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年人用输液报警器
本技术属于医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老年人用输液报警器。
技术介绍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途径之一。目前常用的输液管结构简单,不具有监测报警功能,在输液治疗时,需由患者及家属或护士巡回观察输液管路中的液体情况,以便在输液袋中的药物输注结束时,及时更换输液或拨除输液管路,避免输液管路回血或误将空气输入到血管内。但因患者及家属粗心或疲劳,或护士工作繁忙未能及时巡视,有时不能及时发现药液输注结束,造成输液管内回血或空气输入血管,产生不良后果。在老年康复科中住着的均是老年人,老年康复科内的护士的护理任务非常繁重,在给老年人输液时护士需要经常前往观察输液进度,由于老年人大多视力不好,所以只能由护理人员来观察输液进度,以防血液回流等安全隐患的发生。输液报警器是根据输液反复换药的规律,主要为盲人、重症监护、孤寡老人、行动不便、长期输液或卧床的病人设计,是一种监测输液和滴空提示电子装置。由单片机、感应夹、手控开关、蜂鸣器组成,部分装置可显示点滴速度和加热功能。也可连接在重症监护感应系统,提高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老年人用输液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该老年人用输液报警器,包括警报器壳体(1),内凹滑槽(2),固定挡块(3),卡盒(4),分隔板(5),可滑动的输液管限位杆结构(6),输液管截流限位阀门结构(7),方便锁紧的便携拉带结构(8),滑槽孔(9),固定插孔(10),USB充电孔(11),单片机(12),触摸显示器(13),输液管主体(14),蓄电池(15),防护盖板(16),蜂鸣报警器(17),卡扣块(18),开盖握柄(19),观察片(20)和警示灯(21),所述的内凹滑槽(2)开设在警报器壳体(1)的内部上侧位置;所述的固定挡块(3)胶接在警报器壳体(1)的正表面右侧位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年人用输液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该老年人用输液报警器,包括警报器壳体(1),内凹滑槽(2),固定挡块(3),卡盒(4),分隔板(5),可滑动的输液管限位杆结构(6),输液管截流限位阀门结构(7),方便锁紧的便携拉带结构(8),滑槽孔(9),固定插孔(10),USB充电孔(11),单片机(12),触摸显示器(13),输液管主体(14),蓄电池(15),防护盖板(16),蜂鸣报警器(17),卡扣块(18),开盖握柄(19),观察片(20)和警示灯(21),所述的内凹滑槽(2)开设在警报器壳体(1)的内部上侧位置;所述的固定挡块(3)胶接在警报器壳体(1)的正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分隔板(5)纵向胶接在警报器壳体(1)的正表面右侧位置并位于固定挡块(3)的左侧;所述的可滑动的输液管限位杆结构(6)设置在滑槽孔(9)内;所述的输液管截流限位阀门结构(7)安装在警报器壳体(1)的内部右下侧;所述的方便锁紧的便携拉带结构(8)安装在内凹滑槽(2)内;所述的滑槽孔(9)开设在警报器壳体(1)的内壁下侧位置;所述的固定插孔(10)设置在滑槽孔(9)内并开设在警报器壳体(1)内;所述的USB充电孔(11)开设在警报器壳体(1)的下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单片机(12)镶嵌在警报器壳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触摸显示器(13)螺钉连接在警报器壳体(1)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输液管主体(14)卡接在固定挡块(3)的内侧;所述的蓄电池(15)镶嵌在警报器壳体(1)的内部左下侧;所述的防护盖板(16)铰链合页连接在警报器壳体(1)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卡盒(4)胶接在警报器壳体(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蜂鸣报警器(17)螺钉连接在防护盖板(16)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卡扣块(18)胶接在防护盖板(16)的内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开盖握柄(19)螺钉连接在防护盖板(16)的外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观察片(20)镶嵌在防护盖板(16)的内部上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警示灯(21)镶嵌在防护盖板(16)的内壁左上侧;所述的可滑动的输液管限位杆结构(6)包括上部滑板(61),限位压杆(62),流体感应器(63),T型滑杆(64),卡凸环(65)和固定插杆(66),所述的限位压杆(62)胶接在上部滑板(6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流体感应器(63)螺钉连接在限位压杆(62)的下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T型滑杆(64)一端胶接在上部滑板(61)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另一端胶接在固定插杆(66)的上表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萍,谢玉琳,申永祥,蒋晓蓉,陈颖超,魏茜,
申请(专利权)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