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632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及其制作工艺,所述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为由上至下的5层结构,且第一层为纯高分子复合耐磨材料耐磨层、第二层为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嵌于编织网网眼及间隙中与编织网形成互相包覆结构的复合耐磨层、第三层为金属板、第四层为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嵌于编织网网眼及间隙中与编织网形成互相包覆结构的复合耐磨层、第五层为纯高分子复合耐磨材料耐磨层。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两面都具有耐磨材料,满足了保护机械运转结构多部件的目的;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有效保证了负载要求,又极大的提高了耐磨层厚度,满足了机械部件对精度和耐磨寿命等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板材
,具体为一种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关注产品使用寿命是否符合产品设计寿命,如何降低结构噪音,杜绝或延缓结构磨损,从而确保结构乃至设备符合预期效果。经过调研,机械运转结构的非预期磨损是造成噪音、精度降低、使用寿命降低的罪魁祸首。目前市场上为了应对机械运转结构的非预期磨损采取了很多的应对方法,如:提高运转结构部件的硬度、表面电镀耐磨涂层(如:镀硬铬、二硫化钼等)、加润滑油、增加耐磨隔套(如:铜套、复合衬套等)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机械运转结构的磨损程度,但仍然不够理想,存在如下缺陷:提高硬度法:随着部件硬度的提高,部件的韧性下降,金属对磨,甚至加大或制造出噪音;涂覆法:在部件表面进行耐磨材料涂覆,其涂覆层厚度较薄,对部件尺寸、光洁度的要求高,提高了部件的加工难度;加油法:在部件之间增加润滑油脂,从而达到延缓磨损的目的,此方法对部件尺寸、光洁度的要求高,不仅提高了部件的加工难度,而且由于有些部件有防火、外观等要求,不适用该方法;隔套法:在运转部件之间增加耐磨隔套,从而使得部件不磨损,磨损耐磨隔套,达到保护运转部件的目的。从目前来看,隔套法所采用的耐磨隔套似乎是解决机械运转部件磨损的最好方法,市场也有很多耐磨隔套的选用,主要代表结构有1、金属板+PTFE结构,2、金属板+铜粉+PTFE结构,3、金属板+铜网+PTFE结构,4、铜网+PTFE结构,5、纯PTFE结构等;但其仍然存在如下缺陷:结构1、2、3均为单面耐磨形式,只能对机械结构运转中单一部件进行保护,而一旦耐磨面异常磨损或出现金属面对磨,其功能即为丧失。结构4、5虽可提供两面耐磨,但由于其组成结构的影响,造成负载能力下降,导致部件之间间隙增加,使配合精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所述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为由上至下的5层结构,且第一层为纯高分子复合耐磨材料耐磨层、第二层为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嵌于编织网网眼及间隙中与编织网形成互相包覆结构的复合耐磨层、第三层为金属板、第四层为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嵌于编织网网眼及间隙中与编织网形成互相包覆结构的复合耐磨层、第五层为纯高分子复合耐磨材料耐磨层。优选的,所述第三层采用的金属板优选为冷轧镀铜钢板。优选的,所述编织网优选锡青铜网,并进行烧结定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的制作工艺,该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的制作工艺具体步骤如下:S1:放料:在自动流水线的起始端设置有三个卷料进给电机,分别为编织网卷料进给电机、金属板卷料进给电机、编织网卷料进给电机,通过进给电机,实现材料放料的功能;S2:整形:通过整形装置实现材料叠放整齐,材料平面贴紧,边缘整齐;S3:烧结:使编织网、金属板、编织网三者在保护气氛条件下进行高温烧结,通过烧结形成一体,烧结参数优选为控制温度在900℃-930℃,700转/分,保护气氛为75%的氢气和25%的氮气的混合气体,压力为0.7mpa-0.8mpa;S4:冷却:通过冷却炉将加热的板材冷却至常温;S5:上料:通过高分子耐磨材料进料仓,将高分子耐磨材料均匀铺满两面编织网表面;S6:扑料:通过轧辊将高分子耐磨材料轧入编织网两面网眼及间隙中并均匀扑满覆盖其表面;S7:烘干:通过烘干炉烘干高分子耐磨材料中的水分等,烘干参数优选温度300℃,烘干时间700转/分钟;S8:初轧:通过初轧初步控制尺寸精度,消除烘干抽离水分间隙现象;S9:塑化:通过塑化炉使高分子耐磨材料成为整体覆膜,塑化参数优选为塑化温度380℃,网带炉转速为700转/分钟,保护气氛为75%的氢气和25%的氮气的混合气体,压力为0.7mpa-0.8mpa;S10:精轧:通过精轧轧辊,对材料厚度进行定型;S11:收料:通过收料电机,将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收卷,制板过程完毕。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整形装置需要将材料按编织网、金属板、编织网的顺序整齐摆放,两面编织网需要在金属板置中摆放。优选的,步骤S6中,高分子耐磨材料扑料仓具有显著S型通道,S型通道上设置两个料仓,对先进入料仓一面进行扑料,待板材进入S型通道旋转180°时,通过其上方的第二个料仓完成另一面扑料。优选的,其进料仓的S型通道设置为十字型,可用于去除两面多余材料,进料仓底部设有出料口,多余高分子耐磨材料可通过出料口排出,进料仓末端设有S型输送带,用于观察双面高分子耐磨材料的涂覆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两面都具有耐磨材料,满足了保护机械运转结构多部件的目的;2、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有效保证了负载要求,又极大的提高了耐磨层厚度,满足了机械部件对精度和耐磨寿命等要求;3、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的制作工艺,具有生产效益高、速度快、制造过程无废料、与环境契合度高、具有大批量连续生产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横截面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制作工艺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所述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为由上至下的5层结构,且第一层为纯高分子复合耐磨材料耐磨层、第二层为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嵌于编织网网眼及间隙中与编织网形成互相包覆结构的复合耐磨层、第三层为金属板、第四层为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嵌于编织网网眼及间隙中与编织网形成互相包覆结构的复合耐磨层、第五层为纯高分子复合耐磨材料耐磨层。所述第三层采用的金属板优选为冷轧镀铜钢板。所述编织网优选锡青铜网,并进行烧结定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的制作工艺,该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的制作工艺具体步骤如下:S1:放料:在自动流水线的起始端设置有三个卷料进给电机,分别为编织网卷料进给电机、金属板卷料进给电机、编织网卷料进给电机,通过进给电机,实现材料放料的功能;S2:整形:通过整形装置实现材料叠放整齐,材料平面贴紧,边缘整齐;S3:烧结:使编织网、金属板、编织网三者在保护气氛条件下进行高温烧结,通过烧结形成一体,烧结参数优选为控制温度在900℃,700转/分,保护气氛为75%的氢气和25%的氮气的混合气体,压力为0.7mpa;S4:冷却:通过冷却炉将加热的板材冷却至常温;S5:上料:通过高分子耐磨材料进料仓,将高分子耐磨材料均匀铺满两面编织网表面;S6:扑料:通过轧辊将高分子耐磨材料轧入编织网两面网眼及间隙中并均匀扑满覆盖其表面;S7:烘干:通过烘干炉烘干高分子耐磨材料中的水分等,烘干参数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为由上至下的5层结构,且第一层为纯高分子复合耐磨材料耐磨层、第二层为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嵌于编织网网眼及间隙中与编织网形成互相包覆结构的复合耐磨层、第三层为金属板、第四层为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嵌于编织网网眼及间隙中与编织网形成互相包覆结构的复合耐磨层、第五层为纯高分子复合耐磨材料耐磨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为由上至下的5层结构,且第一层为纯高分子复合耐磨材料耐磨层、第二层为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嵌于编织网网眼及间隙中与编织网形成互相包覆结构的复合耐磨层、第三层为金属板、第四层为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嵌于编织网网眼及间隙中与编织网形成互相包覆结构的复合耐磨层、第五层为纯高分子复合耐磨材料耐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层采用的金属板优选为冷轧镀铜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网优选锡青铜网,并进行烧结定型。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双面高分子耐磨复合板材的制作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S1:放料:在自动流水线的起始端设置有三个卷料进给电机,分别为编织网卷料进给电机、金属板卷料进给电机、编织网卷料进给电机,通过进给电机,实现材料放料的功能;
S2:整形:通过整形装置实现材料叠放整齐,材料平面贴紧,边缘整齐;
S3:烧结:使编织网、金属板、编织网三者在保护气氛条件下进行高温烧结,通过烧结形成一体,烧结参数优选为控制温度在900℃-930℃,700转/分,保护气氛为75%的氢气和25%的氮气的混合气体,压力为0.7mpa-0.8mpa;
S4:冷却:通过冷却炉将加热的板材冷却至常温;
S5:上料:通过高分子耐磨材料进料仓,将高分子耐磨材料均匀铺满两面编织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来黄蓓蕾黄毅方明华周常旺黄凯叶慧叶哈雷卢文通雷训宁吴晓通任锋陈建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东方豹紧固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