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态环境修复的土壤污染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3311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生态环境修复的土壤污染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翻松土壤;S2、制备土壤修复剂;S3、混合土壤制备;S4、养护;S5、检验及验收;土壤修复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生石灰10‑20份、鱼骨粉12‑16份、麦饭石粉10‑15份和糊精3‑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土壤污染处理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工作人员对受到农药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处理,同时有利于提高土壤的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态环境修复的土壤污染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生态环境修复的土壤污染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生产和消费农业的大国。目前,农民大多直接向土壤或植物表面喷洒农药,使得土壤受农药污染严重。研究表明,农药在施用过程中只有一部分留在植物上,另一部分进入土壤、空气中。而土壤是农药在环境中的“贮藏库”与“集散地”。研究表明,使用的农药量的80%-90%将最终进入土壤,其中80%以上残留在土壤0-20cm的表土层,因而,土壤农药污染现在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亟待解决。公开号为CN104841689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利用低温等离子体降解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包括:将含有有机污染物的土壤置入等离子体反应室内,同时通入氧气,直至降解完成;其中,有机污染物为乙草胺和阿特拉津中的一种或两种,等离子体反应室的电压为10-100V。但是,在上述方法中需要采用等离子体技术进行修复土壤,设备复杂、操作麻烦,不便于工作人员修复土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态环境修复的土壤污染处理方法,便于工作人员对受到农药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处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态环境修复的土壤污染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翻松土壤:将土壤深耕深松至50-55cm,保证土壤疏松,若土壤的含水量低于0.02%,对土壤进行适量洒水,使得土壤的含水量达到2.5%-3%;S2、制备土壤修复剂;S3、混合土壤制备:将土壤修复剂与翻松的土壤混合搅拌,形成混合土壤;S4、养护;S5、检验及验收:检验并验收;所述土壤修复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生石灰10-20份鱼骨粉12-16份麦饭石粉10-15份糊精3-6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土壤深耕深松至50-55cm,同时使得土壤的含水量达到2.5%-3%,有利于打破土壤板结,有利于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透气性;下一步,将土壤修复剂与翻松的土壤进行混合搅拌,有利于提高土壤修复剂对混合土壤的修复作用,最后在混合土壤中添加水,使得混合土壤的含水率达到30-40%,混合土壤充分吸收水分,保证混合土壤的储水量,同时有利于提高土壤修复剂对混合土壤的修复作用,土壤污染处理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工作人员对受到农药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处理。通过加入生石灰,有利于增强土壤修复剂的吸水性,从而有利于吸附混合土壤中的水分,生石灰吸水后容易生成氢氧化钙,可能会使得土壤中含有氢氧根,从而使得混合土壤中的重金属更容易与氢氧根结合以被除去,进而还有利于降低混合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鱼骨粉的添加显著增加了混合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麦饭石粉与鱼骨粉配合起到协同作用,一方面,有利于改变混合土壤中有机碳官能团的数量,有利于提高土壤修复剂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土壤修复剂对混合土壤中的镉等重金属离子的吸收。糊精的添加,有利于增强土壤修复剂中各组分之间的胶黏性,从而有利于增强各组分更好地混合均匀,有利于土壤修复剂更好地发挥作用以吸附农药,进而使得处理后的土壤中更加不容易残留有农药,有利于提高土壤的修复效果。生石灰、麦饭石粉、鱼骨粉以及糊精按照特定的比例进行复配,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土壤修复剂对混合土壤的农药的去除作用,以及降低土壤中的有效态镉含量,有利于激活土壤有益菌和活性有机质,从而有利于提升混合土壤的活力。进一步地,步骤S4中,在混合土壤中加去离子水,使混合土壤含水率不低于30%,并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合土壤保持水分,使得混合土壤含水率30-40%养护28-60天。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2的腻子还包括质量份为15-18份的稻壳粉。进一步地,所述稻壳粉需要先经过以下处理方法进行处理:(1)将稻壳除杂后放入密闭罐中,保持压力为8-9MPa,以氮气为保护气体,控制温度为170-180℃,相对湿度为90-95%,保温保压处理2-4min后快速泄压、降温至常态,将稻壳取出备用;(2)将步骤(1)处理后的稻壳同硅烷偶联剂、乙二醇、大豆卵磷脂、六偏磷酸钠、石蜡、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碳酸钙、矿棉、膨润土共同放入球磨机中,以200-250转/分钟的转速处理2-3h后取出,再进行干燥粉碎过200目即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稻壳粉经过处理后,其比表面积有所增大,其含有的丰富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能提供大量羟基,增强了与离子或有机物的相互作用,从而使稻壳粉能用于吸附土壤中的铅不易溶出,另外稻壳粉中含有大量活性无定型硅,能迅速与液相中由熟料及矿渣水化产生的Ca2+和OH-离子反应生成稳定的CSH凝胶,而重金属铅可以与CSH凝胶通过Pb-O-Si键形成Pb-CSH不溶物。而固化后的固化体在以物理的方式将形成的铅不溶物包裹在土壤中,有利于出去混合土壤中的铅;另一方面能够与糊精配合起到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土壤修复剂的各个组分之间的相容性以及粘合性。进一步地,所述麦饭石粉为改性麦饭石粉,所述改性麦饭石粉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相应质量份的麦饭石用体积分数为10-13%盐酸浸泡3-4小时,去离子水洗涤,再于400-500℃下煅烧4-5小时,冷却后,再用体积分数10-15%双氧水溶液浸泡3-4小时,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然后在其中加入相当于麦饭石粉的重量的1-2%的月桂醇硫酸、麦饭石粉的重量的2-3%的α-氰基丙烯酸乙酯、麦饭石粉的重量的1-2%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80-100℃恒温条件下搅拌3-5小时后静置15-20小时,在100-120℃恒温条件下干燥,粉碎即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麦饭石粉经过改性处理后,有利于提高麦饭石粉对混合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使得混合土壤中铜、镉等重金属离子由活性较高形态向活性较低形态转化,同时,麦饭石粉的添加改变土壤酸碱度,也有利于激发混合土壤中酶活性及营养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水平。进一步地,所述鱼骨粉为改性鱼骨粉,所述改性鱼骨粉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鱼骨洗净并粗磨过80-120目筛,接着将其在马弗炉中绝氧煅烧1-3h,煅烧温度为350-450℃,然后取出并精磨过800-1200目筛,得到鱼骨粉;将鱼骨粉与十八碳烷酸混合,在40-60℃下球磨20-40min,制得改性鱼骨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性鱼骨粉经过研磨、煅烧后其基体中的空间使得其形成疏松结构并具有高孔隙率,对混合土壤中的农药残留以及重金属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有利于提升土壤修复剂整体对混合土壤的修复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土壤修复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生石灰13-17份鱼骨粉13-15份麦饭石粉12-14份稻壳粉16-17.3份糊精3.5-5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石灰、鱼骨粉、麦饭石粉、稻壳粉以及糊精按照特定的比例进行复配,可应用于干旱田地中的土壤的修复。进一步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态环境修复的土壤污染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S1、翻松土壤:将土壤深耕深松至50-55cm,保证土壤疏松,若土壤的含水量低于0.02%,对土壤进行适量洒水,使得土壤的含水量达到2.5%-3%;/nS2、制备土壤修复剂;/nS3、混合土壤制备:将土壤修复剂与翻松的土壤混合搅拌,形成混合土壤;/nS4、养护;/nS5、检验及验收:检验并验收;/n所述土壤修复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n生石灰10-20份/n鱼骨粉12-16份/n麦饭石粉10-15份/n糊精3-6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态环境修复的土壤污染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翻松土壤:将土壤深耕深松至50-55cm,保证土壤疏松,若土壤的含水量低于0.02%,对土壤进行适量洒水,使得土壤的含水量达到2.5%-3%;
S2、制备土壤修复剂;
S3、混合土壤制备:将土壤修复剂与翻松的土壤混合搅拌,形成混合土壤;
S4、养护;
S5、检验及验收:检验并验收;
所述土壤修复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生石灰10-20份
鱼骨粉12-16份
麦饭石粉10-15份
糊精3-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环境修复的土壤污染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4中,在混合土壤中加去离子水,使混合土壤含水率不低于30%,并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合土壤保持水分,使得混合土壤含水率30-40%养护28-60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环境修复的土壤污染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S2的腻子还包括质量份为15-18份的稻壳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环境修复的土壤污染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稻壳粉需要先经过以下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1)将稻壳除杂后放入密闭罐中,保持压力为8-9MPa,以氮气为保护气体,控制温度为170-180℃,相对湿度为90-95%,保温保压处理2-4min后快速泄压、降温至常态,将稻壳取出备用;
(2)将步骤(1)处理后的稻壳同硅烷偶联剂、乙二醇、大豆卵磷脂、六偏磷酸钠、石蜡、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碳酸钙、矿棉、膨润土共同放入球磨机中,以200-250转/分钟的转速处理2-3h后取出,再进行干燥粉碎过200目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环境修复的土壤污染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麦饭石粉为改性麦饭石粉,所述改性麦饭石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相应质量份的麦饭石用体积分数为10-13%盐酸浸泡3-4小时,去离子水洗涤,再于400-500℃下煅烧4-5小时,冷却后,再用体积分数10-15%双氧水溶液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