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及其应用的电动窗帘、充电方法及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367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新能源汽车及其应用的电动窗帘、充电方法及充电系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动窗帘包括:电动窗帘本体;至少一块柔性太阳能电池板,设于所述电动窗帘本体的帘片的朝向车外的表面上;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电动窗帘本体的驱动装置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接收由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驱动所述帘片的开合;所述至少一块柔性太阳能电池板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通信连接,以利用收集的太阳能为所述电池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汽车窗帘收集的太阳能为汽车充电,节能环保、用户体验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及其应用的电动窗帘、充电方法及充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是涉及新能源汽车及其应用的电动窗帘、充电方法及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目前,新能源汽车较少配置汽车窗帘,即便用户自行配置,这些汽车窗帘也仅能起到遮光、隔热、保护隐私等作用,并不能辅助性地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能源汽车及其应用的电动窗帘、充电方法及充电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以上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动窗帘,包括:电动窗帘本体;至少一块柔性太阳能电池板,设于所述电动窗帘本体的帘片的朝向车外的表面上;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电动窗帘本体的驱动装置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接收由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驱动所述帘片的开合;所述至少一块柔性太阳能电池板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通信连接,以利用收集的太阳能为所述电池供电。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光线感应器,设于所述帘片,用于感应光线强度;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光线感应器及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判断所述光线感应器感应的光线强度与预设光线强度值的大小关系,并根据判断结果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控制所述帘片开合的驱动信号。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在所述帘片的表面上平行铺设。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法,应用于车载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检测预设条件是否满足;若是,则向与所述车载终端通信连接的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窗帘的驱动装置发送闭合所述帘片的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帘片在闭合后通过所述至少一块柔性太阳能电池板为所述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供电。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新能源汽车是否熄火、和/或户外光线强度是否大于预设光线强度值。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动窗帘分别设于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各车窗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新能源汽车熄火且所述帘片闭合的状态下,检测所述新能源汽车是否启动且户外光线强度是否大于预设光线强度值;若所述新能源汽车启动且户外光线强度大于预设光线强度值,则仅向位于前窗的电动窗帘的驱动装置发送打开帘片的驱动信号。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新能源汽车启动且户外光线强度不大于预设光线强度值,则向所有电动窗帘的驱动装置发送打开帘片的驱动信号。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系统,应用于车载终端;所述系统包括:处理模块,用于检测预设条件是否满足;若是,则向与所述车载终端通信连接的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窗帘的驱动装置发送闭合所述帘片的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帘片在闭合后通过所述至少一块柔性太阳能电池板为所述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供电。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新能源汽车是否熄火、和/或户外光线强度是否大于预设光线强度值。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动窗帘分别设于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各车窗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新能源汽车熄火且所述帘片闭合的状态下,检测所述新能源汽车是否启动且户外光线强度是否大于预设光线强度值;若所述新能源汽车启动且户外光线强度大于预设光线强度值,则仅向位于前窗的电动窗帘的驱动装置发送打开帘片的驱动信号。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检测到所述新能源汽车启动且户外光线强度不大于预设光线强度值,则向所有电动窗帘的驱动装置发送打开帘片的驱动信号。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器;其中,所述通信器用于与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窗帘的驱动装置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加载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车载终端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载终端。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及其应用的电动窗帘、充电方法及充电系统,电动窗帘包括:电动窗帘本体;至少一块柔性太阳能电池板,设于所述电动窗帘本体的帘片的朝向车外的表面上;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电动窗帘本体的驱动装置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接收由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驱动所述帘片的开合;所述至少一块柔性太阳能电池板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通信连接,以利用收集的太阳能为所述电池供电。本专利技术利用汽车窗帘收集的太阳能为汽车充电,节能环保、用户体验佳。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动窗帘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车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帘片2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动窗帘,其包括电动窗帘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电动窗帘本体的帘片1的朝向车外的表面上的至少一块柔性太阳能电池板2。所谓的电动窗帘本体,也即现有技术中的一般电动窗帘,其大致包括窗帘杆、帘片、驱动装置、滑轮、皮带等部分。由于电动窗帘技术较为成熟,所以于此不再展开介绍其工作原理。图1展示了一种左右开合的电动窗帘,而在实际应用中,电动窗帘除了这种电动开合帘,还包括电动升降帘、电动天棚帘(户外电动天蓬和室内电动天棚)、电动遮阳板、电动遮阳蓬等,具体如:百叶帘、卷帘、罗马帘、柔纱帘、风琴帘、蜂巢帘等。较佳的,本实施例的电动窗帘在新能源汽车的前、后、左、右方向的车窗上,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天窗上皆有安装,从而增大总的展开面积。本实施例主要在现有电动窗帘的基础上新增了一块或多块柔性太阳能电池板2,其具体设在帘片1朝向车外的表面上,可单片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动窗帘本体;/n至少一块柔性太阳能电池板,设于所述电动窗帘本体的帘片的朝向车外的表面上;/n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电动窗帘本体的驱动装置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接收由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驱动所述帘片的开合;所述至少一块柔性太阳能电池板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通信连接,以利用收集的太阳能为所述电池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动窗帘本体;
至少一块柔性太阳能电池板,设于所述电动窗帘本体的帘片的朝向车外的表面上;
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电动窗帘本体的驱动装置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接收由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驱动所述帘片的开合;所述至少一块柔性太阳能电池板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通信连接,以利用收集的太阳能为所述电池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光线感应器,设于所述帘片,用于感应光线强度;
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光线感应器及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判断所述光线感应器感应的光线强度与预设光线强度值的大小关系,并根据判断结果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控制所述帘片开合的驱动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在所述帘片的表面上平行铺设。


4.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载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预设条件是否满足;
若是,则向与所述车载终端通信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窗帘的驱动装置发送闭合所述帘片的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帘片在闭合后通过所述至少一块柔性太阳能电池板为所述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新能源汽车是否熄火、和/或户外光线强度是否大于预设光线强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窗帘分别设于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各车窗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新能源汽车熄火且所述帘片闭合的状态下,检测所述新能源汽车是否启动且户外光线强度是否大于预设光线强度值;
若所述新能源汽车启动且户外光线强度大于预设光线强度值,则仅向位于前窗的电动窗帘的驱动装置发送打开帘片的驱动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所述新能源汽车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红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