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置式制氧机湿化瓶结构,包括机壳和湿化瓶,所述湿化瓶包括瓶体、瓶盖和气泡管,所述瓶盖与瓶体上端密封连接,所述瓶盖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气泡管位于所述湿化瓶内部且一端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外侧设有密封圈,所述机壳设有接口,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插入对应的所述接口且通过密封圈密封。将湿化瓶上的出入口与机壳的接口采用插接的方式,可以快速实现安装与拆卸,相比于传统的利用硅胶管的方式,更为简便,同时在清洗时,由于湿化瓶的出入口和气泡管都是集成在瓶盖上的,瓶盖与瓶体之间密封装配连接,因此在清洗时只需要将瓶盖拆下即可实现清洗,而且采用密封圈密封,密封性更好,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式制氧机湿化瓶结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用于分子筛制氧机,具体是一种内置式制氧机湿化瓶结构。
技术介绍
制氧机主要由过滤器、无油压缩机、电磁阀、分子筛床、氧气罐、湿化瓶组成,制氧机采用分子筛的吸附性能,以无油压缩机为动力,将输入的空气进行压缩产生高压气体,再利用空气中各气体成分的分子大小不同,让高压气体通过特定气体分子筛将空气中的氮气分子被吸附,而氧气分子可以通过的方法,最终从空气中分离出高浓度的氧气。制氧机的输出氧气在干燥环境中使用需要通过湿化瓶给氧气增加一定的湿度,传统的湿化瓶是通过硅胶管连接安装在制氧机机壳外面,在清洗湿化瓶盖时需要拆卸外接硅胶管后才能对湿化瓶全面清洗,再次安装硅胶管还容易造成漏气现象,而且将湿化瓶通过硅胶管挂装在制氧机的机壳上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传统的制氧机湿化瓶重复安装容易漏气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置式制氧机湿化瓶结构,包括机壳和湿化瓶,所述湿化瓶包括瓶体、瓶盖和气泡管,所述瓶盖与瓶体上端密封连接,所述瓶盖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气泡管位于所述湿化瓶内部且一端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外侧设有密封圈,所述机壳设有接口,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插入对应的所述接口且通过密封圈密封。将湿化瓶上的出入口与机壳的接口采用插接的方式,可以快速实现安装与拆卸,相比于传统的利用硅胶管的方式,更为简便,同时在清洗时,由于湿化瓶的出入口和气泡管都是集成在瓶盖上的,瓶盖与瓶体之间密封装配连接,因此在清洗时只需要将瓶盖拆下即可实现清洗,而且采用密封圈密封,密封性更好,寿命更长。由于湿化瓶安装在壳体外侧,容易受到外力而损坏,也不美观,所以进一步的改进解决这一问题,具体的,所述机壳外侧设有凹台,所述接口设于所述凹台上,所述湿化瓶位于所述凹台内部。湿化瓶完全隐藏在凹台内部,外力很难作用到湿化瓶上,不仅保护了湿化瓶,还使整个制氧机变得非常美观。由于湿化瓶安装在凹台内,空间小,比较昏暗,很难查看湿化瓶中湿化水的水量,所以进一步的改进解决这一问题,具体的,所述内置式制氧机湿化瓶结构还包括湿化指示灯,所述湿化指示灯安装于所述凹台下端,且位于所述湿化瓶正下方,湿化指示灯点亮后,凹台不再昏暗,而且由于湿化水位于湿化瓶底部,所以湿化指示灯安装在湿化瓶的正下方,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湿化瓶内的湿化水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湿化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湿化瓶的剖视图;图中:1、机壳;2、湿化瓶;3、湿化指示灯;10、凹台;11、接口;21、瓶体;22、瓶盖;23、气泡管;221、入口;222、出口;223、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内置式制氧机湿化瓶结构,包括机壳1、湿化瓶2和湿化指示灯3,所述机壳1外侧设有凹台10,所述凹台10上端设有两个接口11,所述凹台10左右两侧设有圆弧槽,在插拔湿化瓶2时空出手指操作的空间,所述接口11下方还设有一个半圆凹台,所述凹台10下端装有所述湿化指示灯3,所述湿化指示灯3位于湿化瓶2正下方,湿化指示灯3点亮后,凹台10不再昏暗,而且由于湿化水位于湿化瓶2底部,所以湿化指示灯3安装在湿化瓶2的正下方,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湿化瓶2内的湿化水量;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湿化瓶2包括瓶体21、瓶盖22和气泡管23,所述瓶盖22与瓶体21上端密封连接,所述瓶盖22上端设有扇形凸台,扇形凸台的直边端设有入口221和出口222,出入口前端设置成锥形,方便插入接口11,出入口后端外侧设有密封圈223,密封圈223为O型圈,出入口插入接口11时,O型圈起到密封作用,湿化瓶2安装好后,出入口正下方的瓶体刚好位于半圆凹台内;湿化瓶2内部有一根L形连接管,L形连接管的水平端与入口221连通,L形连接管的另一端竖直向下且塞入所述气泡管23的上端管口通过静摩擦力固定连接,气泡管23的另一端装有过滤材料且靠近湿化瓶2的瓶底,氧气从入口进入,顺着气泡管23,经过过滤后,流到瓶底,然后顺着瓶体,从出口222流出,如果气泡管23的另一端离瓶底比较远,那么氧气经过过滤后,直接从出口222流出,气泡管23的过滤端与瓶底的一段空间就会浪费。将湿化瓶2上的出入口与机壳1的接口11采用插接的方式,可以快速实现安装与拆卸,相比于传统的利用硅胶管的方式,更为简便,同时在清洗时,由于湿化瓶2的出入口和气泡管23都是集成在瓶盖22上的,瓶盖22与瓶体21之间密封装配连接,因此在清洗时只需要将瓶盖23拆下即可实现清洗,而且采用密封圈223密封,密封性更好,寿命更长。安装完成后,湿化瓶2完全隐藏在凹台10内部,外力很难作用到湿化瓶2上,不仅保护了湿化瓶,还使整个制氧机变得非常美观。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式制氧机湿化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和湿化瓶(2),所述湿化瓶(2)包括瓶体(21)、瓶盖(22)和气泡管(23),所述瓶盖(22)与瓶体(21)上端密封连接,所述瓶盖(22)设有入口(221)和出口(222),所述气泡管(23)位于所述湿化瓶(2)内部且一端与所述入口(221)连通,所述入口(221)和所述出口(222)外侧设有密封圈(223),所述机壳(1)设有接口(11),所述入口(221)和所述出口(222)插入对应的所述接口(11)且通过密封圈(223)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制氧机湿化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和湿化瓶(2),所述湿化瓶(2)包括瓶体(21)、瓶盖(22)和气泡管(23),所述瓶盖(22)与瓶体(21)上端密封连接,所述瓶盖(22)设有入口(221)和出口(222),所述气泡管(23)位于所述湿化瓶(2)内部且一端与所述入口(221)连通,所述入口(221)和所述出口(222)外侧设有密封圈(223),所述机壳(1)设有接口(11),所述入口(221)和所述出口(2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科迈常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