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护理用多功能喷雾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47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护理用多功能喷雾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顶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按压结构,且瓶体的底端开有插孔,插孔内壁滑动连接有浮动过滤斗,所述按压结构的底部内壁轴心处设置有药物雾化斗,所述浮动过滤斗的底端外壁套接有气管,且气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转接气表,所述瓶体的一侧外壁熔接有握把,且瓶体的另一侧外壁熔接有支管,所述支管的内壁卡接有雾化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斗式可上下移动过滤和加湿结构,呼吸急促时反复套动,加快气流速率,两种鼻架配合按压式药物雾化结构,将药物从液体到液滴再到雾滴,挤压进入瓶体内和气流一同进入出雾管,出雾管内部设置有防液化管,提高药物气流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护理用多功能喷雾瓶
本技术涉及临床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临床护理用多功能喷雾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喷雾瓶由瓶体和喷雾装置组成,喷雾装置位于瓶体上部,喷雾装置带有伸入瓶体内的吸管,按压喷雾装置的按头时,喷雾装置从瓶体内吸取配备好的药液后经喷嘴雾化后向外喷出。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65414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喷雾瓶,包括瓶体和喷雾器,其特征在于瓶体下方设有桶形瓶座,瓶体与瓶座间围成一个储物腔,瓶座与瓶体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医用喷雾瓶,其特征在于,瓶体与瓶座间为螺纹连接。上述专利中的喷雾瓶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喷雾瓶多用于在氧气吸入过程中,保证呼吸的湿度和速率,但是喷雾瓶中未有填入鼻吸用药的结构,人工进行鼻吸药物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临床护理用多功能喷雾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护理用多功能喷雾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顶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按压结构,且瓶体的底端开有插孔,插孔内壁滑动连接有浮动过滤斗,所述按压结构的底部内壁轴心处设置有药物雾化斗,所述浮动过滤斗的底端外壁套接有气管,且气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转接气表,所述瓶体的一侧外壁熔接有握把,且瓶体的另一侧外壁熔接有支管,所述支管的内壁卡接有雾化塞,所述支管的外壁套接有密封管套,且密封管套的外壁插接有出雾管,所述出雾管的另一端通过卡箍连接有鼻架或面罩斗,且鼻架为Y型结构。优选的,所述药物雾化斗的底部内壁熔接有等距离分布的三至五个挤压雾化板,且药物雾化斗卡接在按压结构的底部内壁上。优选的,所述按压结构包括按压斗、闭合斗和按压气泵,且按压气泵的两端分别卡接在按压斗和闭合斗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闭合斗的底端外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端和按压气泵的出气端相贯通。优选的,所述闭合斗的一侧外壁开有通孔,且通孔内壁卡接有换气塞。优选的,所述按压斗的顶部内壁开有凹槽,且凹槽的一侧内壁通过铰链固定有密封板。优选的,所述出雾管包括防液化管和耐拉管,且耐拉管套接在防液化管的外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喷雾瓶在使用时,通过斗式可上下移动的过滤和加湿结构,在病人呼吸急促时,进行反复套动,加快气流速率,缓解病人的呼吸情况,同时设置有两种鼻架,一种是入塞式,一种是面罩式,使用不同的状况,提高气流的使用率;2.本喷雾瓶的顶部设置有按压式的药物雾化结构,将药物从液体到液滴再到雾滴,通过内部的按压气泵挤压进入瓶体内,和气流一同进入出雾管内,出雾管内部设置有防液化管,提高药物气流的利用率,减少人工进行鼻吸用药的繁杂。综上所述,通过斗式可上下移动过滤和加湿结构,呼吸急促时反复套动,加快气流速率,两种鼻架,一种是入塞式,一种是面罩式,配合按压式药物雾化结构,将药物从液体到液滴再到雾滴,通过内部的按压气泵挤压进入瓶体内,和气流一同进入出雾管内,出雾管内部设置有防液化管,提高药物气流的利用率,减少人工进行鼻吸用药的繁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临床护理用多功能喷雾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临床护理用多功能喷雾瓶的面罩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临床护理用多功能喷雾瓶的按压结构示意图。图中:1瓶体、2握把、3药物雾化斗、4按压结构、5雾化塞、6密封管套、7出雾管、8鼻架、9浮动过滤斗、10气管、11转接气表、12面罩斗、13防液化管、14耐拉管、15挤压雾化板、16换气塞、17密封板、18按压斗、19按压气泵、20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临床护理用多功能喷雾瓶,包括瓶体1,瓶体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按压结构4,且瓶体1的底端开有插孔,插孔内壁滑动连接有浮动过滤斗9,按压结构4的底部内壁轴心处设置有药物雾化斗3,浮动过滤斗9的底端外壁套接有气管10,且气管10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转接气表11,瓶体1的一侧外壁熔接有握把2,且瓶体1的另一侧外壁熔接有支管,支管的内壁卡接有雾化塞5,支管的外壁套接有密封管套6,且密封管套6的外壁插接有出雾管7,出雾管7的另一端通过卡箍连接有鼻架8或面罩斗12,且鼻架8为Y型结构,药物雾化斗3的底部内壁熔接有等距离分布的三至五个挤压雾化板15,且药物雾化斗3卡接在按压结构4的底部内壁上,按压结构4包括按压斗18、闭合斗和按压气泵19,且按压气泵19的两端分别卡接在按压斗18和闭合斗的内壁上,闭合斗的底端外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板20,且支撑板20的顶端和按压气泵19的出气端相贯通,闭合斗的一侧外壁开有通孔,且通孔内壁卡接有换气塞16,按压斗18的顶部内壁开有凹槽,且凹槽的一侧内壁通过铰链固定有密封板17,出雾管7包括防液化管13和耐拉管14,且耐拉管14套接在防液化管13的外壁上。工作原理:本喷雾瓶在使用时,将瓶体1内灌注有不超过支高度的蒸馏水,然后将转接气表11连接至气瓶上,密封管套6套接在支管外壁上,根据病人状态使用鼻架8和面罩斗12,将鼻吸药物注射至药物雾化斗3内,将药物经过挤压雾化板15和按压气泵19的作用下,将药物进行从液体到液滴再到雾滴的变化,和气流一同进入支管到出雾管7内,再被病人吸取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护理用多功能喷雾瓶,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按压结构(4),且瓶体(1)的底端开有插孔,插孔内壁滑动连接有浮动过滤斗(9),所述按压结构(4)的底部内壁轴心处设置有药物雾化斗(3),所述浮动过滤斗(9)的底端外壁套接有气管(10),且气管(10)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转接气表(11),所述瓶体(1)的一侧外壁熔接有握把(2),且瓶体(1)的另一侧外壁熔接有支管,所述支管的内壁卡接有雾化塞(5),所述支管的外壁套接有密封管套(6),且密封管套(6)的外壁插接有出雾管(7),所述出雾管(7)的另一端通过卡箍连接有鼻架(8)或面罩斗(12),且鼻架(8)为Y型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护理用多功能喷雾瓶,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按压结构(4),且瓶体(1)的底端开有插孔,插孔内壁滑动连接有浮动过滤斗(9),所述按压结构(4)的底部内壁轴心处设置有药物雾化斗(3),所述浮动过滤斗(9)的底端外壁套接有气管(10),且气管(10)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转接气表(11),所述瓶体(1)的一侧外壁熔接有握把(2),且瓶体(1)的另一侧外壁熔接有支管,所述支管的内壁卡接有雾化塞(5),所述支管的外壁套接有密封管套(6),且密封管套(6)的外壁插接有出雾管(7),所述出雾管(7)的另一端通过卡箍连接有鼻架(8)或面罩斗(12),且鼻架(8)为Y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护理用多功能喷雾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雾化斗(3)的底部内壁熔接有等距离分布的三至五个挤压雾化板(15),且药物雾化斗(3)卡接在按压结构(4)的底部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俞霏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