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46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雾化接头,包括,雾化杯和输氧弹性软管,所述雾化杯上设置通气接头,所述通气接头的外部设置单个或多个锥形凸起,所述通气接头插入输氧弹性软管内时,该输氧弹性软管内部受到锥形凸起挤压,输氧弹性软管前段收缩,完全包裹固定在通气接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构造简单、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连接可靠,通气接头采用单个或多个锥形凸起,既方便弹性软管插入通气接头,且插入后由于输氧弹性软管前段收缩,可完全包裹在雾化杯通气接头上,又能使得通气接头和弹性软管连接牢靠,配合紧密,避免病人在进行雾化治疗时会出现雾化杯通气接头与软管接头崩管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接头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雾化接头。
技术介绍
传统雾化杯通气接头与软管接头均为过盈配合达到紧配合效果,在病人在进行雾化治疗时会出现雾化杯通气接头与软管接头崩管现象,影响病人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雾化接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雾化接头,包括雾化杯和输氧弹性软管,所述雾化杯上设置通气接头,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通气接头的外部设置单个或多个锥形凸起,所述通气接头插入输氧弹性软管内时,该输氧弹性软管内部受到锥形凸起挤压,输氧弹性软管前段收缩,完全包裹固定在通气接头上。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凸起与通气接头的前端面齐平。进一步的,所述输氧弹性软管的前端开设锥形孔。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构造简单、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连接可靠,通气接头采用单个或多个锥形凸起,既方便弹性软管插入通气接头,且插入后由于输氧弹性软管前段收缩,可完全包裹在雾化杯通气接头上,又能使得通气接头和弹性软管连接牢靠,配合紧密,避免病人在进行雾化治疗时会出现雾化杯通气接头与软管接头崩管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雾化杯、2输氧弹性软管、3通气接头、4锥形凸起、5锥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看图1,一种雾化接头,包括雾化杯1和输氧弹性软管2,雾化杯1上设置通气接头3,通气接头3的外部设置单个或多个锥形凸起4,通气接头3插入输氧弹性软管2内时,该输氧弹性软管2内部受到锥形凸起4挤压,输氧弹性软管2前段收缩,完全包裹固定在通气接头3上。本实施例中,锥形凸起4与通气接头3的前端面齐平,确保通气接头3插入输氧弹性软管2后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中,输氧弹性软管2的前端开设锥形孔5,使得通气接头3插入输氧弹性软管2更加的顺畅。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接头,包括雾化杯和输氧弹性软管,所述雾化杯上设置通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接头的外部设置单个或多个锥形凸起,所述通气接头插入输氧弹性软管内时,该输氧弹性软管内部受到锥形凸起挤压,输氧弹性软管前段收缩,完全包裹固定在通气接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接头,包括雾化杯和输氧弹性软管,所述雾化杯上设置通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接头的外部设置单个或多个锥形凸起,所述通气接头插入输氧弹性软管内时,该输氧弹性软管内部受到锥形凸起挤压,输氧弹性软管前段收缩,完全包裹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纳凯尔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