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耐磨的PP撕裂膜,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135‑150份改性PP,0.2‑0.4份抗氧剂,20‑40份云母,5‑8份纳米二氧化硅,0.5‑2份硬脂酸钙,1‑2份聚乙烯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阻燃耐磨的PP撕裂膜的制备方法;改性PP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纳米二氧化硅能够赋予其耐磨性能,解决了现有的PP撕裂膜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但是阻燃性能差,而且传统的成碳剂中含有大量羟基,在加工时容易吸水,所以通过成碳剂与PP混合时,其相容性较差,使得制得的改性PP中成碳剂易析出,影响最终制得的撕裂膜的阻燃性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耐磨的PP撕裂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材料
,具体为一种阻燃耐磨的PP撕裂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撕裂膜是由聚丙烯吹膜拉伸而成,具有很强的拉力强度,手感质地柔软,无毒无味无污染,外形美观大方,颜色鲜艳;又称PP捆扎绳、PP撕裂膜。撕裂膜材质一般为聚丙烯拉丝级树脂,因其可塑性好,断裂拉力强,拉伸冲击性能佳。撕裂膜可直接用做工农业捆扎绳,并可替代尼龙丝、棉线、微尼龙线等,广泛应用于水泥袋,面粉袋,集装袋,服装服饰,鞋业,工艺礼品,手提袋,玩具,农业及畜牧业等市场领域的捆包,捆扎等作业。传统的成碳剂中含有大量羟基,在加工时容易吸水,所以通过成碳剂与PP混合时,其相容性较差,使得制得的改性PP中成碳剂易析出,影响最终制得的撕裂膜的阻燃性能。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4788813A公开了一种PP撕裂膜及其制备方法,原料为:PP、抗氧剂、聚乙二醇、PE、EBS、云母、纳米二氧化硅、硬脂酸铅、聚乙烯蜡和LDPE;产品拉伸强度190-230MPa,断裂伸长率300-400%;密度小、韧性好、耐磨性好,拉伸强度高,弯曲强度16-20MPa,弯曲模量0.4-0.6GPa;产品耐热性好,流动性好,原料简单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可以广泛生产并不断代替现有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阻燃耐磨的PP撕裂膜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PP撕裂膜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但是阻燃性能差,而且传统的成碳剂中含有大量羟基,在加工时容易吸水,所以通过成碳剂与PP混合时,其相容性较差,使得制得的改性PP中成碳剂易析出,影响最终制得的撕裂膜的阻燃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阻燃耐磨的PP撕裂膜,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135-150份改性PP,0.2-0.4份抗氧剂,20-40份云母,5-8份纳米二氧化硅,0.5-2份硬脂酸钙,1-2份聚乙烯蜡;所述改性PP由如下方法制成:步骤S1、将三氯氧磷加入乙腈中,50-60℃水浴加热并匀速搅拌,加入PEPA,匀速搅拌直至溶液澄清,之后升温至75-80℃,回流15-18h停止反应,趁热过滤,制得化合物A,控制三氯氧磷、乙腈和PEPA的重量比为1∶5∶2。步骤S2、将步骤S1制得的化合物A加入乙腈中,45-50℃水浴加热并匀速搅拌,直至化合物A完全溶解,加入对苯二酚,以12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后升温至65℃,并在此温度下保温30min,之后升温至85-90℃,在此温度下反应3h,冷却、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制得成碳剂,控制化合物A、乙腈和对苯二酚的重量比为1∶2∶0.1-0.2;步骤S3、将步骤S2制得的成碳剂和聚磷酸铵混合均匀,之后加入PP在开炼机中混合滚炼15-20min,之后在150-160℃下热压,之后冷压,制得改性PP。步骤S1中将三氯氧磷和PEPA加入乙腈中,三氯氧磷和PEPA中发生反应,PEPA上的羟基被三氯氧磷上的氯取代,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化合物A,之后步骤S2中将化合物A加入乙腈中,之后加入对苯二酚,对苯二酚与化合物A发生反应,化合物A上的氯原子被对苯二酚取代,制得成碳剂,之后步骤S3中将成碳剂、聚磷酸铵和PP混合混炼,制得改性PP;成碳剂能够赋予PP优异的阻燃性能,改性PP燃烧时,聚磷酸铵能够促进成碳剂形成一层能够阻隔热量和可燃气体的致密的碳层,之后成碳剂分解并与聚磷酸铵反应生成水蒸气和氨气,进一步增强其阻燃性能,而且该成碳剂中不含羟基,使得其极性降低,并且具有较大的分子量,所以能够与PP较好的相容。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和抗氧剂1010中的一种或两种。进一步地,步骤S1中将PEPA分三次加入,控制每次加入量为1∶1∶1。进一步地,步骤S3中控制成碳剂、聚磷酸铵和PP的重量比为1∶1∶3。一种阻燃耐磨的PP撕裂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改性PP、抗氧剂、云母和硬脂酸钙依次加入搅拌机中,控制搅拌速度为240-300r/min,搅拌温度为60-70℃,预混10-15min,制得混合物;第二步、将纳米二氧化硅和聚乙烯蜡混合均匀后加入第一步的混合物中,升温至85-90℃,以400-450r/min的转速混合5-10min;第三步、混合结束后转移至单螺杆挤出机中,控制挤出机温度180-190℃、190-200℃、200-210℃、210-220℃、230-240℃,机头温度210-250℃,口模温度200-210℃,拉伸倍数6-8倍,制得阻燃耐磨的PP撕裂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阻燃耐磨的PP撕裂膜,通过改性PP和纳米二氧化硅等作为原料,改性PP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纳米二氧化硅能够赋予其耐磨性能,而且改性PP在制备过程中步骤S1中将三氯氧磷和PEPA加入乙腈中,三氯氧磷和PEPA中发生反应,PEPA上的羟基被三氯氧磷上的氯取代,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化合物A,之后步骤S2中将化合物A加入乙腈中,之后加入对苯二酚,对苯二酚与化合物A发生反应,化合物A上的氯原子被对苯二酚取代,制得成碳剂,之后步骤S3中将成碳剂、聚磷酸铵和PP混合混炼,制得改性PP;成碳剂能够赋予PP优异的阻燃性能,改性PP燃烧时,聚磷酸铵能够促进成碳剂形成一层能够阻隔热量和可燃气体的致密的碳层,之后成碳剂分解并与聚磷酸铵反应生成水蒸气和氨气,进一步增强其阻燃性能,而且该成碳剂中不含羟基,使得其极性降低,并且具有较大的分子量,所以能够与PP较好的相容;解决了现有的PP撕裂膜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但是阻燃性能差,而且传统的成碳剂中含有大量羟基,在加工时容易吸水,所以通过成碳剂与PP混合时,其相容性较差,使得制得的改性PP中成碳剂易析出,影响最终制得的撕裂膜的阻燃性能的技术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阻燃耐磨的PP撕裂膜,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135份改性PP,0.2份抗氧剂168,20份云母,5份纳米二氧化硅,0.5份硬脂酸钙,1份聚乙烯蜡;第一步、将改性PP、抗氧剂168、云母和硬脂酸钙依次加入搅拌机中,控制搅拌速度为240r/min,搅拌温度为60℃,预混10min,制得混合物;第二步、将纳米二氧化硅和聚乙烯蜡混合均匀后加入第一步的混合物中,升温至85℃,以400r/min的转速混合5min;第三步、混合结束后转移至单螺杆挤出机中,控制挤出机温度180℃、190℃、200℃、210℃、230℃,机头温度210℃,口模温度200℃,拉伸倍数6倍,制得阻燃耐磨的PP撕裂膜。所述改性PP由如下方法制成:步骤S1、将三氯氧磷加入乙腈中,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耐磨的PP撕裂膜,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135-150份改性PP,0.2-0.4份抗氧剂,20-40份云母,5-8份纳米二氧化硅,0.5-2份硬脂酸钙,1-2份聚乙烯蜡;/n所述改性PP由如下方法制成:/n步骤S1、将三氯氧磷加入乙腈中,50-60℃水浴加热并匀速搅拌,加入PEPA,匀速搅拌直至溶液澄清,之后升温至75-80℃,回流15-18h停止反应,趁热过滤,制得化合物A,控制三氯氧磷、乙腈和PEPA的重量比为1∶5∶2;/n步骤S2、将步骤S1制得的化合物A加入乙腈中,45-50℃水浴加热并匀速搅拌,直至化合物A完全溶解,加入对苯二酚,以12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后升温至65℃,并在此温度下保温30min,之后升温至85-90℃,在此温度下反应3h,冷却、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制得成碳剂,控制化合物A、乙腈和对苯二酚的重量比为1∶2∶0.1-0.2;/n步骤S3、将步骤S2制得的成碳剂和聚磷酸铵混合均匀,之后加入PP在开炼机中混合滚炼15-20min,之后在150-160℃下热压,之后冷压,制得改性PP。/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耐磨的PP撕裂膜,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135-150份改性PP,0.2-0.4份抗氧剂,20-40份云母,5-8份纳米二氧化硅,0.5-2份硬脂酸钙,1-2份聚乙烯蜡;
所述改性PP由如下方法制成:
步骤S1、将三氯氧磷加入乙腈中,50-60℃水浴加热并匀速搅拌,加入PEPA,匀速搅拌直至溶液澄清,之后升温至75-80℃,回流15-18h停止反应,趁热过滤,制得化合物A,控制三氯氧磷、乙腈和PEPA的重量比为1∶5∶2;
步骤S2、将步骤S1制得的化合物A加入乙腈中,45-50℃水浴加热并匀速搅拌,直至化合物A完全溶解,加入对苯二酚,以12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后升温至65℃,并在此温度下保温30min,之后升温至85-90℃,在此温度下反应3h,冷却、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制得成碳剂,控制化合物A、乙腈和对苯二酚的重量比为1∶2∶0.1-0.2;
步骤S3、将步骤S2制得的成碳剂和聚磷酸铵混合均匀,之后加入PP在开炼机中混合滚炼15-20min,之后在150-160℃下热压,之后冷压,制得改性P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平,李影,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宏利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