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部战创伤快速止血包扎头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03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头部战创伤快速止血包扎头套,其创新点在于:包括透明头套、多通阀、弹性束缚带、充气总管、输气支管和多个气囊,多个气囊分布在透明头套的内部,且每个气囊的进气口分别与对应的输气支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充气总管的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经透明头套的顶部插入透明头套内,每个输气支管的另一端同时与充气总管另一端的端口相连通,所述充气总管的管路上设有多通阀,且多通阀设在透明头套的外侧并位于透明头套的顶部,所述弹性束缚带的两端分别与透明头套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包扎时间短以及方便发现出血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部战创伤快速止血包扎头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扎头套,具体涉及一种头部战创伤快速止血包扎头套。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头部外伤的现场包扎法仍采用传统的绷带包扎,先在伤口处覆盖3层纱布,而后采用绷带围绕头部缠绕加压包扎。头部伤口的包扎操作较为复杂,临床医生也需要经过正规培训才能掌握基本方法,需要大量实践才能较好的进行头部包扎操作,该种绷带包扎法的缺点是:第一,包扎耗时长,易脱落,压力不足还会导致对伤口出血控制不佳;第二,由于绷带较厚,出现伤口的出血,常不能及时发现,发现时出血已渗透厚厚的纱布和绷带,出血较多。形成这些缺点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绷带本身无法牢固地固住定,围绕头部缠绕的绷带加压无法确定,不能调整或临时加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包扎时间短以及方便发现出血点的头部战创伤快速止血包扎头套。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头部战创伤快速止血包扎头套,其创新点在于:包括透明头套、多通阀、弹性束缚带、充气总管、输气支管和多个气囊,多个气囊分布在透明头套的内部,且每个气囊的进气口分别与对应的输气支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充气总管的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经透明头套的顶部插入透明头套内,每个输气支管的另一端同时与充气总管另一端的端口相连通,所述充气总管的管路上设有多通阀,且多通阀设在透明头套的外侧并位于透明头套的顶部,所述弹性束缚带的两端分别与透明头套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透明头套包括柔性透明头罩和棉质网层,所述棉质网层贴合在柔性透明头罩的内壁上,且输气支管设在棉质网层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透明头套靠近开口的边缘处设有头围调节带,且头围调节带上设有第一调节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束缚带上设有第二调节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多通阀包括调节手柄、阀芯和阀套,所述阀套设在充气总管的管路上,阀芯安装在阀套内并与其转动配合,所述阀芯的外周壁设有多个阀口,所述调节手柄与阀芯固定连接。本技术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技术的头部战创伤快速止血包扎头套后,由于本技术包括透明头套、多通阀、弹性束缚带、充气总管、输气支管和多个气囊,多个气囊分布在透明头套的内部,且每个气囊的进气口分别与对应的输气支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充气总管的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经透明头套的顶部插入透明头套内,每个输气支管的另一端同时与充气总管另一端的端口相连通,所述充气总管的管路上设有多通阀,且多通阀设在透明头套的外侧并位于透明头套的顶部,所述弹性束缚带的两端分别与透明头套固定连接;当在处理头部外伤的现场包扎时,预先将纱布垫于伤口处,为进一步彻底止血、减少失血,再将透明头套套于患者的头部,所述弹性束缚带箍在患者的下颌处,可通过透明头套观察已包扎好的伤口是否继续出血、渗血,根据止血和包扎的需要,也可进一步实行气囊加压,根据患者头部受伤部位,选定拟对应部位的气囊,通过调节多通阀,利用充气总管向与该位置处的气囊连通的输气支管加压充气,使得气体最终充入气囊内,实现对包扎部位的加压止血和伤口固定保护。本技术的优点是:第一,操作简单,经过简单培训即可掌握动作要领,相比传统绷带包扎法,本技术的包扎方法更为简单;第二,包扎时间短,相比传统的绷带包扎法用时短;第三,包扎效果好,利用弹性束缚带固定透明头套,使其固定效果好,以及帽式结构的透明头套内的气囊加压,实现对伤口有效的加压止血,不易松动;第四,本技术相比传统绷带包扎的绷带厚度较薄,且头套呈透明状,如包扎后仍有头部出血时,可以更早的发现出血、渗血的部位,并可及时使用气囊加压进行进一步止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如图1、2所示,一种头部战创伤快速止血包扎头套,包括透明头套1、多通阀2、弹性束缚带3、充气总管4、输气支管5和多个气囊6,多个气囊6分布在透明头套1的内部,且每个气囊6的进气口分别与对应的输气支管5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充气总管4的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经透明头套1的顶部插入透明头套1内,每个输气支管5的另一端同时与充气总管4另一端的端口相连通,所述充气总管4的管路上设有多通阀2,且多通阀2设在透明头套1的外侧并位于透明头套1的顶部,所述弹性束缚带3的两端分别与透明头套1固定连接。本技术可通过直接对弹性束缚带打个活结,使其更加舒适的贴合在下颌处,所述多通阀2为气体流通阀。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本技术的透明头套的包覆性更加舒适,且结构也更加合理,所述透明头套1包括柔性透明头罩11和棉质网层12,所述棉质网层12贴合在柔性透明头罩11的内壁上,且输气支管5设在棉质网层12上。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方便调节透明头套套在患者头部后的牢固性,使得本技术适用不同头围的患者,所述透明头套1靠近开口的边缘处设有头围调节带7,且头围调节带7上设有第一调节扣71。所述头围调节带7为弹性带,当然,并不局限于利用调节扣调节,也可以在头围调节带7上设置魔术贴,在调节好头围调节带7的围度后,利用魔术贴将其固定。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调节并固定弹性束缚带3的长度,所述弹性束缚带3上设有第二调节扣31。当然,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在弹性束缚带3上设置魔术贴调节长度。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对不同的气囊供气,所述多通阀2包括调节手柄21、阀芯22和阀套23,所述阀套23设在充气总管4的管路上,阀芯22安装在阀套23内并与其转动配合,所述阀芯22的外周壁设有多个阀口,所述调节手柄21与阀芯22固定连接。使用时,转动调节手柄21,使得阀芯22其中一个阀口与对应的输气支管5连通,方便为与该输气支管5连接的气囊供气。本技术的透明头套1内设有6个分体式气囊,也可设计为通体式气囊内衬。当在处理头部外伤的现场包扎时,预先将纱布垫于伤口处,为进一步彻底止血、减少失血,再将透明头套1套于患者的头部,所述弹性束缚带3箍在患者的下颌处,并利用第二调节扣31调节弹性束缚带3长度,使其更加舒适贴合在患者的下颌处,可通过透明头套1观察已包扎好的伤口是否继续出血、渗血,根据止血和包扎的需要,也可进一步实行气囊加压,根据患者头部受伤部位,选定拟对应部位的气囊6,通过调节多通阀2,导通对应的阀口,利用充气总管4向与该位置处的气囊6连通的输气支管5加压充气,使得气体最终充入气囊内,实现对包扎部位的加压止血和伤口固定保护。本技术的优点是:第一,操作简单,经过简单培训即可掌握动作要领,相比传统绷带包扎法,本技术的包扎方法更为简单;第二,包扎时间短,相比传统的绷带包扎法用时短;第三,包扎效果好,利用弹性束缚带固定透明头套,使其固定效果好,以及帽式结构的透明头套内的气囊加压,实现对伤口有效的加压止血,不易松动;第四,本技术相比传统绷带包扎的绷带厚度较薄,且头套呈透明状,如包扎后仍有头部出血时,可以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部战创伤快速止血包扎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头套(1)、多通阀(2)、弹性束缚带(3)、充气总管(4)、输气支管(5)和多个气囊(6),多个气囊(6)分布在透明头套(1)的内部,且每个气囊(6)的进气口分别与对应的输气支管(5)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充气总管(4)的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经透明头套(1)的顶部插入透明头套(1)内,每个输气支管(5)的另一端同时与充气总管(4)另一端的端口相连通,所述充气总管(4)的管路上设有多通阀(2),且多通阀(2)设在透明头套(1)的外侧并位于透明头套(1)的顶部,所述弹性束缚带(3)的两端分别与透明头套(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部战创伤快速止血包扎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头套(1)、多通阀(2)、弹性束缚带(3)、充气总管(4)、输气支管(5)和多个气囊(6),多个气囊(6)分布在透明头套(1)的内部,且每个气囊(6)的进气口分别与对应的输气支管(5)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充气总管(4)的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经透明头套(1)的顶部插入透明头套(1)内,每个输气支管(5)的另一端同时与充气总管(4)另一端的端口相连通,所述充气总管(4)的管路上设有多通阀(2),且多通阀(2)设在透明头套(1)的外侧并位于透明头套(1)的顶部,所述弹性束缚带(3)的两端分别与透明头套(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战创伤快速止血包扎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头套(1)包括柔性透明头罩(11)和棉质网层(12),所述棉质网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海朱磊谢晓晨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