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换液操作的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44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换液操作的输液器,包括分输液管路、换液装置和总输液管路;分输液管路设有多个;换液装置的进液口设置有多个分管接口,分管接口连接分输液管路的出液口;换液装置的出液口设有总管接口,总管接口连接总输液管路的进液口;在换液装置内,总管接口一次只能连通单个分管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输液器,通过在分输液管路和总输液管路间设置换液装置,换液装置的总管接口一次只能连通单个分管接口,使总滴管袋一次只能连通一个分输液瓶,从而避免了两个或多个分输液瓶的药液,由于分滴速调节开关关闭不严,在总滴管袋混合,药液混合后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换液操作的输液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器,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换液操作的输液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输液瓶是用于病人输液时装所输入人体内医用配置液体的容器,在输液时,通常是将输液瓶悬挂在一定高度的输液架上,利用液体的重力势能把药液输送到患者的体内。一次性双插输液瓶输液器已成为目前在临床上十分普遍的输液器,这类输液器主要克服原有的输液器不能将两种或者多种药液彻底分开,药液易发生药物反应,医务人员换药工作量大的不足。现有的输液器中,在分输液瓶和总滴管袋之间采用三通管或三叉连接,分滴速调节开关有时由于护士操作不当,导致分滴速调节开关关闭不严,致使两个或多个分输液瓶的药液在总滴管袋混合,药液混合后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从而影响到病人身体健康。还有,现有的输液瓶,在输液时均没有精准的刻度显示,大多数厂商仅以瓶装容量为单位,未在瓶身注明刻度标识容量,而临床输液时护士通常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输入溶液,输入时瓶身处于倒立状态,很难准确估计输入人体的溶液量。另外,在输液过程中,有时需要在输液瓶中加入其它药物,通常的做法是先将药物注射到输液瓶内,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换液操作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输液管路(1)、换液装置(2)和总输液管路(3);/n所述分输液管路(1)设有多个;所述换液装置(2)的进液口设置有多个分管接口(21),所述分管接口(21)连接所述分输液管路(1)的出液口;所述换液装置(2)的出液口设有总管接口(22),所述总管接口(22)连接所述总输液管路(3)的进液口;在所述换液装置(2)内,所述总管接口(22)一次只能连通单个分管接口(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换液操作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输液管路(1)、换液装置(2)和总输液管路(3);
所述分输液管路(1)设有多个;所述换液装置(2)的进液口设置有多个分管接口(21),所述分管接口(21)连接所述分输液管路(1)的出液口;所述换液装置(2)的出液口设有总管接口(22),所述总管接口(22)连接所述总输液管路(3)的进液口;在所述换液装置(2)内,所述总管接口(22)一次只能连通单个分管接口(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换液操作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液装置(2)包括阀体(23)和转动安装在所述阀体(23)腔内的阀芯(24);
所述阀芯(24)外端设置有旋钮(25),内端为侧壁开设有V型槽(26)的圆柱状,所述V型槽(26)的开口外端位于单个分管接口(21)外,内端遮挡其余分管接口(21),连通所述单个分管接口(21)至总管接口(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换液操作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输液管路(1)包括输液瓶(11)、穿刺针头(12)、输液分支软管(13)、分滴管(14)和滴速调节开关Ⅰ(15);
所述穿刺针头(12)顶端穿过所述输液瓶(11)底端的瓶塞(112),底端连接所述输液分支软管(13);所述分滴管(14)和滴速调节开关Ⅰ(15)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所述输液分支软管(13)上,所述输液分支软管(13)底端连接所述分管接口(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彦婷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