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45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报警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控制装置、报警装置、流速控制装置和恒温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上设置有AT89S52单片机,所述恒温装置包括PTC热敏电阻和数字温度计,由AT89S52单片机控制继电器对PTC热敏电阻进行启停控制,报警装置包括激光发射二极管和光电接收二极管,激光发射二极管和光电接收二极管与报警电路和滴速控制电路均连接,数字温度计设置在控制装置上,PTC热敏电阻和数字温度计均与AT89S52单片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输液报警装置,能够实现自动报警、自动滴速控制和温度控制,自动化和人性化的设计,使得医院的护士的效率更高,病人的体验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报警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输液(infusionsolution)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1.电解质输液用以补充体内水分、电解质,纠正体内酸碱平衡等。如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等。2.营养输液用于不能口服吸收营养的患者。营养输液有糖类输液、氨基酸输液、脂肪乳输液等。糖类输液中最常用的为葡萄糖注射液。3.胶体输液用于调节体内渗透压。胶体输液有多糖类、明胶类、高分子聚合物类等,如右旋糖酐、淀粉衍生物、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中所使用的静脉输液器,大都采用悬挂方式,即依靠重力原理进行输液,并且整个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不定时地进行巡视,浪费了人力资源。在医疗高峰期,还会出现输液结束,而医护人员没有及时发现未进行处理的情况,这种状况会造成不同程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1)、报警装置(2)、流速控制装置(3)和恒温装置(4),所述控制装置(1)上设置有AT89S52单片机(5),所述恒温装置(4)包括PTC热敏电阻(6)和数字温度计(7),由AT89S52单片机(5)控制继电器对PTC热敏电阻(6)进行启停控制,报警装置(2)包括激光发射二极管(8)和光电接收二极管(9),激光发射二极管(8)和光电接收二极管(9)与报警电路和滴速控制电路均连接,流速控制装置(3)包括夹套(10),夹套(10)内设置有卡槽(11),夹套(10)上设置有减速电机(12),减速电机(12)上设置有转轴(13),转轴(13)内设置有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1)、报警装置(2)、流速控制装置(3)和恒温装置(4),所述控制装置(1)上设置有AT89S52单片机(5),所述恒温装置(4)包括PTC热敏电阻(6)和数字温度计(7),由AT89S52单片机(5)控制继电器对PTC热敏电阻(6)进行启停控制,报警装置(2)包括激光发射二极管(8)和光电接收二极管(9),激光发射二极管(8)和光电接收二极管(9)与报警电路和滴速控制电路均连接,流速控制装置(3)包括夹套(10),夹套(10)内设置有卡槽(11),夹套(10)上设置有减速电机(12),减速电机(12)上设置有转轴(13),转轴(13)内设置有内螺纹凹槽(14),内螺纹凹槽(14)与螺纹推杆(15)连接,螺纹推杆(15)穿过夹套(10)与卡槽(11)连通,滴速控制电路控制减速电机(12)启停,报警电路和滴速控制电路与AT89S52单片机(5)连接,数字温度计(7)设置在控制装置(1)上,PTC热敏电阻(6)和数字温度计(7)均与AT89S52单片机(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T89S52单片机(5)上设置有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32位I/O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个数据指针、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1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和时钟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二极管(8)的最大输出功率<lmW、射束发散性为0.5-5mrad、正向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霞王芸刘梦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