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纸尿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31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漏纸尿裤,包括纸尿裤本体和辅助结构,纸尿裤本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粘合的亲水性面层、复合芯体、透气底膜以及防水层,复合芯体上设置有分别指向纸尿裤本体前后两端部的至少一条纵向导流槽,以及位于纸尿裤本体后端部的至少一条横向导流槽,横向导流槽的两端分别指向纸尿裤本体的左右两侧。当尿液从亲水性面层渗透至复合芯体后,在纵向导流槽的引导下向纸尿裤本体两端扩散。纵向导流槽的设计有利于在裆部形成折痕,有效避免了因尿液集中在裆部区域而导致纸尿裤臃肿下坠的情形发生,增加了婴幼儿的舒适感。位于纸尿裤本体后端部的横向导流槽导流和吸收尿液后形成凹凸状,有利于减缓稀便的后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纸尿裤
本技术涉及吸液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防漏纸尿裤。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纸尿裤在婴幼儿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纸尿裤的基本结构分为透液性面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两者中间的吸收芯体层,还包括立体护围,前腰贴和左右贴等辅助结构,但并无防前漏和后漏的具体结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以下情况:1、使用过程容易发生前后漏,尿液和稀便会从宝宝的后腰部或前面肚子处漏出,导致弄脏床垫被褥。2、尿液容易集中在纸尿裤的裆部区域,使得整个纸尿裤臃肿下坠,进而影响到婴幼儿的舒适感。一般而言,前漏为尿液的可能性较大,后漏为尿液和稀便的可能均存在。现有的好奇铂金装的弹性腰围具有防后漏的效果,但是腰围的宽度有限,可以阻挡的量较小,防后漏的表现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纸尿裤,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至少一个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漏纸尿裤,包括纸尿裤本体和辅助结构,所述纸尿裤本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粘合的亲水性面层、复合芯体、透气底膜以及防水层,所述复合芯体上设置有分别指向纸尿裤本体前后两端部的至少一条纵向导流槽,以及位于纸尿裤本体后端部的至少一条横向导流槽,所述横向导流槽的两端分别指向纸尿裤本体的左右两侧。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防水层在所述纸尿裤本体的前端纵向延伸形成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一翻折部向后翻转至与所述亲水性面层贴合以形成前防漏袋;所述防水层在所述纸尿裤本体的后端纵向延伸形成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向后翻转至与所述亲水性面层贴合以形成后防漏袋。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翻折部和所述第二翻折部的末端边缘均设置有弹性条。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翻折部和所述第二翻折部的宽度等于所述纸尿裤本体的宽度。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纵向导流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关于复合芯体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所述横向导流槽的数量为两条且位于所述纵向导流槽与所述后防漏袋之间。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辅助结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纸尿裤本体后端部左右两侧的左右贴,所述左右贴包括弹性本体和魔术勾,所述弹性本体由POE复合弹性材料制成。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透气底膜为透气PE膜。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防水层为SMS拒水无纺布。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复合芯体上设置有纵向导流槽和横向导流槽,当尿液从亲水性面层渗透至复合芯体后,尿液可在纵向导流槽的引导下迅速的向纸尿裤本体两端扩散。纵向导流槽的设计有利于在婴幼儿的裆部形成较为明显的折痕,有效避免了因尿液集中在裆部区域而导致纸尿裤臃肿下坠的情形发生,增加了佩戴该纸尿裤的婴幼儿的舒适感。同时,位于纸尿裤本体后端部的横向导流槽导流和吸收尿液后形成凹凸状,有利于减缓稀便的后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防漏纸尿裤的正视图;图2为防漏纸尿裤的后视图;图3为纸尿裤本体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防漏纸尿裤,该纸尿裤包括纸尿裤本体和辅助结构,其中纸尿裤本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通过热熔胶粘合的亲水性面层1、复合芯体2、透气底膜3以及防水层4。辅助结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纸尿裤本体后端部左右两侧的左右贴8以及设置在纸尿裤本体前端部的前腰贴9。纸尿裤本体分为前腰区a、裆区b和后腰区c,前腰区a设有前防漏袋42,后腰区c设有后防漏袋43和左右贴8。复合芯体2两侧的亲水性面层1上为立体护围5。复合芯体2两侧的亲水性面层1和透气底膜3之间为腿部橡筋6。前腰区a的防水层4上设有前腰贴9。复合芯体2上设置有分别指向纸尿裤本体前后两端部的至少一条纵向导流槽71,以及位于纸尿裤本体后端部的至少一条横向导流槽72,横向导流槽72的两端分别指向纸尿裤本体的左右两侧。如图1中所示,其纵向导流槽71的数量为两个且关于复合芯体2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横向导流槽72的数量为两条且位于纵向导流槽71与后防漏袋43之间。当尿液从亲水性面层1渗透至复合芯体2后,尿液可在纵向导流槽71的引导下迅速的向纸尿裤本体两端扩散。纵向导流槽71的设计有利于在婴幼儿的裆部形成较为明显的折痕,有效避免了因尿液集中在裆部区域而导致纸尿裤臃肿下坠的情形发生,增加了佩戴该纸尿裤的婴幼儿的舒适感。同时,位于纸尿裤本体后端部的横向导流槽72导流和吸收尿液后形成凹凸状,有利于减缓稀便的后漏。作为优选,防水层4在纸尿裤本体的前端纵向延伸形成第一翻折部,第一翻折部向后翻转至与亲水性面层1贴合以形成前防漏袋42。防水层4在纸尿裤本体的后端纵向延伸形成第二翻折部,第二翻折部向后翻转至与亲水性面层1贴合以形成后防漏袋43。具体地,第一翻折部的左右两侧通过超声波技术与立体护围5压合构成前防漏袋42。第二翻折部的左右两侧通过超声波技术与左右贴8压合构成后防漏袋43。前防漏袋42和后防漏袋43均由防水层4上翻折而成,其宽度与纸尿裤本体的宽度相一致,故防漏袋用于阻隔稀便以及尿液漏出的空间较大。同时,第一翻折部和第二翻折部的末端边缘均设置有弹性条41,此处的弹性条41可以是橡筋或其他具有弹性性质的弹性件,确保了前防漏袋42和后防漏袋43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立体性。优选地,防水层4为SMS拒水无纺布,其具有较好的抗渗漏性能和较多微孔,故能有效的阻隔液体和发散湿气,减少闷热感。作为优选,左右贴8包括弹性本体81和魔术勾82,弹性本体81由POE复合弹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由POE复合弹性材料制成形成POE复合弹性体,POE复合弹性体由聚烯烃弹性体(POE)和无纺布或塑料膜复合而成。POE复合弹性体分为里层和复合层,里层由两层POE压模而成,复合层可以为无纺布或者塑料膜。其中,聚烯烃弹性体具有橡胶的高弹性,抗冲击性以及普通塑料的易加工性。现在市面上的的左右贴8拉伸强度一般在1.2MPa,陶氏生产的拉伸强度最小的POE牌号为7457,其拉伸强度为1.8MPa,且断裂伸长率>600%。与市面上的左右贴8相比,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婴幼儿穿戴好纸尿裤后,POE复合弹性体可以自动的调节环腰的松紧,使得纸尿裤的环腰更加贴合婴幼儿的实际腰围。POE复合弹性体的上部为两条魔术勾82,用于与前腰贴9贴合。优选地,透气底膜3为透气PE膜。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纸尿裤,包括纸尿裤本体和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尿裤本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粘合的亲水性面层、复合芯体、透气底膜以及防水层,所述复合芯体上设置有分别指向纸尿裤本体前后两端部的至少一条纵向导流槽,以及位于纸尿裤本体后端部的至少一条横向导流槽,所述横向导流槽的两端分别指向纸尿裤本体的左右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纸尿裤,包括纸尿裤本体和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尿裤本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粘合的亲水性面层、复合芯体、透气底膜以及防水层,所述复合芯体上设置有分别指向纸尿裤本体前后两端部的至少一条纵向导流槽,以及位于纸尿裤本体后端部的至少一条横向导流槽,所述横向导流槽的两端分别指向纸尿裤本体的左右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纸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在所述纸尿裤本体的前端纵向延伸形成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一翻折部向后翻转至与所述亲水性面层贴合以形成前防漏袋;所述防水层在所述纸尿裤本体的后端纵向延伸形成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向后翻转至与所述亲水性面层贴合以形成后防漏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纸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折部和所述第二翻折部的末端边缘均设置有弹性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璐吴剑龙蔡杰成盛英张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纽因贝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