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哲斌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系数极高的电梯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174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系数极高的电梯保护装置,包括电梯桥箱,箱腔,侧板,侧槽,液压缓冲杆,里板,内嵌槽,保护架和井内角架,所述电梯桥箱的下部一体焊接有侧板,该侧板的侧部设有侧槽;所述液压缓冲杆位于侧槽内,且液压缓冲杆的上端通过螺丝与侧板的端部固定,其液压缓冲杆的下端通过螺丝与里板的端部固定;所述里板的侧部设有内嵌槽;所述保护架通过螺丝固定在液压缓冲杆的下侧部,且保护架位于内嵌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液压缓冲杆,侧槽,内嵌槽和保护架的设置,能很好的实现缓冲效果,达到应有的作用,不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结构设计不易磨损从而不会造成损坏,安全系数高,非常适合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系数极高的电梯保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梯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系数极高的电梯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事故发生的次数和频率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是生命安全。了解和分析影响电梯安全的相关因素,对电梯的安全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由于人口密度大,在电梯使用方面普遍存在客流大、负载重、运行周期长的特点,此外,设备损耗严重、停机维护时间短致使保障安全运行的压力更大。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061556U,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电梯保护系统,包括安全带拽出带动卷收器中的离心式离合器紧急制动锁定卷轴,加速度传感器监测电梯轿厢的加速度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向气体发生装置发出点火命令,气体发生装置点火后发生爆炸反应迅速产生气体同时充满位于电梯轿厢内部底端的安全气囊,通过安全气囊上排气孔的阻尼吸收碰撞能量。但是现有一种电梯保护系统存在着保护装置不能很好的实现缓冲效果,不能达到应有的作用,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结构设计容易磨损造成损坏从而不能很好的满足工作要求,安全系数低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安全系数极高的电梯保护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系数极高的电梯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一种电梯保护系统存在着保护装置不能很好的实现缓冲效果,不能达到应有的作用,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结构设计容易磨损造成损坏从而不能很好的满足工作要求,安全系数低的问题。一种安全系数极高的电梯保护装置,包括电梯桥箱,箱腔,侧板,侧槽,液压缓冲杆,里板,内嵌槽,保护架和井内角架,所述电梯桥箱的内部设有箱腔,且电梯桥箱的下部一体焊接有侧板,该侧板的侧部设有侧槽;所述液压缓冲杆位于侧槽内,且液压缓冲杆的上端通过螺丝与侧板的端部固定,其液压缓冲杆的下端通过螺丝与里板的端部固定;所述里板一体焊接在侧板的下部与电梯桥箱的下部之间,且里板的侧部设有内嵌槽;所述保护架通过螺丝固定在液压缓冲杆的下侧部,且保护架位于内嵌槽内;所述井内角架通过螺丝固定在电梯桥箱的内侧壁上,且井内角架位于箱腔内。所述侧板设有四个,且侧板分别一体焊接在电梯桥箱的下部四角,其四个侧板的外侧与电梯桥箱的下部四角之间均形成有侧槽。所述液压缓冲杆包括上杆,缓冲柱,弹簧圈,下杆和稳定座,其中上杆与下杆之间配合设有缓冲柱,该缓冲柱表面固定有弹簧圈;所述下杆的侧部安装有保护架,且下杆的下部通过螺丝固定有稳定座。所述里板设有四个,其四个里板分别与四个侧板的下端对应一体焊接,此四个里板的外侧与侧板的下部之间均形成有内嵌槽。所述保护架包括三角架,永久磁铁和橡胶垫,其中三脚架位于内嵌槽内并通过螺丝固定在下杆的侧部;所述永久磁铁通过螺丝固定在三角架的上部,该三角架的下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液压缓冲杆的设置,在制停轿厢或对重过程中有效的使电梯以一定的减速度逐渐停止下来,轿厢或对重离开时又会有效的进行向上复位,从而实现其应有的作用,满足工作的要求。2.本技术侧槽和内嵌槽的设置,结构设计保证其从开始缓冲到缓冲结束的时间足够长,达到减小减速时的加速度避免对厢内人员造成伤害的目的。3.本技术保护架的设置,在制停时,会在液压缓冲杆的作用下自动弹出并与井内角架联合从而支持住整个电梯轿箱,达到最初的保护目的,且过程在橡胶垫的作用下会消除金属间碰撞产生的噪音、杂音,不易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井道内的俯视轮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液压缓冲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保护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梯桥箱,2-箱腔,3-侧板,4-侧槽,5-液压缓冲杆,51-上杆,52-缓冲柱,53-弹簧圈,54-下杆,55-稳定座,6-里板,7-内嵌槽,8-保护架,81-三角架,82-永久磁铁,83-橡胶垫,9-井内角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系数极高的电梯保护装置,包括电梯桥箱1,箱腔2,侧板3,侧槽4,液压缓冲杆5,里板6,内嵌槽7,保护架8和井内角架9,所述电梯桥箱1为工业铁材料制成的长方体状,且电梯桥箱1内为箱腔,用于形成电梯整体结构;所述侧板3与侧槽4多个设置主要用于液压缓冲杆5的正常工作,且液压缓冲杆5会在制停轿厢或对重过程中,将其动能转化成液压油的热能,即消耗了电梯的动能,使电梯以一定的减速度逐渐停止下来。当轿厢或对重离开液压缓冲杆5时,上杆51在缓冲柱52和弹簧圈53的作用下向上复位;所述里板6和内嵌槽7多个设置,主要便于液压缓冲杆5的正常稳定安装与工作,且使保护架8稳定安装,从而实现其应有的作用,满足工作的要求;所述井内角架9设有四个,且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电梯轿箱1的内部四角并与保护架8子结构的橡胶垫83对应设置;所述保护架8在制停时,会在液压缓冲杆5的作用下自动弹出并与井内角架9联合从而支持住整个电梯轿箱1,达到最初的保护目的。所述侧板3采用碳素钢材料制成的倒“L”状,且四个侧板3之间采用镜像的方式设置,用于液压缓冲杆5的安装与正常工作。所述液压缓冲杆5设有四个其结构设置相同,且分别镜像的安装在四个侧板3与四个侧槽4的位置,其结构包括上杆51,缓冲柱52,弹簧圈53,下杆54和稳定座55;所述上杆51与侧板3的上端固定,且下杆54通过稳定座55固定在里板6的下端,其中上杆51和下杆54内均充斥有液压油并套接有缓冲柱52,在制停轿厢或对重过程中有效的使电梯以一定的减速度逐渐停止下来,轿厢或对重离开时又会有效的进行向上复位,从而实现其应有的作用,满足工作的要求。所述里板6采用碳素钢材料制成的“L”状,且四个里板6之间采用镜像的方式设置,且里板6侧部的内嵌槽7与侧槽4相通,再其之间为液压缓冲杆5;所述侧槽4与内嵌槽7之间的距离为电梯桥箱1整体长距离的三分之二倍,其中内嵌槽7内通过螺丝设有电磁铁,该电磁铁通过电源线与电梯总供电设施相连,结构设计保证其从开始缓冲到缓冲结束的时间足够长,达到减小减速时的加速度避免对厢内人员造成伤害的目的。所述保护架8设有四个其结构设置相同,且分别固定在四个下杆54的侧部,其结构包括三角架81,永久磁铁82和橡胶垫83;所述三角架81采用高强度的钢材料制成的三角状;所述橡胶垫83设有八个采用硬质橡胶材料制成矩形状胶垫,且分别固定在四个三脚架81上与四个井内角架9上,在制停时,会在液压缓冲杆5的作用下自动弹出并与井内角架9联合从而支持住整个电梯轿箱1,达到最初的保护目的,且过程在橡胶垫8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系数极高的电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桥箱(1),箱腔(2),侧板(3),侧槽(4),液压缓冲杆(5),里板(6),内嵌槽(7),保护架(8)和井内角架(9),所述电梯桥箱(1)的内部设有箱腔(2),且电梯桥箱(1)的下部一体焊接有侧板(3),该侧板(3)的侧部设有侧槽(4);所述液压缓冲杆(5)位于侧槽(4)内,且液压缓冲杆(5)的上端通过螺丝与侧板(3)的端部固定,其液压缓冲杆(5)的下端通过螺丝与里板(6)的端部固定;所述里板(6)一体焊接在侧板(3)的下部与电梯桥箱(1)的下部之间,且里板(6)的侧部设有内嵌槽(7);所述保护架(8)通过螺丝固定在液压缓冲杆(5)的下侧部,且保护架(8)位于内嵌槽(7)内;所述井内角架(9)通过螺丝固定在电梯桥箱(1)的内侧壁上,且井内角架(9)位于箱腔(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系数极高的电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桥箱(1),箱腔(2),侧板(3),侧槽(4),液压缓冲杆(5),里板(6),内嵌槽(7),保护架(8)和井内角架(9),所述电梯桥箱(1)的内部设有箱腔(2),且电梯桥箱(1)的下部一体焊接有侧板(3),该侧板(3)的侧部设有侧槽(4);所述液压缓冲杆(5)位于侧槽(4)内,且液压缓冲杆(5)的上端通过螺丝与侧板(3)的端部固定,其液压缓冲杆(5)的下端通过螺丝与里板(6)的端部固定;所述里板(6)一体焊接在侧板(3)的下部与电梯桥箱(1)的下部之间,且里板(6)的侧部设有内嵌槽(7);所述保护架(8)通过螺丝固定在液压缓冲杆(5)的下侧部,且保护架(8)位于内嵌槽(7)内;所述井内角架(9)通过螺丝固定在电梯桥箱(1)的内侧壁上,且井内角架(9)位于箱腔(2)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系数极高的电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设有四个,且侧板(3)分别一体焊接在电梯桥箱(1)的下部四角,其四个侧板(3)的外侧与电梯桥箱(1)的下部四角之间均形成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哲斌李纯辉
申请(专利权)人:冯哲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