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压磨粒流去毛刺机的通用工装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3487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高压磨粒流去毛刺机的通用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盖板、底座、立柱和软管;盖板和底座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螺纹孔,盖板边缘和底座边缘通过立柱固定连接;软管两端分别装有接头,将软管一端接头记为第一接头,另一端接头记为第二接头;使用时,盖板外侧和底座外侧分别安装一磨料流去毛刺机,零件置于盖板和底座之间,将一软管的第二接头与零件第一开口相连接,其第一接头与底座上的螺纹孔连接;并将另一软管的第二接头与零件第二开口相连接,其第一接头与盖板上的螺纹孔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因重复制造工装带来的工装制造费用,同时提高加工效率及磨料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压磨粒流去毛刺机的通用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夹具类加工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高压磨粒流去毛刺机的通用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高压磨粒流去毛刺机在去除零件内部相贯孔、交叉孔孔口、内部转角毛刺应用中有着明显优势,在航空、航天制造中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目前高压磨粒流去毛刺机装夹装置由底板3、缸体2、接头4及上盖1组成,如图1所示。零件与底板3上的接头4连接形成磨料通道从而起到去毛刺和抛光的效果。采用此种装夹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局限性大。装夹装置依据零件大小及结构不同需要特制底板3及接头4。2、加工效率低。此装夹装置由于底板上的接头4安装及空间局限性,导致一次装夹零件数量在3-5个之间,加工效率低。3、磨料利用率低。此装夹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单向流通,图1磨料只能由下向上流通,要实现双向流通需在夹具的缸体2内部充满磨料,起到去毛刺和抛光的作用,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高压磨粒流去毛刺机的通用工装及其使用方法,避免因重复制造工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压磨粒流去毛刺机的通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5)、底座(6)、立柱(7)和软管(9);/n盖板(5)和底座(6)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螺纹孔(8),盖板(5)边缘和底座(6)边缘通过立柱(7)固定连接;/n软管(9)两端分别装有接头,将软管(9)一端接头记为第一接头(10),另一端接头记为第二接头(11);使用时,盖板(5)外侧和底座(6)外侧分别安装一磨料流去毛刺机,零件置于盖板(5)和底座(6)之间,将一软管(9)的第二接头(11)与零件第一开口相连接,其第一接头(10)与底座(6)上的螺纹孔(8)连接;并将另一软管(9)的第二接头(11)与零件第二开口相连接,其第一接头(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压磨粒流去毛刺机的通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5)、底座(6)、立柱(7)和软管(9);
盖板(5)和底座(6)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螺纹孔(8),盖板(5)边缘和底座(6)边缘通过立柱(7)固定连接;
软管(9)两端分别装有接头,将软管(9)一端接头记为第一接头(10),另一端接头记为第二接头(11);使用时,盖板(5)外侧和底座(6)外侧分别安装一磨料流去毛刺机,零件置于盖板(5)和底座(6)之间,将一软管(9)的第二接头(11)与零件第一开口相连接,其第一接头(10)与底座(6)上的螺纹孔(8)连接;并将另一软管(9)的第二接头(11)与零件第二开口相连接,其第一接头(10)与盖板(5)上的螺纹孔(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磨粒流去毛刺机的通用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堵头(13),用于将盖板(5)和底座(6)上不使用的螺纹孔(8)堵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磨粒流去毛刺机的通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堵头(13)带有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磨粒流去毛刺机的通用工装,其特征在于,软管(9)为金属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磨粒流去毛刺机的通用工装,其特征在于,盖板(5)上的多个螺纹孔(8)分成若干组设置,每组螺纹孔中各螺纹孔(8)的轴线分布在同一圆周上;底座上螺纹孔(8)的设置方式与盖板(5)上螺纹孔(8)的设置方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高压磨粒流去毛刺机的通用工装,其特征在于,盖板(5)上的螺纹孔(8)与底座上的螺纹孔(8)一一对应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战海韩新艳朱阳段瑞斐杨飞飞刘点席丽娜张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