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塔吊附墙预埋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1949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配式建筑塔吊附墙预埋件,涉及建筑领域。该装配式建筑塔吊附墙预埋件,包括剪力墙、附着耳座和附墙钢板,所述剪力墙的上表面设有附墙钢板,所述附墙钢板的上表面前后对称设有附着耳座,所述附着耳座的相背一侧且与附墙钢板的夹角处分别焊接固定有第一脚撑。该装配式建筑塔吊附墙预埋件,预埋钢板内侧通过U型拉钩实现与剪力墙的抓力,然后预埋钢板通过丝杆与附墙钢板进行连接,通过转动紧固螺母实现附墙钢板与剪力墙的紧密贴合,相比现有的丝杆贯穿打孔式连接,整体的稳定性大幅度提升,丝杆与内部预埋钢板形成整体,满足大吨位塔吊的承载力要求,实现塔吊在垂直运输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塔吊附墙预埋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塔吊附墙预埋件。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形成所建造的房屋,与之配套的需要借助于塔吊进行起吊运输,由于装配件的体积与质量较大,对塔吊的稳定性要求更高。目前,大多数采用丝杆贯穿剪力墙,两端采用紧固螺母对其附着耳座进行固定,随着长时间的使用,附着耳座拉扯丝杆,容易造成剪力墙发生开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现有装置的不足,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塔吊附墙预埋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塔吊附墙预埋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装配式建筑塔吊附墙预埋件,包括剪力墙、附着耳座和附墙钢板,所述剪力墙的上表面设有附墙钢板,所述附墙钢板的上表面前后对称设有附着耳座,所述附着耳座的相背一侧且与附墙钢板的夹角处分别焊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塔吊附墙预埋件,包括剪力墙(1)、附着耳座(2)和附墙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1)的上表面设有附墙钢板(3),所述附墙钢板(3)的上表面前后对称设有附着耳座(2),所述附着耳座(2)的相背一侧且与附墙钢板(3)的夹角处分别焊接固定有第一脚撑(4);/n所述附墙钢板(3)的四角处贯穿设置丝杆(5),所述丝杆(5)的底端延伸至剪力墙(1)的内部,所述剪力墙(1)的内部设有预埋钢板(6),所述丝杆(5)的底端贯穿至预埋钢板(6),所述丝杆(5)的一端位于附墙钢板(3)的上表面,所述丝杆(5)的另一端位于预埋钢板(6)的下表面,且所述丝杆(5)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塔吊附墙预埋件,包括剪力墙(1)、附着耳座(2)和附墙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1)的上表面设有附墙钢板(3),所述附墙钢板(3)的上表面前后对称设有附着耳座(2),所述附着耳座(2)的相背一侧且与附墙钢板(3)的夹角处分别焊接固定有第一脚撑(4);
所述附墙钢板(3)的四角处贯穿设置丝杆(5),所述丝杆(5)的底端延伸至剪力墙(1)的内部,所述剪力墙(1)的内部设有预埋钢板(6),所述丝杆(5)的底端贯穿至预埋钢板(6),所述丝杆(5)的一端位于附墙钢板(3)的上表面,所述丝杆(5)的另一端位于预埋钢板(6)的下表面,且所述丝杆(5)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7),所述丝杆(5)的外表面且位于紧固螺母(7)相对一侧套接有垫环(8),所述紧固螺母(7)的一侧与垫环(8)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塔吊附墙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耳座(2)与附墙钢板(3)垂直固定,所述附着耳座(2)与和附墙钢板(3)采用铸造一体合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塔吊附墙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王军刘鑫杨皓东涂刚要赵贤兵张伟庞涛朱纪泽高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