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金属复合极薄带横向振动轧制系统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制
,具体涉及一种双层金属复合极薄带横向振动轧制系统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复合材料是以一种金属作为基体,利用复合技术与另一种或几种物理、化学、力学性能不同的增强体金属在界面上实现冶金结合而形成的复合材料的统称。金属复合材料在设计上综合了各组元的优点,弥补了各组元的不足,具有单一金属或合金无法比拟的优异综合性能。层状结构为自然结构材料最基本、最广泛的组成结构,通过分级调控与逐级优化,层状结构材料可显示出非常独特的强韧化匹配优势,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层状金属复合材料通过优化叠层组成和结构来补偿单层材料内在性能的不足,可获得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电子通讯等领域。在金属极薄带复合轧制过程中,由于轧制力大,轧辊易产生弹性变形。随着轧件厚度的减小,轧制力将升高,并且由于轧件回弹现象的发生,显著影响成品的几何精度。特别是当极薄带的厚度减小到一定范围时,轧件覆盖区之外的上下工作辊边部易发生接触,严重影响极薄带轧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金属复合极薄带横向振动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轧辊(1)、二号轧辊(2)、一号液压振动器(3)、二号液压振动器(4)、一号液压马达(5)、二号液压马达(6)、单向阀(7)、一号液压泵(8)、一号溢流阀(9)、油箱(10)、控制器(11)、二号溢流阀(12)、二号液压泵(13)、电磁换向阀(14)、一号调速阀(15)、二号调速阀(16),所述一号轧辊(1)和二号轧辊(2)为中部向外突出的柱体结构,所述油箱(10)中的液压油被一号液压泵(8)抽出,一部分油液经一号溢流阀(9)调压后流回油箱(10),所述一号溢流阀(9)用于控制油液压力,所述一号液压泵(8)抽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金属复合极薄带横向振动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轧辊(1)、二号轧辊(2)、一号液压振动器(3)、二号液压振动器(4)、一号液压马达(5)、二号液压马达(6)、单向阀(7)、一号液压泵(8)、一号溢流阀(9)、油箱(10)、控制器(11)、二号溢流阀(12)、二号液压泵(13)、电磁换向阀(14)、一号调速阀(15)、二号调速阀(16),所述一号轧辊(1)和二号轧辊(2)为中部向外突出的柱体结构,所述油箱(10)中的液压油被一号液压泵(8)抽出,一部分油液经一号溢流阀(9)调压后流回油箱(10),所述一号溢流阀(9)用于控制油液压力,所述一号液压泵(8)抽出的另一部分液压油通过管道经单向阀(7)分别进入一号液压马达(5)和二号液压马达(6),所述油箱(10)中的液压油被二号液压泵(13)抽出,一部分油液经二号溢流阀(12)流回油箱(10),所述二号溢流阀(12)用于控制油液压力,所述二号液压泵(13)抽出的另一部分液压油通过设有电磁换向阀(14)的管道分别经一号调速阀(15)和二号调速阀(16),并分别进入一号液压振动器(3)、二号液压振动器(4),所述一号液压马达(5)和二号液压马达(6)通过联轴器分别与一号轧辊(1)和二号轧辊(2)的一端连接,以便于驱动一号轧辊(1)和二号轧辊(2)的转动,所述一号液压振动器(3)和二号液压振动器(4)通过联轴器分别与一号轧辊(1)和二号轧辊(2)的另一端连接,以便于驱动一号轧辊(1)和二号轧辊(2)横向振动,所述控制器(11)通过电信号控制一号液压马达(5)和二号液压马达(6)的转速、一号液压振动器(3)和二号液压振动器(4)的振动频率、电磁换向阀(14)的换向、通过一号调速阀(15)和二号调速阀(16)的流量,以便于控制整个系统的运动协调,所述一号液压马达(5)、二号液压马达(6)和一号液压泵(8)的出油口均与油箱(10)连接,实现回油,所述一号液压振动器(3)、二号液压振动器(4)回油口与电磁换向阀(14)连接,实现回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金属复合极薄带横向振动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轧辊(1)和二号轧辊(2)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敬伟,王涛,马丽楠,韩建超,刘元铭,任忠凯,黄庆学,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