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佐忠专利>正文

一种半自动立体堆肥发酵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96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自动立体堆肥发酵装置及其操作方法,该装置包括主架、承粪板、可开锁支架和填粪机,所述主架在承粪板两侧,所述承粪板包括第一承粪板和第二承粪板,所述主架由斜立的角钢立柱、底部横支架和上部横支架组成,所述可开锁支架的一头通过支架可旋转固定端子固定在立柱上,另一头为钩环通过挂钩环固定端子与承粪板连接,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承粪区分三层:地面承粪区、地上一层承粪区和地上二层承粪区,地上一层承粪区上铺有第一承粪板,地上二层承粪区上铺有第二承粪板;承粪板通过承载板可旋转固定端子固定在立柱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半自动立体堆肥发酵装置的操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功能多样、操作方便的特点,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立体堆肥发酵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设备
,涉及一种半自动立体堆肥发酵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堆肥中的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复杂的转化,这种转化可归纳为两个过程:一个是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即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最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矿质养分等;另一个是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即有机质经分解再合成,生成更复杂的特殊有机质-腐殖质。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但方向相反,在不同条件下,各自进行的强度有明显的差别。现有技术中,存在堆肥发酵占地面积大,挤占农业用地的问题,还没有关于立体堆肥发酵模式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半自动立体堆肥发酵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半自动立体堆肥发酵装置,包括主架、承粪板、可开锁支架和填粪机,所述主架在承粪板两侧,所述承粪板包括第一承粪板6和第二承粪板7,所述可开锁支架的一头通过支架可旋转固定端子4固定在立柱1上,另一头为钩环通过挂钩环固定端子5与承粪板连接,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承粪区分三层:地面承粪区、地上一层承粪区和地上二层承粪区,地上一层承粪区上铺有第一承粪板6,地上二层承粪区上铺有第二承粪板7;承粪板通过承载板可旋转固定端子8固定在立柱上。进一步,所述主架由斜立的角钢立柱1、底部横支架2和上部横支架3组成。进一步,所述第一承粪板6和第二承粪板7由角钢焊接成长方形,内镶嵌木板。进一步,所述填粪机包括电机9、螺旋送粪桶、粪箱19和拖车20,所述螺旋送粪桶包括螺筒10和螺旋杆11,所述螺旋杆11位于螺筒10内,所述粪箱19下方设有拖车20,所述螺筒10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地上二层出粪口开关12、地上二层出粪口13、地上一层出粪口开关14、地上一层出粪15、地面出粪口开关16、地面出粪口17,所述螺筒10下方和粪箱19下方的进粪口18连接。进一步,所述发酵装置由地面和地上两层组成,总高度为240cm。每层堆肥不超过100cm,堆肥后总高度不超过340cm。所述发酵装置宽度240cm。所述发酵装置长度根据场地容量而定,单组发酵装置长度为110cm,其中支架长10cm,承粪板长100cm。本专利技术所述半自动立体堆肥发酵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请分步描述该装置的操作方法:步骤1、用挂钩环固定端子5固定地上两层承粪板6、7;步骤2、依据场地长度,组合发酵装置长度,使场地面积得以充分利用;步骤3、采用自动填粪机,自上而下填充粪料,采用条垛式发酵模式,宽度和高度控制在100cm以内。步骤4、采用解除挂钩环的办法,进行翻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半自动立体堆肥发酵装置具有自动填料、立体堆肥、可倾斜倒料,可拆卸、可自由组装,根据场地的长短发酵架可长可短等特点。解决堆肥发酵占地面积大,挤占农业用地的问题;可倾斜倒料便于发酵粪污的翻垛。本专利技术具有功能多样、操作方便的特点,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半自动立体堆肥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第一承粪板的平面图;图3:第二承粪板的平面图;图4:填粪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参照图1,一种半自动立体堆肥发酵装置,包括主架、承粪板、可开锁支架和填粪机,所述承粪板包括第一承粪板6和第二承粪板7,所述主架在承粪板两侧,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100cm一个,可连续组合,所述主架由斜立的角钢立柱1、底部横支架2和上部横支架3组成,所述可开锁支架的一头通过支架可旋转固定端子4固定在立柱1上,另一头为钩环通过挂钩环固定端子5与承粪板连接,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摘掉两侧挂钩后,受粪污重力的作用,承粪板向下倾斜,粪污自动翻落;承粪区分三层:地面承粪区、地上一层承粪区和地上二层承粪区,地上一层承粪区上铺有第一承粪板6,地上二层承粪区上铺有第二承粪板7;承粪板通过承载板可旋转固定端子8固定在立柱上。如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一承粪板6和第二承粪板7由角钢焊接成长方形,内镶嵌木板。如图4所示,所述填粪机包括电机9、螺旋送粪桶、粪箱19和拖车20,所述螺旋送粪桶包括螺筒10和螺旋杆11,所述螺旋杆11位于螺筒10内,所述粪箱19下方设有拖车20,所述螺筒10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地上二层出粪口开关12、地上二层出粪口13、地上一层出粪口开关14、地上一层出粪15、地面出粪口开关16、地面出粪口17,所述螺筒10下方和粪箱19下方的进粪口18连接。发酵装置由地面和地上两层组成,总高度为240cm。每层堆肥不超过100cm,堆肥后总高度不超过340cm。发酵装置宽度240cm。发酵装置长度根据场地容量而定,单组发酵装置长度为110cm,其中支架长10cm,承粪板长100cm。本专利技术所述半自动立体堆肥发酵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请分步描述该装置的操作方法:步骤1、用挂钩环固定端子5固定地上两层承粪板6、7;步骤2、依据场地长度,组合发酵装置长度,使场地面积得以充分利用;步骤3、采用自动填粪机,自上而下填充粪料,采用条垛式发酵模式,宽度和高度控制在100cm以内。步骤4、采用解除挂钩环的办法,进行翻垛。通过实验证明,在宽度为240cm的场地范围内,采用同样的条垛式堆肥发酵处理,传统的平面堆肥最多容纳截面为2平方米,而采用此装置可容纳截面为5平方米之多,提高场地150%的利用率,并且该装置还具有成本低、组装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动立体堆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承粪板、可开锁支架和填粪机,所述主架在承粪板两侧,所述承粪板包括第一承粪板(6)和第二承粪板(7),所述可开锁支架的一头通过支架可旋转固定端子(4)固定在立柱(1)上,另一头为钩环通过挂钩环固定端子(5)与承粪板连接,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承粪区分三层:地面承粪区、地上一层承粪区和地上二层承粪区,地上一层承粪区上铺有第一承粪板(6),地上二层承粪区上铺有第二承粪板(7);承粪板通过承载板可旋转固定端子(8)固定在立柱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立体堆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承粪板、可开锁支架和填粪机,所述主架在承粪板两侧,所述承粪板包括第一承粪板(6)和第二承粪板(7),所述可开锁支架的一头通过支架可旋转固定端子(4)固定在立柱(1)上,另一头为钩环通过挂钩环固定端子(5)与承粪板连接,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承粪区分三层:地面承粪区、地上一层承粪区和地上二层承粪区,地上一层承粪区上铺有第一承粪板(6),地上二层承粪区上铺有第二承粪板(7);承粪板通过承载板可旋转固定端子(8)固定在立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立体堆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粪板(6)和第二承粪板(7)由角钢焊接成长方形,内镶嵌木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立体堆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粪机包括电机(9)、螺旋送粪桶、粪箱(19)和拖车(20),所述螺旋送粪桶包括螺筒(10)和螺旋杆(11),所述螺旋杆(11)位于螺筒(10)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佐忠张玉斯日古楞娜仁花苏布登格日勒萨仁高娃
申请(专利权)人:张佐忠张玉斯日古楞娜仁花苏布登格日勒萨仁高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