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式新型支承架、新型全自动爬升系统及其爬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超高层建筑施工用内置式塔机的一种新型支承架及一种新型全自动爬升系统及其爬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两个支承架和一套顶升装置来实现塔式起重机沿超高层建筑结构内部全自动爬升的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离不开塔式起重机,对于超高层建筑,因其高度较大,通常采用爬升式塔机,也就是利用支承架将塔式起重机安装在建筑结构上,并能随着建筑结构高度的增加而借助自有爬升机构向上爬升。当塔式起重机悬挂在建筑结构的内部时,称为内置式塔机。目前内置式塔机均采用传统支承架进行爬升,爬升过程为半自动化。传统支承架采用单层梁支承架,如图1所示,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支承梁2、一个顶升框3。支承梁2的两端与建筑结构上的支座4铰接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顶升框3为连接到支承梁2上的平面矩形框架,塔式起重机1位于顶升框3内,顶升框3可通过锁紧装置箍紧或松开塔式起重机1,塔式起重机1顶升时,顶升装置支承到顶升框3上。内置式塔机的传统爬升方法如图2所示:(1)工作状态:利用 ...
【技术保护点】
1.内置式新型支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层能够约束塔式起重机的约束机构,每层约束机构均包括两个支承梁和连接两支承梁的水平腹杆,相邻上下两层约束结构之间连接有若干竖向腹杆和若干斜腹杆,所述水平腹杆、竖向腹杆、斜腹杆与支承梁之间均采用刚性连接;所述支承梁的两端设有用于与建筑结构上的支座相配合的连接结构;其还包括至少两个顶升框,所述顶升框分别连接在不同层约束机构的支承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内置式新型支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层能够约束塔式起重机的约束机构,每层约束机构均包括两个支承梁和连接两支承梁的水平腹杆,相邻上下两层约束结构之间连接有若干竖向腹杆和若干斜腹杆,所述水平腹杆、竖向腹杆、斜腹杆与支承梁之间均采用刚性连接;所述支承梁的两端设有用于与建筑结构上的支座相配合的连接结构;其还包括至少两个顶升框,所述顶升框分别连接在不同层约束机构的支承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新型支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上下两层约束结构之间设有至少四个竖向腹杆,四个竖向腹杆分别连接在上下两个支承梁的两端,四个竖向腹杆构成四个立面,每个立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斜腹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新型支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结构为上下两层或上中下三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新型支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框为两个,分别连接在最上层和最下层约束机构的支承梁上。
5.内置式塔机的新型全自动爬升系统,包括塔式起重机、爬升装置以及两个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内置式新型支承架,分别称为上支承架和下支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式新型支承架与建筑结构上的支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塔式起重机的底部支承在下支承架的下面的一道约束结构的顶升框内,并且向上穿过上支承架,所述爬升装置与上支承架和塔式起重机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式塔机的新型全自动爬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梁端部通过销轴或螺栓与安装在建筑结构上的支座相连。
7.内置式塔机的新型全自动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内置式塔机的新型全自动爬升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1)工作状态:利用下支承架和上支承架将塔式起重机悬挂在建筑结构的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王积永,郭兵,李加敖,郭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山东富友有限公司,济南多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中建众力设备租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