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材控温控轧工艺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313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棒材控温控轧工艺技术,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加热炉对钢坯进行加热,使钢坯温度升至1000‑1030℃;将钢坯送入粗中轧机组,对经过S1中加热之后的钢坯进行粗轧和中轧;将S2中的钢坯送入预穿水装置,使钢坯温度控制在1000‑1020℃,防止经粗中轧机组多道次轧制变形后,温度升高而晶粒粗大,改变产品物理性能;将S3中的钢坯送入精轧机组进行精轧;将经过精轧的钢坯通过六辊或八辊矫直机将钢坯矫直;将矫直之后的钢坯送入散卷空冷运输辊道进行空冷。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在产品性能合格的情况下,降低钢材中硅、锰元素含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开轧温度,从而降低煤气消耗量,节省生产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棒材控温控轧工艺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坯轧制
,具体为一种棒材控温控轧工艺技术。
技术介绍
长度与截面周长之比相当大,横截面无明显的凸凹部分的金属塑性加工的直条制品,也称棒材或普通断面型材,包括方形、圆形、扁形和六角形型材,新国标的发布将从根本上阻断穿水钢筋的市场流通,一定程度上增加对合金元素的需求:编号为GB/T1499.2-2018的螺纹钢新国标于2018年2月6日发布,将于2018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国标最大的变化当属增加了金相组织检验规定及配套的宏观金相、截面维氏硬度、微观组织检验方法。该规定的实施将彻底阻断使用穿水工艺进行表面强化的钢筋市场流通,同时将倒逼钢厂使用添加合金元素的方法提升钢筋性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提升对合金元素的需求。我们对新国标对硅锰供需方面的影响持中性观点:经过我们的测算,新国标实施后,硅锰的月均新增需求量大概率维持在4万吨左右,而由于当前整个硅锰行业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均有一定上升空间,以及下半年包括吉铁吉炭丰镇年产300万吨铁合金项目在内的一大批项目的陆续投产,该部分新增需求基本可以得到满足。新国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棒材控温控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通过加热炉对钢坯进行加热,使钢坯温度升至1000-1030℃;/nS2、将钢坯送入粗中轧机组,对经过S1中加热之后的钢坯进行粗轧和中轧;/nS3、将S2中的钢坯送入预穿水装置,使钢坯温度控制在1000-1020℃,防止经粗中轧机组多道次轧制变形后,温度升高而晶粒粗大,改变产品物理性能;/nS4、将S3中的钢坯送入精轧机组进行精轧;/nS5、将经过精轧的钢坯通过六辊或八辊矫直机将钢坯矫直;/nS6、将矫直之后的钢坯送入散卷空冷运输辊道进行空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材控温控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加热炉对钢坯进行加热,使钢坯温度升至1000-1030℃;
S2、将钢坯送入粗中轧机组,对经过S1中加热之后的钢坯进行粗轧和中轧;
S3、将S2中的钢坯送入预穿水装置,使钢坯温度控制在1000-1020℃,防止经粗中轧机组多道次轧制变形后,温度升高而晶粒粗大,改变产品物理性能;
S4、将S3中的钢坯送入精轧机组进行精轧;
S5、将经过精轧的钢坯通过六辊或八辊矫直机将钢坯矫直;
S6、将矫直之后的钢坯送入散卷空冷运输辊道进行空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材控温控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钢坯中Si和Mn的含量从原来的Si0.45-0.55、Mn1.45-1.55降至Si0.40-0.50、Mn1.35-1.45,其余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含量不变,钢坯中Fe的含量相应增加Si和Mn所降低的含量。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贤华张勇林杰孙宪铭李战军吴柏凡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