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流控3D打印技术的立体超顺滑织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3605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3D打印技术的立体超顺滑织物的制备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不相溶的润滑试剂与高聚物溶液充分混合乳化,使润滑试剂微液滴在高聚物溶液中均匀分散,得到预混合溶液;步骤二、组装微流控组件,并将其出液结构固定在3D打印机的移动轴上,预混合溶液通过微流控组件及3D打印机的控制流入盛有收集液的收集池中,收集液与润滑试剂不互溶,高聚物溶液的溶剂快速挥发固化得到立体超顺滑织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精度高、实验可重复性强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流控3D打印技术的立体超顺滑织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超顺滑织物,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3D打印技术的立体超顺滑织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具有特殊浸润性的表面因其在环境、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受荷叶、水黾、猪笼草等自然生物的启发,一系列致力于开发各种具有特殊浸润性功能表面的研究被提出。其中,液体浸润多孔光滑表面因其对多种液体及液体阵列的稳定、无缺陷的排斥而受到广泛关注。基于这样的优势,液体浸润多孔光滑表面在涉及液滴操作的应用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尽管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如导管引流和生化分析等,现有的针对这种液体浸润多孔光滑表面的研究通常基于平面薄膜或大块固体的表面。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在复杂情况下对液滴的操控能力。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用于复杂尺度下的液滴运输的新材料。微流控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制备多功能材料的方法,尤其在制备微球和微纤维方面取得了很多突出的成果。由于微流控技术可以精确集成并操纵微通道内的小体积流体,因此制备得到的微球和微纤维均具有高度均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流控3D打印技术的立体超顺滑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n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不相溶的润滑试剂与高聚物溶液充分混合乳化,使润滑试剂微液滴在高聚物溶液中均匀分散,得到预混合溶液;/n步骤二、组装微流控组件,并将其出液结构固定在3D打印机的移动轴上,预混合溶液通过微流控组件及3D打印机的控制流入盛有收集液的收集池中,收集液与润滑试剂不互溶,高聚物溶液的溶剂快速挥发固化得到立体超顺滑织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流控3D打印技术的立体超顺滑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不相溶的润滑试剂与高聚物溶液充分混合乳化,使润滑试剂微液滴在高聚物溶液中均匀分散,得到预混合溶液;
步骤二、组装微流控组件,并将其出液结构固定在3D打印机的移动轴上,预混合溶液通过微流控组件及3D打印机的控制流入盛有收集液的收集池中,收集液与润滑试剂不互溶,高聚物溶液的溶剂快速挥发固化得到立体超顺滑织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流控3D打印技术的立体超顺滑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润滑试剂为液体石蜡、氟硅油或矿物油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流控3D打印技术的立体超顺滑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高聚物溶液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流控3D打印技术的立体超顺滑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高聚物为聚氨酯、聚偏氟乙烯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流控3D打印技术的立体超顺滑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远锦张涵王月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