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分散扩风结构的大棚扰流通风换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896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分散扩风结构的大棚扰流通风换气装置公开了一种安装在大棚顶部,通过等腰三角形结构的出风顶管配合出风口进行出风,同时通过等腰三角形结构的吸风顶管配合吸风孔进行吸风,两者相互配合进行通风换气的通风顶管,能够扩大通风范围,加快空气流动,提高通风效率。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组件、吸风组件、大棚补光灯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与出风组件相连接,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与吸风组件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上置有多个大棚补光灯,所述连接板为长条矩形结构,所述大棚补光灯沿连接板轴向等距分布,所述出风组件由出风顶管、出风管、安装板、安装槽、Y型挡风片、固定板和出风口组成,出风顶管置于连接板一端,所述安装板置于出风顶管上。管上。管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分散扩风结构的大棚扰流通风换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具有分散扩风结构的大棚扰流通风换气装置涉及一种安装在温室大棚顶部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管,属于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温室大棚在蔬果种植过程中,为了补充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光合作用,排出有害气体,需要对大棚内进行通风换气,然而现有的大棚通风管一般安装在大棚的侧面中部,通风范围有限,容易存在通风死角,通风效果较差,同时多为单个通风管道,只能单独进行出风或吸风,空气流动较慢,通风效率较低。
[0003]公告号CN214791815U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通风管道,其中一号通风导管的右侧壁前后及下边缘上均固定有插槽,二号通风导管的左侧壁前后及下边缘上均固定有插条,该通风管道为单管道,在对大棚通风换气时通风范围有限,容易存在通风死角,通风效果较差,并且只能单独进行出风与吸风,空气流动较慢,通风效率较低。
[0004]公告号CN213236463U公开了一种复合通风管道,其中第一管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右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延伸至固定框外部的密封框,该通风管道为单管道,在对大棚通风换气时通风范围有限,容易存在通风死角,通风效果较差,并且只能单独进行出风与吸风,空气流动较慢,通风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具有分散扩风结构的大棚扰流通风换气装置提供了一种安装在大棚顶部,通过等腰三角形结构的出风顶管配合出风口进行出风,同时通过等腰三角形结构的吸风顶管配合吸风孔进行吸风,两者相互配合进行通风换气的通风顶管,能够扩大通风范围,加快大棚内空气流动,提高通风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具有分散扩风结构的大棚扰流通风换气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具有分散扩风结构的大棚扰流通风换气装置包括出风组件、吸风组件、大棚补光灯和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一端与出风组件相连接,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与吸风组件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上置有多个大棚补光灯,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为长条矩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大棚补光灯沿连接板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所述出风组件由出风顶管、出风管、安装板、安装槽、Y型挡风片、固定板和出风口组成,出风顶管置于连接板一侧,优选的,所述出风顶管由和连接板相连接的一侧至三分之一处为矩形结构,由三分之一处至另一侧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安装板置于出风顶管上,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位于出风顶管一侧至三分之一处的矩形结构上,
所述安装板一侧和出风顶管相连接,另一侧开有安装槽,所述出风顶管端部置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和出风顶管相连通,所述出风顶管两腰面对应置有一组出风口,一组所述出风口由多个出风口组成,优选的,同一组内多个所述出风口沿出风顶管轴向等距分布,优选的,所述出风口为腰型结构,所述出风口两侧对应置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置有Y型挡风片,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位于出风口中部,所述吸风组件由吸风孔、扰流栅栏、吸风顶管和吸风管组成,吸风顶管置于连接板另一侧,优选的,所述吸风顶管由和连接板相连接的一侧至三分之一处为矩形结构,由三分之一处至另一侧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安装板置于吸风顶管上,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位于吸风顶管一侧至三分之一处的矩形结构上,所述安装板一侧和吸风顶管相连接,另一侧开有安装槽,所述吸风顶管端部置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和吸风顶管相连通,所述吸风顶管两腰面对应置有一组吸风孔,一组所述吸风孔由多个吸风孔组成,优选的,同一组内多个所述吸风孔沿吸风顶管轴向等距分布,所述吸风孔边缘置有多个扰流栅栏,优选的,所述扰流栅栏为弧形结构,多个所述扰流栅栏沿吸风孔周向等距分布。
[0007]有益效果一、能够扩大通风范围,避免通风死角。
[0008]二、能够同时进行出风与吸风,加快空气流动,提高通风效率。
附图说明
[0009]图1本专利技术具有分散扩风结构的大棚扰流通风换气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本专利技术具有分散扩风结构的大棚扰流通风换气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3本专利技术具有分散扩风结构的大棚扰流通风换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具有分散扩风结构的大棚扰流通风换气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其仅仅展示了Y型挡风片的结构;图5本专利技术具有分散扩风结构的大棚扰流通风换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仅仅展示了出风口的结构。
[0010]附图中其中为:出风顶管(1),出风管(2),安装板(3),安装槽(4),吸风孔(5),扰流栅栏(6),吸风顶管(7),吸风管(8),连接板(9),Y型挡风片(10),固定板(11),出风口(12),大棚补光灯(13)。
[0011]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具有分散扩风结构的大棚扰流通风换气装置包括出风组件、吸风组件、大棚补光灯(13)和连接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9)一端与出风组件相连接,所述连接板(9)另一端与吸
风组件相连接,所述连接板(9)上置有多个大棚补光灯(13),优选的,所述连接板(9)为长条矩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大棚补光灯(13)沿连接板(9)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所述出风组件由出风顶管(1)、出风管(2)、安装板(3)、安装槽(4)、Y型挡风片(10)、固定板(11)和出风口(12)组成,出风顶管(1)置于连接板(9)一侧,优选的,所述出风顶管(1)由和连接板(9)相连接的一侧至三分之一处为矩形结构,由三分之一处至另一侧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安装板(3)置于出风顶管(1)上,优选的,所述安装板(3)位于出风顶管(1)一侧至三分之一处的矩形结构上,所述安装板(3)一侧和出风顶管(1)相连接,另一侧开有安装槽(4),所述出风顶管(1)端部置有出风管(2),所述出风管(2)和出风顶管(1)相连通,所述出风顶管(1)两腰面对应置有一组出风口(12),一组所述出风口(12)由多个出风口(12)组成,优选的,同一组内多个所述出风口(12)沿出风顶管(1)轴向等距分布,优选的,所述出风口(12)为腰型结构,所述出风口(12)两侧对应置有固定板(11),两个所述固定板(11)之间置有Y型挡风片(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板(11)位于出风口(12)中部,所述吸风组件由吸风孔(5)、扰流栅栏(6)、吸风顶管(7)和吸风管(8)组成,吸风顶管(7)置于连接板(9)另一侧,优选的,所述吸风顶管(7)由和连接板(9)相连接的一侧至三分之一处为矩形结构,由三分之一处至另一侧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安装板(3)置于吸风顶管(7)上,优选的,所述安装板(3)位于吸风顶管(7)一侧至三分之一处的矩形结构上,所述安装板(3)一侧和吸风顶管(7)相连接,另一侧开有安装槽(4),所述吸风顶管(7)端部置有吸风管(8),所述吸风管(8)和吸风顶管(7)相连通,所述吸风顶管(7)两腰面对应置有一组吸风孔(5),一组所述吸风孔(5)由多个吸风孔(5)组成,优选的,同一组内多个所述吸风孔(5)沿吸风顶管(7)轴向等距分布,所述吸风孔(5)边缘置有多个扰流栅栏(6),优选的,所述扰流栅栏(6)为弧形结构,多个所述扰流栅栏(6)沿吸风孔(5)周向等距分布;所述Y型挡风片(10)为奥氏体不锈钢制成,综合性能好,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分散扩风结构的大棚扰流通风换气装置,包括出风组件、吸风组件、大棚补光灯和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一端与出风组件相连接,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与吸风组件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上置有多个大棚补光灯,所述出风组件由出风顶管、出风管、安装板、安装槽、Y型挡风片、固定板和出风口组成,出风顶管置于连接板一侧,所述安装板置于出风顶管上,所述安装板位于出风顶管一侧至三分之一处的矩形结构上,所述安装板一侧和出风顶管相连接,另一侧开有安装槽,所述出风顶管端部置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和出风顶管相连通,所述出风顶管两腰面对应置有一组出风口,一组所述出风口由多个出风口组成,所述出风口两侧对应置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置有Y型挡风片,所述吸风组件由吸风孔、扰流栅栏、吸风顶管和吸风管组成,吸风顶管置于连接板另一侧,所述安装板置于吸风顶管上,所述安装板位于吸风顶管一侧至三分之一处的矩形结构上,所述安装板一侧和吸风顶管相连接,另一侧开有安装槽,所述吸风顶管端部置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和吸风顶管相连通,所述吸风顶管两腰面对应置有一组吸风孔,一组所述吸风孔由多个吸风孔组成,所述吸风孔边缘置有多个扰流栅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散扩风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寒寒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创之社通用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