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自成专利>正文

一种内科用介入治疗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4582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科用介入治疗针,属于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包括针头、内部设有活塞和推杆的针筒,所述针筒的外部设有一端敞口设置的环形辅助架,所述环形辅助架的内侧壁上沿针筒长度上方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道,每个所述滑道的两端均开设有与其连通且对相对侧支撑板的两端进行限位的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手动将辅助架稳定在患者的刺入处,其次通过支撑板与辅助架之间的滑动,将伸出长度调节好的针头通过通孔刺入患者的皮肤内,以此来完成对皮肤的刺入工作,该注射方式简单且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同时降低了患者在打针时由于乱动对针头刺入的深度以及刺入处皮肤损伤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科用介入治疗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内科用介入治疗针。
技术介绍
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由于现已有内科用的治疗针,多数的需要患者处于平稳的状态下才能进行药剂的注射工作,从而导致年龄小或者容易产生应激反应的患者在打针时由于产生较大的身体波动,而对医护人员手中的注射针针头刺入的深度造成影响,故而,迫切的需要研制一种内科用介入治疗针。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科用介入治疗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已有内科用的治疗针,多数的需要患者处于平稳的状态下才能进行药剂的注射工作,从而导致年龄小或者容易产生应激反应的患者在打针时由于产生较大的身体波动,而对医护人员手中的注射针针头刺入的深度造成影响,而对治疗针的刺入工作带来不便的问题。2.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科用介入治疗针,包括针头(2)、内部设有活塞和推杆的针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的外部设有一端敞口设置的环形辅助架(3),且环形辅助架(3)的内部设有与其敞口端连通并用于容纳针筒(1)的容腔,所述环形辅助架(3)的内侧壁上沿针筒(1)长度上方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道(4),且每个滑道(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截面呈L型结构的支撑板(5),每个所述滑道(4)的两端均开设有与其连通且对相对侧支撑板(5)的两端进行限位的限位槽(14),所述辅助架(3)的两相对侧面上均开设有与相对侧滑道(4)连通且对齐的滑槽(6),两个所述滑槽(6)外端口上均设有用于测量的刻度线,所述辅助架(3)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科用介入治疗针,包括针头(2)、内部设有活塞和推杆的针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的外部设有一端敞口设置的环形辅助架(3),且环形辅助架(3)的内部设有与其敞口端连通并用于容纳针筒(1)的容腔,所述环形辅助架(3)的内侧壁上沿针筒(1)长度上方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道(4),且每个滑道(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截面呈L型结构的支撑板(5),每个所述滑道(4)的两端均开设有与其连通且对相对侧支撑板(5)的两端进行限位的限位槽(14),所述辅助架(3)的两相对侧面上均开设有与相对侧滑道(4)连通且对齐的滑槽(6),两个所述滑槽(6)外端口上均设有用于测量的刻度线,所述辅助架(3)的两侧均设有垂直穿过相应侧滑槽(6)且与相应侧支撑板(5)竖直部位螺纹连接的螺纹扭杆(7),且两个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自成
申请(专利权)人:张自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