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冲器撞击机构以及对重缓冲系统
本申请涉及电梯
,特别是涉及一种缓冲器撞击机构以及对重缓冲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缓冲器撞击机构安装于对重架底部,并位于底坑缓冲器正上方,用于对下坠电梯进行缓冲保护,防止电梯及其轿厢内的乘客发生意外。对重架与电梯轿厢通过曳引钢丝绳悬吊于驱动主机曳引轮的两侧,因钢丝绳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拉伸变形,使曳引钢丝绳永久性的伸长。由于轿厢侧可以通过平层感应装置进行精确定位,导致钢丝绳的伸长集中累加到对重架侧。钢丝绳伸长到一定长度后,当对重架运行到底坑最低位置时,缓冲器撞击机构与底坑缓冲器之间的缓冲间隙小于最小缓冲间隙要求时,容易误触底坑缓冲器从而出现轿厢打滑现象。现有的缓冲器撞击机构由多个撞击组件串联叠加组成,当出现钢丝绳伸长现象,通常采用的解决方法是直接将部分撞击组件拆卸搬离对重架,该方法会直接降低对重架的整体重量,影响轿厢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部分撞击组件拆卸直接降低对重架的整体重量,影响轿厢运行安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缓冲器撞击机构以及对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器撞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连接的多套撞击组件,各套撞击组件均设有与对重架相配合的连接结构,且能够切换于以下两种状态:/n叠置状态,各撞击组件纵向依次叠置,处在最上方的撞击组件利用自身的连接结构与对重架相连,处在最下方的撞击组件与缓冲器配合;/n横排状态,叠置状态下相邻的两套撞击组件中,下方撞击组件利用自身的连接结构与对重架相连并暴露上方撞击组件的底面,使上方撞击组件的底面与缓冲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器撞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连接的多套撞击组件,各套撞击组件均设有与对重架相配合的连接结构,且能够切换于以下两种状态:
叠置状态,各撞击组件纵向依次叠置,处在最上方的撞击组件利用自身的连接结构与对重架相连,处在最下方的撞击组件与缓冲器配合;
横排状态,叠置状态下相邻的两套撞击组件中,下方撞击组件利用自身的连接结构与对重架相连并暴露上方撞击组件的底面,使上方撞击组件的底面与缓冲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撞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套撞击组件之间依次活动连接,相邻两套撞击组件之间的活动连接方式为:
可拆卸连接,且通过拆卸切换两种状态;或
转动连接,且通过相对转动切换两种状态;或
滑动连接,且通过相对滑动切换两种状态;
叠置状态下,相邻两套撞击组件之间通过紧固件保持叠置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撞击机构,其特征在于,叠置状态下,处在最上方的为第一撞击组件,且所述第一撞击组件包括:
作为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件;
横排状态下与缓冲器相配合的第一撞击板;
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撞击板之间的第一支撑体;
其中,所述第一撞击板和所述第一支撑体中的至少一者与第一撞击组件所相邻的另一撞击组件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器撞击机构,其特征在于,叠置状态下,处在最下方的为第二撞击组件,且所述第二撞击组件包括:
叠置状态下与缓冲器相配合的第二撞击板;
作为连接结构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撞击板的第二连接件;
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撞击板的第二支撑体;
叠置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撑体活动连接至与第二撞击组件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行军,张文欣,高金尧,李涛,陈雨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子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