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救援车
本技术涉及救援装备
,尤其涉及一种履带式救援车。
技术介绍
在医疗救援、消防救援等领域,随时可能遇到伤者伤势严重、或者患者无法独立行走的情况,而出现这类情况是就需要采用救援车及时运输患者或伤者。现有技术中的救援车一般都会配备多名救援人员/医护人员,将患者放置在救援车上,然后拖动救援车驶向指定地点。现阶段救援车的种类很少,通常都是下部具有行走轮,驱动其上集成的床体移动,将患者/伤者放置在床体上推送至指定地点;但是,由于援救环境有所差别,个别路况较差或者需要上台阶的地方,现有技术中的救援车没有针对特殊路况的解决方案,一般都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将救援车抬起,但是这样就很难保持重心和平衡,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能够应对特殊路况、减小颠簸和安全隐患的履带式救援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履带式救援车,包括:车体;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集成于所述车体的下部,且所述行走组件具有越障轮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式救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体;/n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集成于所述车体的下部,且所述行走组件具有越障轮组(3);/n所述车体的前后两端具有推拉组件;/n所述车体的上表面为躺卧面,所述车体的躺卧面下方具有减震机构;/n所述减震机构分为第一阻尼机构(201)和第二阻尼机构(202);/n所述第一阻尼机构(201)的阻尼大于所述第二阻尼机构(202)的阻尼,且至少所述车体靠近前侧的一端集成有所述第一阻尼机构(2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救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
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集成于所述车体的下部,且所述行走组件具有越障轮组(3);
所述车体的前后两端具有推拉组件;
所述车体的上表面为躺卧面,所述车体的躺卧面下方具有减震机构;
所述减震机构分为第一阻尼机构(201)和第二阻尼机构(202);
所述第一阻尼机构(201)的阻尼大于所述第二阻尼机构(202)的阻尼,且至少所述车体靠近前侧的一端集成有所述第一阻尼机构(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式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车板(101)、以及集成于所述车板(101)上方的床板(102);
所述行走组件安装于所述车板(101)的下部的两端;
所述车板(101)和床板(102)之间通过所述减震机构连接;
所述床板(102)四周预留有空隙(10201);
所述床板(102)上铺设有床垫(103),所述床垫(103)的四周向下弯曲地形成为嵌入部(10301),所述床垫(103)的嵌入部(10301)嵌入所述空隙(102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履带式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包括与所述车板(101)固连的行走支架(301),所述行走支架(301)的下部具有主轴(302),所述越障轮组(3)通过所述主轴(302)与所述行走支架(301)转动连接;
所述越障轮组(3)包括越障轮盘,所述越障轮盘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