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化器水盒及呼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24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呼吸机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湿化器水盒及呼吸机,湿化器水盒包括水盒本体和设于水盒本体内的防倒灌管,水盒本体具有内腔和与内腔连通的进风口,内腔具有第一内侧壁,进风口设于第一内侧壁上,防倒灌管的一端与第一内侧壁连接,防倒灌管内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的一端与进风口连通,第二流道从第一流道的另一端弯折朝远离第一内侧壁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防倒灌管内第二流道从第一流道的端部弯折朝远离第一内侧壁的方向延伸,防倒灌管内流道为弯折设置,对流经防倒灌管内的气流起到整流的作用,以此优化流经此处气流所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化器水盒及呼吸机
本技术涉及呼吸机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湿化器水盒及呼吸机。
技术介绍
单独使用呼吸机治疗呼吸类疾病时,由于呼吸机输出气体干燥,患者会感到鼻腔和咽喉干燥。在呼吸机内设置一个湿化器水盒可以有效地增加呼吸机吹出气体的湿度从而改善鼻腔和咽喉干燥,防止上述问题。湿化器水盒都是与呼吸机上的主机相连接,由主机内的离心风机供风,为了避免湿化器水盒内的水倒灌入离心风机内,在湿化器水盒内安装有防倒灌管,但是,现有技术中,防倒灌管都为直管,没有考虑整流效果,使得噪音及整流在湿化器水盒这个环节没有得到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化器水盒及呼吸机,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倒灌管都为直管,没有考虑整流效果,使得噪音及整流在湿化器水盒这个环节没有得到优化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湿化器水盒,包括水盒本体和设于所述水盒本体内的防倒灌管,所述水盒本体具有内腔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内腔具有第一内侧壁,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内侧壁上,所述防倒灌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侧壁连接,所述防倒灌管内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从所述第一流道的另一端弯折朝远离所述第一内侧壁的方向延伸。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流道在所述第一内侧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进风口在所述第一内侧壁上的正投影互不重叠;且/或,所述第一流道以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趋势从所述进风口延伸至所述第二流道。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流道沿与所述第一内侧壁平行的方向从所述进风口延伸至所述第二流道,且/或,所述第二流道沿与所述第一内侧壁垂直的方向从所述第一流道朝远离所述第一内侧壁的方向延伸。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腔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内侧壁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内侧壁,所述第二流道之远离所述第一内侧壁的端部到所述第一内侧壁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第二内侧壁之间距离的一半。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腔还具有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三内侧壁和第四内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所述第三内侧壁、所述第二内侧壁、所述第四内侧壁依次连接形成一个环状结构,所述第二流道之远离所述第一内侧壁的端部到所述第三内侧壁的距离和到所述第四内侧壁的距离相等。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防倒灌管的一端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与所述水盒本体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防倒灌管具有与所述第一内侧壁配合的配合面,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配合面中的一者上凸设有环形凸筋、另一者上凹设有与所述环形凸筋卡插配合的环形卡槽。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防倒灌管包括罩状部和管状部,所述罩状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内侧壁连接,所述管状部从所述罩状部之背对所述第一内侧壁的侧部朝远离所述第一内侧壁的方向延伸凸设,所述第一流道为设于所述罩状部之朝向所述第一内侧壁的一侧的凹腔,所述第二流道为贯穿所述管状部设置的中空内孔。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管状部为直管。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呼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整流装置和如上述所述的湿化器水盒,所述整流装置设于所述主机和所述湿化器水盒之间,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整流装置连通。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中防倒灌管内第二流道从第一流道的端部弯折朝远离第一内侧壁的方向延伸,防倒灌管内流道为弯折设置,对流经防倒灌管内的气流起到整流的作用,以此优化流经此处气流所产生的噪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湿化器水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湿化器水盒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倒灌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倒灌管和底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湿化器水盒的右侧视图;图7是图6中A-A处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湿化器水盒、整流装置和主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1、湿化器水盒;10、水盒本体;11、内腔;12、底盒;121、进风口;122、第一内侧壁;123、第二内侧壁;124、第三内侧壁;125、第四内侧壁;126、底部壁体;127、环形凸筋;13、顶盖;131、开口;20、防倒灌管;21、罩状部;211、第一流道;212、配合面;213、环形卡槽;22、管状部;221、第二流道;30、主机;40、整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至图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湿化器水盒1,湿化器水盒1包括水盒本体10和设于水盒本体10内的防倒灌管20,水盒本体10具有用于储存水的内腔11和与内腔11连通的进风口121,内腔11具有第一内侧壁122、第二内侧壁123、第三内侧壁124、第四内侧壁125以及底部壁体126,其中,第一内侧壁122和第二内侧壁123间隔相对设置,第三内侧壁124和第四内侧壁125间隔相对设置,第一内侧壁122、第三内侧壁124、第二内侧壁123和第四内侧壁125依次连接形成一个环状结构,底部壁体126位于环状结构的底部,进风口121贯穿设于第一内侧壁122上,防倒灌管20的一端与第一内侧壁122连接,防倒灌管20的另一端朝远离第一内侧壁122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二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化器水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盒本体和设于所述水盒本体内的防倒灌管,所述水盒本体具有内腔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内腔具有第一内侧壁,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内侧壁上,所述防倒灌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侧壁连接,所述防倒灌管内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从所述第一流道的另一端弯折朝远离所述第一内侧壁的方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化器水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盒本体和设于所述水盒本体内的防倒灌管,所述水盒本体具有内腔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内腔具有第一内侧壁,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内侧壁上,所述防倒灌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侧壁连接,所述防倒灌管内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从所述第一流道的另一端弯折朝远离所述第一内侧壁的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化器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在所述第一内侧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进风口在所述第一内侧壁上的正投影互不重叠;且/或,
所述第一流道以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趋势从所述进风口延伸至所述第二流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化器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沿与所述第一内侧壁平行的方向从所述进风口延伸至所述第二流道,且/或,
所述第二流道沿与所述第一内侧壁垂直的方向从所述第一流道朝远离所述第一内侧壁的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化器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内侧壁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内侧壁,所述第二流道之远离所述第一内侧壁的端部到所述第一内侧壁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第二内侧壁之间距离的一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化器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还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世密夏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雅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