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教学用检测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80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教学用检测试管,包括试管本体,所述试管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塞,且试管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底套,所述橡胶塞的顶部设置有硬质板,且硬质板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套圈,所述橡胶套圈的内侧面开设有第一套接槽,且橡胶套圈通过第一套接槽套接在硬质板上,所述橡胶套圈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通孔,所述橡胶塞的底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套接槽,且橡胶塞通过第二套接槽套接在试管本体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开设有大量连通孔的橡胶底套和橡胶套圈来对试管坠落时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试管的抗摔性能,同时也有效避免了橡胶塞因气压差脱落的情况发生,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教学用检测试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试管,特别涉及一种生物教学用检测试管,属于教学器材

技术介绍
教学器材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方便教学的器材,教学器材的种类繁多,其中试管就是教学器材的一种,试管是用作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加热之前应该预热,不然试管容易爆裂)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试管受其材质的影响,防摔性能较差,当试管意外脱手坠地时就会摔毁,影响实验的进度,其次,目前的试管在塞试管塞时,由于试管内的腔体体积不会发生变化,当试管塞塞入试管口后,就会导致试管内的空气受到压缩,使得试管内部气压大于试管外部气压,从而就容易导致试管塞脱落,影响实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针对现有的试管防摔性能差以及试管塞容易因气压差脱落的问题提供一种生物教学用检测试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为一种生物教学用检测试管,包括试管本体,所述试管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塞,且试管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底套,所述橡胶塞的顶部设置有硬质板,且硬质板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教学用检测试管,包括试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塞(2),且试管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底套(3),所述橡胶塞(2)的顶部设置有硬质板(4),且硬质板(4)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套圈(5),所述橡胶套圈(5)的内侧面开设有第一套接槽(6),且橡胶套圈(5)通过第一套接槽(6)套接在硬质板(4)上,所述橡胶套圈(5)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通孔(7),所述橡胶塞(2)的底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套接槽(8),且橡胶塞(2)通过第二套接槽(8)套接在试管本体(1)的顶部,所述第二套接槽(8)的内顶壁开设有透气孔(9),且透气孔(9)的内部设置有硬质套(10),所述硬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教学用检测试管,包括试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塞(2),且试管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底套(3),所述橡胶塞(2)的顶部设置有硬质板(4),且硬质板(4)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套圈(5),所述橡胶套圈(5)的内侧面开设有第一套接槽(6),且橡胶套圈(5)通过第一套接槽(6)套接在硬质板(4)上,所述橡胶套圈(5)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通孔(7),所述橡胶塞(2)的底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套接槽(8),且橡胶塞(2)通过第二套接槽(8)套接在试管本体(1)的顶部,所述第二套接槽(8)的内顶壁开设有透气孔(9),且透气孔(9)的内部设置有硬质套(10),所述硬质套(10)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套(11),所述内螺纹套(1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12),所述第一螺纹柱(12)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的外侧套接有橡胶套管(14),所述橡胶底套(3)的上端外表面外设有弧面槽(15),且橡胶底套(3)通过弧面槽(15)套接在试管本体(1)的底部,所述橡胶底套(3)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第二连通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教学用检测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双龙龚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