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着色装置
本专利技术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着色装置涉及一种在玻璃器皿加工时,对玻璃料进行着色混合的搅拌装置,属于玻璃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多通道对多种着色料进行混合,且通过螺旋混合管对玻璃料进行料道着色,使得混合均匀的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料道着色法是一种六十年代发展出来的生产颜色玻璃的一项新工艺,而目前,在使用料道着色法进行玻璃加工着色时,玻璃料与着色料之间难以均匀搅拌,加工而成的玻璃产品中容易出现色块现象,导致玻璃生产的成品良率受限,现有用于提高玻璃与着色剂混合度的装置,其在使用时通过依靠渐变通道和扰流板来提高混合度,但是由于渐变通道的长度受装置整体体积限制而无法过长,导致直管式的渐变通道其混合效率较低,不甚理想。公告号CN208757365U公开了一种多次搅拌的玻璃器皿加工用着色设备,包括多个上下布置的料槽,料槽内设有竖直布置的玻璃料通道,相邻两个料槽之间均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分流槽,分流槽内设有分流通道,两个分流槽顶端均与一第一渐变筒连通,第一渐变筒与料槽的玻璃料通道连通,第一渐变筒的直径从靠近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着色装置,其特征是第二混合腔和出料管的一端相连接,且相连通,第二混合腔为球形腔,出料管的另一端向下延伸,驱动箱置于第二混合腔内,搅拌电机置于驱动箱内,转轴的一端和搅拌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混合腔延伸至出料管另一端内,转轴的另一端通过支架固定,多个搅拌叶等距置于转轴上,搅拌叶位于第二混合腔内,变径螺旋叶置于转轴上,变径螺旋叶位于储液罐内,多个汇合管的一端等角度置于第二混合腔上,汇合管和第二混合腔相连通,第一混合腔和汇合管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相连通,第一混合腔为球形腔,两组导流板的一端置于第一混合腔内壁上,两个辅支管的一端和第一混合腔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着色装置,其特征是第二混合腔和出料管的一端相连接,且相连通,第二混合腔为球形腔,出料管的另一端向下延伸,驱动箱置于第二混合腔内,搅拌电机置于驱动箱内,转轴的一端和搅拌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混合腔延伸至出料管另一端内,转轴的另一端通过支架固定,多个搅拌叶等距置于转轴上,搅拌叶位于第二混合腔内,变径螺旋叶置于转轴上,变径螺旋叶位于储液罐内,多个汇合管的一端等角度置于第二混合腔上,汇合管和第二混合腔相连通,第一混合腔和汇合管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相连通,第一混合腔为球形腔,两组导流板的一端置于第一混合腔内壁上,两个辅支管的一端和第一混合腔相连接,且相连通,辅支管的另一端斜向上延伸,相邻两个第一混合腔上的辅支管相靠近,多个分流管一一对应置于多个汇合管的正上方,分流管和相靠近的两个辅支管相连接,且相连通,多个螺旋混合管的一端和多个分流管的另一端一一对应相连接,螺旋混合管的另一端螺旋向上延伸,多个螺旋混合管等角度分布,多个主支管的一端和多个螺旋混合管的另一端一一对应相连接,多个主支管的另一端相互靠近,主支管内置有多个阻流十字板,着色添加管的一端置于主支管上,且和主支管相连通,进液管位于出液管正上方,进液管的一端向下凹陷形成分流槽,分流槽和多个主支管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器皿加工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的直径自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能够在对玻璃料的输出时,对玻璃料进行挤推,使其混合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创之社通用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