缓慢加入到所述反应釜中;
S6,投料完成后,在105~110℃间恒温反应20分钟,然后将反应釜内物料温度升至115~120℃,直至反应釜中水分去除50%;
S7,计量并顺序加入上述重量份的交联剂、丙烯酸、纳米碳酸钙、高温抗氧剂和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将反应釜内物料搅拌升温至130℃~15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0分钟,获得具有高效封堵效果的低渗油藏用调驱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封堵效果的低渗油藏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搅拌降温至84℃,并在此温度范围内恒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鑫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