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式长效退热贴,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开设有连接齿口,所述连接齿口两端与无纺布基层之间的连接处均开设有撕扯口,所述无纺布基层底面固定粘接有连接盖膜,所述连接盖膜、无纺布基层和隔离保护膜层内部与连接齿口对应位置处均贯穿开设有散热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齿口和撕扯口能够在使用者使用时,使使用者可以依照实际贴敷位置面积的大小来对退热贴进行合理的撕扯,进而使单个退热贴可快速的分成多个小的退热贴,进而便于将退热贴在患者身上的小面积位置进行贴敷,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同时连接盖膜使多个小部分的退热贴之间在组合时具备更高的抗撕扯能力,进而使退热贴整体铺设时不会产生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式长效退热贴
本技术涉及退热贴
,具体为一种可控式长效退热贴。
技术介绍
退热贴,具有退热降温作用,能缓解感冒引起伴有的发烧、头痛及牙痛、日晒、肌肉扭伤所致疼热症状,主要成分为:高分子凝胶、纯化水、甘油等,具有退热降温作用,性状为:淡蓝色或淡蓝绿色凝胶状贴剂,微有薄荷清香,作为一种辅助治疗降温的器械;而传统的退热贴均为110MM×50MM的片状,且一般多用于贴于额头,但是人们若需要将其贴于太阳穴和颈部等小面积的区域时,由于退热贴的整体面积过大,导致退热贴在贴敷后不仅对使用者造成不适,同时容易因退热贴形成的褶皱,对使用者贴敷处的皮肤造成勒迫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控式长效退热贴,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退热贴均为110MM×50MM的片状,且一般多用于贴于额头,但是人们若需要将其贴于太阳穴和颈部等小面积的区域时,由于退热贴的整体面积过大,导致退热贴在贴敷后不仅对使用者造成不适,同时容易因退热贴形成的褶皱,对使用者贴敷处的皮肤造成勒迫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式长效退热贴,包括无纺布基层,所述无纺布基层顶面粘接有隔离保护膜层,所述隔离保护膜层顶面等距粘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部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部嵌入连接有高分子凝胶层;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开设有连接齿口,所述连接齿口两端与无纺布基层之间的连接处均开设有撕扯口,所述无纺布基层底面固定粘接有连接盖膜,所述连接盖膜、无纺布基层和隔离保护膜层内部与连接齿口对应位置处均贯穿开设有散热孔。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基层与隔离保护膜层连接为一体,所述隔离保护膜层为透明塑料薄膜。优选的,所述高分子凝胶层内部含有天然清凉芳香挥发性植物精油。优选的,所述散热孔与连接齿口位置相对应,且散热孔与连接齿口之间相通。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基层一侧边部两侧位置处均连接有第一连接带,所述无纺布基层另一侧边部两侧位置处均连接有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边部均开设有粘接槽,所述粘接槽内部嵌入粘结有粘结胶块。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内部均嵌入安装有纱布,所述纱布内部均等距开设有透气孔。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均缝合在无纺布基层两端。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均开设有嵌入槽,所述纱布嵌于嵌入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通过连接齿口和撕扯口能够在使用者使用时,使使用者可以依照实际贴敷位置面积的大小来对退热贴进行合理的撕扯,进而使单个退热贴可快速的分成多个小的退热贴,进而便于将退热贴在患者身上的小面积位置进行贴敷,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同时连接盖膜使多个小部分的退热贴之间在组合时具备更高的抗撕扯能力,进而使退热贴整体铺设时不会产生分离。2、通过连接齿口能够将使用者贴敷退热贴时所产生的热量输送至散热孔,再利用散热孔来将热量进一步的进行散发,进而提高了退热贴的实际散热能力,避免热量在退热贴内部积蓄,对使用者造成不适。3、通过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纱布、透气孔、粘接槽和粘结胶块能够在使用者贴敷退热贴时,使退热贴的两边部具备更高的粘接能力,进而使退热贴的两端均能够紧密的与患者皮肤进行贴合,进而避免退热贴与患者皮肤的连接处因缝隙过大,而导致退热贴产生掉落,进一步延长了退热贴在患者皮肤上的贴敷时长,使退热贴的效果得以充分发挥。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连接盖膜的粘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连接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无纺布基层;2、隔离保护膜层;3、连接座;4、容置槽;5、高分子凝胶层;6、连接齿口;7、撕扯口;8、连接盖膜;9、散热孔;10、第一连接带;11、第二连接带;12、纱布;13、透气孔;14、粘接槽;15、粘结胶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控式长效退热贴,包括无纺布基层1,无纺布基层1顶面粘接有隔离保护膜层2,隔离保护膜层2顶面等距粘接有连接座3,无纺布基层1与隔离保护膜层2连接为一体,隔离保护膜层2为透明塑料薄膜,使隔离保护膜层2能够将无纺布基层1与连接座3之间进行阻隔,连接座3内部开设有容置槽4,容置槽4内部嵌入连接有高分子凝胶层5,高分子凝胶层5内部含有天然清凉芳香挥发性植物精油,提高人们在敷设时的清凉感和舒适感;相邻两个连接座3之间开设有连接齿口6,连接齿口6两端与无纺布基层1之间的连接处均开设有撕扯口7,无纺布基层1底面固定粘接有连接盖膜8,连接盖膜8、无纺布基层1和隔离保护膜层2内部与连接齿口6对应位置处均贯穿开设有散热孔9,散热孔9与连接齿口6位置相对应,且散热孔9与连接齿口6之间相通,使热量能够通过连接齿口6从散热孔9内排出。无纺布基层1一侧边部两侧位置处均连接有第一连接带10,无纺布基层1另一侧边部两侧位置处均连接有第二连接带11,第一连接带10和第二连接带11均缝合在无纺布基层1两端,便于第一连接带10和第二连接带11与无纺布基层1之间的连接,第一连接带10和第二连接带11边部均开设有粘接槽14,粘接槽14内部嵌入粘结有粘结胶块15。第一连接带10和第二连接带11内部均嵌入安装有纱布12,第一连接带10和第二连接带11均开设有嵌入槽,纱布12嵌于嵌入槽内,便于纱布12与第一连接带10和第二连接带11之间的连接,纱布12内部均等距开设有透气孔1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可控式长效退热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使用者需要将退热贴贴敷在额头等大面积的皮肤上时,只需揭开退热贴的盖膜,然后将高分子凝胶层5对准贴敷的皮肤,并按压无纺布基层1,以此使退热贴与使用者额头处进行初步的固定;在退热贴与使用者额头部位初步固定后,此时拉动第一连接带10和第二连接带11,并将第一连接带10和第二连接带11端部通过粘结胶块15与使用者的皮肤之间进行粘结,进而使退热贴的两侧与使用者皮肤之间的连接处不产生空隙,进而使退热贴能够更加紧密的贴合在使用者的皮肤上,进而避免因其间的空隙,而加剧退热贴提前脱落,保证了退热贴贴敷的稳定性,进一步使退热贴能够充分的发挥其功效;而且,在使用者铺设后,通过两个连接座3之间的连接齿口6能够将退热贴与使用者皮肤之间的热量快速的导入到散热孔9内,再利用散热孔9来将热量快速的排出,以此来改善退热贴贴敷时的散热透气能力,同时利用第一连接带10和第二连接带11内部的纱布12和透气孔13提高了第一连接带10和第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式长效退热贴,包括无纺布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基层(1)顶面粘接有隔离保护膜层(2),所述隔离保护膜层(2)顶面等距粘接有连接座(3),所述连接座(3)内部开设有容置槽(4),所述容置槽(4)内部嵌入连接有高分子凝胶层(5);/n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座(3)之间开设有连接齿口(6),所述连接齿口(6)两端与无纺布基层(1)之间的连接处均开设有撕扯口(7),所述无纺布基层(1)底面固定粘接有连接盖膜(8),所述连接盖膜(8)、无纺布基层(1)和隔离保护膜层(2)内部与连接齿口(6)对应位置处均贯穿开设有散热孔(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式长效退热贴,包括无纺布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基层(1)顶面粘接有隔离保护膜层(2),所述隔离保护膜层(2)顶面等距粘接有连接座(3),所述连接座(3)内部开设有容置槽(4),所述容置槽(4)内部嵌入连接有高分子凝胶层(5);
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座(3)之间开设有连接齿口(6),所述连接齿口(6)两端与无纺布基层(1)之间的连接处均开设有撕扯口(7),所述无纺布基层(1)底面固定粘接有连接盖膜(8),所述连接盖膜(8)、无纺布基层(1)和隔离保护膜层(2)内部与连接齿口(6)对应位置处均贯穿开设有散热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式长效退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基层(1)与隔离保护膜层(2)连接为一体,所述隔离保护膜层(2)为透明塑料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式长效退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凝胶层(5)内部含有天然清凉芳香挥发性植物精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式长效退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醒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