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头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312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调节头套,包括帽体和固线外壳,帽体的外侧边缘通过缝合线缝合有封边,帽体内侧通过缝合线缝合有固定布条,固定布条和帽体之间滑动连接有调节绳,固线外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线块,调节绳与固线块滑动连接,固线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两个弹簧远离固线块的一侧与固线外壳固定连接;固线块远离弹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按钮,按钮贯穿固线外壳并与固线外壳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有套的内部缝合有调节松紧,使头套可以根据病患头部的大小和形状自动调节头套,使头套更加贴合病患头部表面的曲线,方便对手术完成后的包扎纱布进行固定,使头套的使用更加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头套
本技术涉及医用头套领域,具体为可调节头套。
技术介绍
在进行头部外科手术等情况下,由于头部有毛发,为了防止毛发与胶带的粘连,一般不采用医用胶带进行包扎,为包扎、护理伤口而普遍使用头套的形式,现有的医用头套多为半球面形,球面下开口处设有一个弹性袋子,使用时,将半球形头套戴在头顶位置,弹性带子则围绕在下颌部与后脑部之间。但是现有的医用头套多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时只使用单独的固定装置对头套进行固定,使病患的头部受到的压迫力增大,不利于病患的康复,同时现有的头套不能适应全体人群,不能够根据人头部的大小形状对头套进行自动的调整,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调节头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调节头套,包括帽体和固线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的外侧边缘通过缝合线缝合有封边,所述帽体内侧通过缝合线缝合有固定布条,所述固定布条和帽体之间滑动连接有调节绳,所述固线外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线块,所述调节绳与固线块滑动连接,所述固线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远离固线块的一侧与固线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固线块远离弹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按钮,所述按钮贯穿固线外壳并与固线外壳滑动连接,所述封边的内侧且位于帽体的下方通过缝合线缝合有主固定带,所述封边内侧相对应的两侧均通过缝合线缝合有副固定带,所述副固定带远离帽体的一侧通过缝合线与主固定带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封边由棉布制成。优选的,所述帽体为网格状纱布制成。<br>优选的,所述主固定带中部缝合有保护垫。优选的,所述保护垫的宽度宽于主固定带的宽度。优选的,所述保护垫的内部充填物为海绵。优选的,所述固线外壳和固线块上均开凿有两个穿绳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头套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绳,使头套可以根据病患头部的大小和形状自动调节头套,使头套更加贴合病患头部表面的曲线,方便对手术完成后的包扎纱布进行固定,使头套的使用更加灵活。2、本技术使用了两条固定带对头套进行固定,使病患在使用过程中头套的固定更加稳定,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头套脱落,同时,使用两根固定带减小了头套对病患头部产生的束缚感,相比与普通头套更加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固线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固线外壳的剖视图。图中:1、帽体;2、封边;3、固定布条;4、调节绳;5、固线外壳;6、固线块;7、弹簧;8、按钮;9、主固定带;10、副固定带;11、保护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可调节头套,包括帽体1和固线外壳5,帽体1的外侧边缘通过缝合线缝合有封边2,帽体1内侧通过缝合线缝合有固定布条3,固定布条3和帽体1之间滑动连接有调节绳4,方便患者对头套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固线外壳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线块6,调节绳4与固线块6滑动连接,固线块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7,两个弹簧7远离固线块6的一侧与固线外壳5固定连接;固线块6远离弹簧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按钮8,按钮8贯穿固线外壳5并与固线外壳5滑动连接,可以通过按压按钮8调节固线外壳5上穿绳孔和固线块6上穿绳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封边2的内侧且位于帽体1的下方通过缝合线缝合有主固定带9,封边2内侧相对应的两侧均通过缝合线缝合有副固定带10,副固定带10远离帽体1的一侧通过缝合线与主固定带9固定连接。封边2由棉布制成,病患佩戴时更加舒适;帽体1为网格状纱布制成,使帽体1更加透气,避免头部出汗影响伤口的恢复;主固定带9中部缝合有保护垫11,与病患的下巴位置接触,方便对头套的固定;保护垫11的宽度宽于主固定带9的宽度,增加保护垫11与下巴接触的面积,减小压强,使病患受到的压力更小;保护垫11的内部充填物为海绵,使保护垫11更加柔软,病患佩戴时更加舒适;固线外壳5和固线块6上均开凿有两个穿绳孔,方便调节绳4穿过固线外壳5和固线块6。具体的,使用本技术时,首先在进行完伤口的包扎之后,由于头部存在头发的原因,不方便使用胶带对包扎纱布进行固定,此时,可以将帽体1套在病患的头部,使用帽体1对包扎纱布进行固定,随后用手按压按钮8,使固线外壳5不能阻挡调节绳4的移动,随后拉动调节绳4,以此来调节头套与患者头部接触的松紧程度,使头套可以适应不同头型的人,之后将主固定带9向下拉至下巴的下方,使保护垫11接触下巴,同时耳朵放入主固定带9和副固定带10形成的三角形孔洞内,完成对头套的佩戴。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调节头套,包括帽体(1)和固线外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的外侧边缘通过缝合线缝合有封边(2),所述帽体(1)内侧通过缝合线缝合有固定布条(3),所述固定布条(3)和帽体(1)之间滑动连接有调节绳(4),所述固线外壳(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线块(6),所述调节绳(4)与固线块(6)滑动连接,所述固线块(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7),两个所述弹簧(7)远离固线块(6)的一侧与固线外壳(5)固定连接;所述固线块(6)远离弹簧(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按钮(8),所述按钮(8)贯穿固线外壳(5)并与固线外壳(5)滑动连接,所述封边(2)的内侧且位于帽体(1)的下方通过缝合线缝合有主固定带(9),所述封边(2)内侧相对应的两侧均通过缝合线缝合有副固定带(10),所述副固定带(10)远离帽体(1)的一侧通过缝合线与主固定带(9)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头套,包括帽体(1)和固线外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的外侧边缘通过缝合线缝合有封边(2),所述帽体(1)内侧通过缝合线缝合有固定布条(3),所述固定布条(3)和帽体(1)之间滑动连接有调节绳(4),所述固线外壳(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线块(6),所述调节绳(4)与固线块(6)滑动连接,所述固线块(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7),两个所述弹簧(7)远离固线块(6)的一侧与固线外壳(5)固定连接;所述固线块(6)远离弹簧(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按钮(8),所述按钮(8)贯穿固线外壳(5)并与固线外壳(5)滑动连接,所述封边(2)的内侧且位于帽体(1)的下方通过缝合线缝合有主固定带(9),所述封边(2)内侧相对应的两侧均通过缝合线缝合有副固定带(10),所述副固定带(10)远离帽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奇秀程洪金小花陈丞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