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用模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预制构件
,具体为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用模台。
技术介绍
传统的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模台绝大部分是3.5*9m的钢模台,部分是3.5*12m或者4*12m的钢模台,但是不管那种模台,模台都只是一个构件生产的平台,构件吊运到堆场需要一个繁琐的过程。传统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预制构件从模台上起吊,在生产线端头集中堆放,然后将预制构件一块一块吊运到平板车上,转运到堆场,再一块一块堆放到堆场,装车时,也需要繁琐的挪动构件;第二种是将预制构件从模台上一块一块起吊,在生产线端头集中堆放在堆放架上,但是,每次堆放也需要在构件间费时费力的放置垫块。专利号CN201821925809.5,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用模台,包括包括底部模台和可移动模台,所述可移动模台由若干相互交错排列的支撑方管和分段模台组成,所述可移动模台放置于所述底部模台上,所述底部模台的上表面与所述可移动模台的下表面水平契合,所述底部模台与所述可移动模台的两端均设有限位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装配式预制构件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用模台,包括左模台(1)和右模台(6),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台(1)和右模台(6)前侧设置有高稳定性拆装机构;/n所述高稳定性拆装机构包括第一中模台(2)、第二中模台(3)、第三中模台(4)、第四中模台(5)、螺纹孔(25)、第一固定螺栓(7)、第二固定螺栓(8)、螺母(11)、平衡陀螺仪(18)、第三固定螺栓(19)、万向球(20)和挂环(21);所述左模台(1)右侧贴合有第一中模台(2),所述第一中模台(2)右侧贴合有第二中模台(3),所述第二中模台(3)右侧贴合有第三中模台(4),所述第三中模台(4)右侧贴合有第四中模台(5),所述第四中模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用模台,包括左模台(1)和右模台(6),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台(1)和右模台(6)前侧设置有高稳定性拆装机构;
所述高稳定性拆装机构包括第一中模台(2)、第二中模台(3)、第三中模台(4)、第四中模台(5)、螺纹孔(25)、第一固定螺栓(7)、第二固定螺栓(8)、螺母(11)、平衡陀螺仪(18)、第三固定螺栓(19)、万向球(20)和挂环(21);所述左模台(1)右侧贴合有第一中模台(2),所述第一中模台(2)右侧贴合有第二中模台(3),所述第二中模台(3)右侧贴合有第三中模台(4),所述第三中模台(4)右侧贴合有第四中模台(5),所述第四中模台(5)右侧贴合有右模台(6),所述左模台(1)、第一中模台(2)、第二中模台(3)、第三中模台(4)、第四中模台(5)和右模台(6)内部上下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25),且两个螺纹孔(25)内部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7)和第二固定螺栓(8),所述第一固定螺栓(7)和第二固定螺栓(8)左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母(11),且两个螺母(11)一端分别贴合左模台(1)和右模台(6);
所述左模台(1)和右模台(6)顶部中间均贴合有平衡陀螺仪(18),所述平衡陀螺仪(18)底部左右两侧顶端均贴合有第三固定螺栓(19),且第三固定螺栓(19)底部穿过平衡陀螺仪(18)与左模台(1)和右模台(6)上的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平衡陀螺仪(18)顶部焊接有万向球(20),所述万向球(20)顶部焊接有挂环(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用模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台(1)和右模台(6)前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26),所述第一中模台(2)、第二中模台(3)、第三中模台(4)和第四中模台(5)前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27),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向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锐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