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回收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84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处理回收再利用装置,属于破碎机技术领域,破碎装置包括位于进料口下方的初级破碎机构、设置于初级破碎机构下方的次级破碎机构和一级振动筛,一级振动筛倾斜设置于初级破碎机构与次级破碎机构之间;机体对应一级振动筛最低端开设有一级回收口,机体外侧设有连接一级回收口和进料传送带的回收轨,回收轨朝向进料传送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通过在初级破碎机构下方设置倾斜的振动筛,对建筑垃圾进行筛选,同时设置一级回收口和回收轨,使得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能够被再次进行破碎,提高破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处理回收再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破碎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处理回收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者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目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然而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的露天堆放或填埋,不仅会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筑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人们开始研发并使用建筑垃圾破碎机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处理,以此对建筑垃圾进行重新利用。但是现有的很多建筑垃圾的破碎设备,不易将建筑垃圾完全破碎,被破碎后的建筑垃圾中,大小相差甚大,部分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仍然需要工人进行重新筛选挑拣。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处理回收再利用装置,通过在初级破碎机构下方设置倾斜的振动筛,对建筑垃圾进行筛选,同时设置一级回收口和回收轨,使得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能够被再次进行破碎,提高破碎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垃圾处理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机体和设置于机体内部的破碎装置,所述机体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机体一侧设有连接于进料口的进料传送带,所述破碎装置包括位于进料口下方的初级破碎机构、设置于初级破碎机构下方的次级破碎机构和一级振动筛,所述一级振动筛倾斜设置于初级破碎机构与次级破碎机构之间;所述机体对应一级振动筛最低端开设有一级回收口,所述机体外侧设有连接一级回收口和进料传送带的回收轨,所述回收轨朝向进料传送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机体内设置破碎装置,降低破碎过程中的粉尘对空气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设置进料传送带方便将建筑垃圾搬运到机体内部进行破碎;通过设置初级破碎机构和次级破碎机构,使得建筑垃圾经过双重破碎,从而提高破碎效果,通过在初级破碎机构和次级破碎机构之间设置一级振动筛,通过一级振动筛对建筑垃圾进行筛选,并将一级振动筛倾斜设置,在机体对应一级振动筛最低端上开设一级回收口,从而使得残留在一级振动筛上端面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从一级回收口排出,通过在机体外侧对应一级回收口设置回收轨,并使得回收轨朝向进料传送带一端向下倾斜,从而使得回收轨上的建筑垃圾能够沿回收轨的倾斜轨迹移动到进料传送带上,使得建筑垃圾能够在进料传送带的作用再次进入到机体内进行破碎,提高建筑垃圾的破碎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次级破碎机构的下方设有倾斜设置的二级振动筛,所述机体对应二级振动筛最低端开设有二级回收口,所述机体位于二级回收口的上方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位于次级破碎机构上方,所述入料口和二级回收口之间设有传送组件;所述二级振动筛的孔眼尺寸小于所述一级振动筛的孔眼尺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二级振动筛对经过次级破碎机构破碎的建筑垃圾进行筛选,将体积大于二级振动筛孔眼尺寸的建筑垃圾和体积小于二级振动筛孔眼尺寸的建筑垃圾进行筛分,并通过在机体上开设二级回收口和入料口,从而将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通过传送组件的输送再次经过次级破碎机构破碎,从而保证建筑垃圾被破碎后的尺寸大小更加均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传送室和竖直转动设置于传送室内的螺旋传送轴,所述螺旋传送轴的一端设有传送电机,所述传送室的下端与二级回收口相连通,所述传送室的上端与入料口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传送室和螺旋传送轴,从而使得二级振动筛上方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能够在传送组件的作用下再次进入到次级破碎机构中进行破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室与二级回收口之间设有朝向传送室一端向下倾斜的出料轨,所述传送室与入料口之间设有朝向入料口一端向下倾斜的入料轨,所述出料轨和入料轨均与传送室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出料轨和入料轨,从而使得建筑垃圾能够从机体内进入传送室内,并从传送室内通过入料轨再次进入机体内,实现破碎回收,保证破碎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次级破碎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机体内部的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所述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水平方向上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的外壁均间隔设有若干破碎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并在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上设置破碎齿,而使得建筑垃圾能够进入到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之间进行破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次级破碎机构与二级振动筛之间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朝向二级振动筛的最高端向下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板使得经次级破碎机构破碎后的建筑垃圾从二级振动筛倾斜面的最高端处掉落,保证经次级破碎机构破碎后的建筑垃圾能够更好地经二级振动筛筛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板下端面设有若干雾化喷头,所述导向板与二级振动筛之间设有粉尘回收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雾化喷头喷洒水雾,利用水雾将粉尘吸附,有助于防止建筑粉尘污染空气,设置粉尘回收机构对掉落的粉尘和水雾进行接收,避免水雾洒落在建筑垃圾上,从而避免建筑垃圾被打湿而影响其在二级振动筛上的筛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粉尘回收机构包括中心向下凹陷的接收板和回收管,所述回收管设置于接收板中心且贯穿接收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中心向下凹陷的接收板使得掉落在接收板上的粉尘和水雾能够沿接收板凹陷的弧面汇聚在接收板中心,回收管贯穿接收板中心,使得接收板上的粉尘和水分能够通过回收管排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初级破碎机构和次级破碎机构,使得建筑垃圾经过双重破碎,从而提高破碎效果,并在初级破碎机构和次级破碎机构之间设置一级振动筛,通过一级振动筛对建筑垃圾进行筛选,在机体上设置一级回收口和回收轨,将一级振动筛上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再次破碎,保证破碎后建筑垃圾体积大小相近;通过在次级破碎机构的下方设置二级振动筛,并在机体上开设二级回收口和入料口,在传送组件的传送下,将二级振动筛上的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再次破碎,保证二级振动筛筛选下来的建筑垃圾体积大小相近,从而破碎后的建筑垃圾大小相近;通过在导向板下方设置雾化喷头和粉尘回收机构,除去破碎二级振动筛产生的部分粉尘,降低粉尘对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剖视图,主要显示了破碎装置在机体内的设置;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部分剖视图,主要显示了粉碎机构和下料机构之间的位置关系及组成部件。图中,1、机体;11、进料口;12、一级回收口;13、二级回收口;14、入料口;15、导料板;16、导向板;17、斜板;2、破碎装置;21、初级破碎机构;22、次级破碎机构;221、第一破碎辊;222、第二破碎辊;2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处理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和设置于机体(1)内部的破碎装置(2),所述机体(1)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1),所述机体(1)一侧设有连接于进料口(11)的进料传送带(3),所述破碎装置(2)包括位于进料口(11)下方的初级破碎机构(21)、设置于初级破碎机构(21)下方的次级破碎机构(22)和一级振动筛(23),所述一级振动筛(23)倾斜设置于初级破碎机构(21)与次级破碎机构(22)之间;所述机体(1)对应一级振动筛(23)最低端开设有一级回收口(12),所述机体(1)外侧设有连接一级回收口(12)和进料传送带(3)的回收轨(4),所述回收轨(4)朝向进料传送带(3)一端向下倾斜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处理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和设置于机体(1)内部的破碎装置(2),所述机体(1)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1),所述机体(1)一侧设有连接于进料口(11)的进料传送带(3),所述破碎装置(2)包括位于进料口(11)下方的初级破碎机构(21)、设置于初级破碎机构(21)下方的次级破碎机构(22)和一级振动筛(23),所述一级振动筛(23)倾斜设置于初级破碎机构(21)与次级破碎机构(22)之间;所述机体(1)对应一级振动筛(23)最低端开设有一级回收口(12),所述机体(1)外侧设有连接一级回收口(12)和进料传送带(3)的回收轨(4),所述回收轨(4)朝向进料传送带(3)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破碎机构(22)的下方设有倾斜设置的二级振动筛(24),所述机体(1)对应二级振动筛(24)最低端开设有二级回收口(13),所述机体(1)位于二级回收口(13)的上方开设有入料口(14),所述入料口(14)位于次级破碎机构(22)上方,所述入料口(14)和二级回收口(13)之间设有传送组件(5);所述二级振动筛(24)的孔眼尺寸小于所述一级振动筛(23)的孔眼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5)包括竖直设置的传送室(51)和竖直转动设置于传送室(51)内的螺旋传送轴(52),所述螺旋传送轴(52)的一端设有传送电机(53),所述传送室(51)的下端与二级回收口(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娟如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政通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