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流速稳定的输血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45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血管,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流速稳定的输血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流速稳定的输血管。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流速稳定的输血管,包括穗形缓冲机构,毛细螺旋加热机构,硅胶防震垫,电池舱,浮珠稳液机构,第一固定带,固紧锁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首先在穗形缓冲机构内实现第一步的输血减速,防止血液的断续输入,同时毛细螺旋加热机构将血液加热,使血液处于流动状态不至凝固,再通过浮珠稳液机构稳定血液的流速,进行缩短加热装置,提高有效加热长度,可用于紧急救援,对输血过程中实现血液稳定流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流速稳定的输血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血管,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流速稳定的输血管。
技术介绍
输液或输血时,通常是通过静脉滴注向人体内输入大剂量注射液或血液,注射液或血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者塑料制成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和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注射液或血液稳定持续地由静脉输入人体,具有补充人体的水分、电解质,调节人体内渗透压等作用,同时也适用于不能进行口服营养的患者,因此输液或输血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106512152A针对已有的输液或输血管路的加热的问题,公开了一种用于输液或输血管路的加热装置,其通过具有柔性的发热带卷绕在管路的外周的方式,克服了输液或输血管路的加热的问题,但由于加热装置过长,从而会导致不同长度下加热量不同,血液易糊的问题。中国专利CN206366067U针对已有的血液细胞的破裂及影响液面的观察的问题,公开了一种输血管,其通过管内设有缓冲挡板,缓冲挡板的下端面与出液口的距离大于滴管的三分之二长度的方式,克服了血液细胞的破裂及影响液面的观察的问题,但由于缓冲无法有效的解决流速不稳定的问题,从而会导致由不稳定的输血速率导致针口处血管易破裂,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中国专利CN204563116U针对已有的传统不带过滤功能的输血管输血造成的毛细血管阻塞的问题,公开了一种输血管,其通过边过滤边输血,而且在输液完成时能自动停止输液的方式,克服了传统不带过滤功能的输血管输血造成的毛细血管阻塞的问题,但由于在输血过程中存在高度差,导致两侧输液压力不同,从而会导致在接近输血针处反而速度升高,造成血管盘肿胀的问题。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便携式的,缩短加热装置,提高有效加热长度,可用于紧急救援,对输血过程中实现血液稳定流速的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流速稳定的输血管,来克服现有技术中加热装置过长,从而会导致不同长度下加热量不同,血液易糊,由不稳定的输血速率导致针口处血管易破裂,造成二次伤害,接近输血针处反而速度升高,造成血管盘肿胀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加热装置过长,从而会导致不同长度下加热量不同,血液易糊,由不稳定的输血速率导致针口处血管易破裂,造成二次伤害,接近输血针处反而速度升高,造成血管盘肿胀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流速稳定的输血管。本技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流速稳定的输血管,包括穗形缓冲机构,毛细螺旋加热机构,硅胶防震垫,电池舱,浮珠稳液机构,第一固定带,固紧锁扣,第二固紧带和温度显控器;穗形缓冲机构后端通过橡胶管与毛细螺旋加热机构进行插接;毛细螺旋加热机构顶端等距设置有硅胶防震垫三组;毛细螺旋加热机构右端设置有电池舱;毛细螺旋加热机构后端右中部通过橡胶管与浮珠稳液机构进行插接;毛细螺旋加热机构左端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带;毛细螺旋加热机构底端前部设置有温度显控器;电池舱右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固紧带;第一固定带左端设置有固紧锁扣。优选地,穗形缓冲机构包括缓冲舱,第一进液口,第一通气口,第一防尘盖,第一半穗缓冲板,第二半穗缓冲板和第一出液口;缓冲舱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缓冲舱顶端右部设置有第一通气口;缓冲舱内左端设置有第一半穗缓冲板;缓冲舱内右端设置有第二半穗缓冲板;缓冲舱底端中部设置有第一出液口;第一通气口外表面顶部与第一防尘盖进行套接;第一出液口底端通过橡胶管与毛细螺旋加热机构相连接。优选地,毛细螺旋加热机构包括加热舱,红外温度传感器,第二进液口,第一毛细螺旋管,第一加热棒,正极电线,负极电线,第一保温舱,第二保温舱,第二毛细螺旋管,第二加热棒,第三保温舱,第三毛细螺旋管,第三加热棒和第二出液口;加热舱内左端顶部与红外温度传感器进行插接;加热舱底端左侧设置有第二进液口;第二进液口顶端与第一毛细螺旋管进行套接;第一毛细螺旋管内中部设置有第一加热棒;第一毛细螺旋管外表面设置有第一保温舱;第一加热棒底端与正极电线进行焊接;第一加热棒顶端与负极电线进行焊接;第一保温舱右端设置有第二保温舱;第二保温舱内中部设置有第二毛细螺旋管;第二毛细螺旋管内中部设置有第二加热棒,并且第二加热棒底端与正极电线相连接,而且第二加热棒顶端与负极电线相连接;第二保温舱右端设置有第三保温舱;第三保温舱内中部设置有第三毛细螺旋管;第三毛细螺旋管内中部设置有第三加热棒,并且第三加热棒底端与正极电线相连接,而且第三加热棒顶端与负极电线相连接;加热舱前端与硅胶防震垫相连接;加热舱右端与电池舱相连接;加热舱左端与第一固定带相连接;加热舱后端顶部与温度显控器相连接;第二进液口底端与穗形缓冲机构相连接;第二出液口顶端通过橡胶管与浮珠稳液机构相连接。优选地,浮珠稳液机构包括稳液舱,第三进液口,第二通气口,第二防尘盖,球形浮珠和第三出液口;稳液舱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三进液口;稳液舱顶端右部设置有第二通气口;稳液舱内底部设置有球形浮珠;稳液舱底端设置有第三出液口;第二通气口外表面顶部与第二防尘盖进行套接;第三进液口顶端通过橡胶管与毛细螺旋加热机构相连接。优选地,第一半穗缓冲板共设置有五组,第二半穗缓冲板共设置有四组,并且第一半穗缓冲板和第二半穗缓冲板均设置为半圆形且中部下凹形结构。优选地,第三进液口底端设置为逐渐缩小的矩形开口。优选地,球形浮珠内部设置为球形空腔,并且空腔内填充氧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装置过长,从而会导致不同长度下加热量不同,血液易糊,由不稳定的输血速率导致针口处血管易破裂,造成二次伤害,接近输血针处反而速度升高,造成血管盘肿胀的缺点,设计了穗形缓冲机构,毛细螺旋加热机构,硅胶防震垫,电池舱,浮珠稳液机构,第一固定带,固紧锁扣,第二固紧带,温度显控器,达到了首先在穗形缓冲机构内实现第一步的输血减速,防止血液的断续输入,同时毛细螺旋加热机构将血液加热,使血液处于流动状态不至凝固,再通过浮珠稳液机构稳定血液的流速,然后将血液通过注射针温和的注入患者静脉,通过温度显控器的自动控制达到温度平衡,又通过温度显控器观察毛细螺旋加热机构内的温度,进行缩短加热装置,提高有效加热长度,可用于紧急救援,对输血过程中实现血液稳定流速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毛细螺旋加热机构和温度显控器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穗形缓冲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毛细螺旋加热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浮珠稳液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穗形缓冲机构,2-毛细螺旋加热机构,3-硅胶防震垫,4-电池舱,5-浮珠稳液机构,6-第一固定带,7-固紧锁扣,8-第二固紧带,9-温度显控器,101-缓冲舱,102-第一进液口,103-第一通气口,104-第一防尘盖,105-第一半穗缓冲板,106-第二半穗缓冲板,107-第一出液口,201-加热舱,202-红外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流速稳定的输血管,包括硅胶防震垫(3),电池舱(4),第一固定带(6),固紧锁扣(7),第二固紧带(8)和温度显控器(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穗形缓冲机构(1),毛细螺旋加热机构(2)和浮珠稳液机构(5);穗形缓冲机构(1)后端通过橡胶管与毛细螺旋加热机构(2)进行插接;毛细螺旋加热机构(2)顶端等距设置有硅胶防震垫(3)三组;毛细螺旋加热机构(2)右端设置有电池舱(4);毛细螺旋加热机构(2)后端右中部通过橡胶管与浮珠稳液机构(5)进行插接;毛细螺旋加热机构(2)左端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带(6);毛细螺旋加热机构(2)底端前部设置有温度显控器(9);电池舱(4)右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固紧带(8);第一固定带(6)左端设置有固紧锁扣(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流速稳定的输血管,包括硅胶防震垫(3),电池舱(4),第一固定带(6),固紧锁扣(7),第二固紧带(8)和温度显控器(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穗形缓冲机构(1),毛细螺旋加热机构(2)和浮珠稳液机构(5);穗形缓冲机构(1)后端通过橡胶管与毛细螺旋加热机构(2)进行插接;毛细螺旋加热机构(2)顶端等距设置有硅胶防震垫(3)三组;毛细螺旋加热机构(2)右端设置有电池舱(4);毛细螺旋加热机构(2)后端右中部通过橡胶管与浮珠稳液机构(5)进行插接;毛细螺旋加热机构(2)左端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带(6);毛细螺旋加热机构(2)底端前部设置有温度显控器(9);电池舱(4)右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固紧带(8);第一固定带(6)左端设置有固紧锁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流速稳定的输血管,其特征在于,穗形缓冲机构(1)包括缓冲舱(101),第一进液口(102),第一通气口(103),第一防尘盖(104),第一半穗缓冲板(105),第二半穗缓冲板(106)和第一出液口(107);缓冲舱(101)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一进液口(102);缓冲舱(101)顶端右部设置有第一通气口(103);缓冲舱(101)内左端设置有第一半穗缓冲板(105);缓冲舱(101)内右端设置有第二半穗缓冲板(106);缓冲舱(101)底端中部设置有第一出液口(107);第一通气口(103)外表面顶部与第一防尘盖(104)进行套接;第一出液口(107)底端通过橡胶管与毛细螺旋加热机构(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流速稳定的输血管,其特征在于,毛细螺旋加热机构(2)包括加热舱(201),红外温度传感器(202),第二进液口(203),第一毛细螺旋管(204),第一加热棒(205),正极电线(206),负极电线(207),第一保温舱(208),第二保温舱(209),第二毛细螺旋管(2010),第二加热棒(2011),第三保温舱(2012),第三毛细螺旋管(2013),第三加热棒(2014)和第二出液口(2015);加热舱(201)内左端顶部与红外温度传感器(202)进行插接;加热舱(201)底端左侧设置有第二进液口(203);第二进液口(203)顶端与第一毛细螺旋管(204)进行套接;第一毛细螺旋管(204)内中部设置有第一加热棒(205);第一毛细螺旋管(204)外表面设置有第一保温舱(208);第一加热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丹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