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伞形探针的射频消融电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24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伞形探针的射频消融电极装置,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解决了探针损坏时无法更换的问题,其包括前杆、开设于前杆侧壁的注药口、与前杆靠近注药口一端固定连接的手杆、与手杆卡接的手柄、与手柄远离手杆的一端连接的插座、与前杆远离注药口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套管,套管内设有测温管,测温管远离前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组探针,第一组探针的末端焊接有第一紧固管,第一紧固管套设于测温管外壁,第一紧固管靠近套管的一侧于测温管外壁涂有绝缘材料,绝缘材料外壁套设有第二紧固管,第二紧固管朝向第一紧固管的一端焊接有第二组探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探针损坏时可以更换探针重复使用射频消融电极装置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伞形探针的射频消融电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伞形探针的射频消融电极装置。
技术介绍
射频消融的射频是一种频率达到每秒十几万次的高频振动。人体是由许多有机和无机物质构成的复杂结构,体液中含有大量的电介质,如离子、水、胶体微粒等,人体主要依靠离子移动传导电流。在高频交流电的作用下,离子的浓度变化方向随电流方向为正负半周往返变化。在高频振荡下,两电极之间的离子沿电力线方向快速运动,由移动状态逐渐变为振动状态。由于各种离子的大小、质量、电荷及移动速度不同,离子相互磨擦并与其它微粒相碰撞而产生生物热作用。由于肿瘤散热差,使肿瘤组织温度高于其邻近正常组织,加上癌细胞对高热敏感,高热能杀灭癌细胞,而副作用不发生。因此,射频消融具有疗效确切,损伤轻微的优点,目前已日趋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中。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3493738U,公告日为2014年3月26号,公开的名称为一种双层伞形探针的射频消融电极装置,包括测温管,套管,所述套管套在测温管外部;所述测温管头部呈针尖状,其头部与伞形的第一组探针焊接固定,并使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伞形探针的射频消融电极装置,包括前杆(2)、开设于所述前杆(2)侧壁的注药口(23)、与所述前杆(2)靠近所述注药口(23)一端固定连接的手杆(18)、与所述手杆(18)卡接的手柄(3)、与所述手柄(3)远离所述手杆(18)的一端连接的插座(4)、与所述前杆(2)远离所述注药口(23)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套管(1),所述套管(1)内设有测温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管(12)远离所述前杆(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组探针(10),所述第一组探针(10)的末端焊接有第一紧固管(5),所述第一紧固管(5)套设于所述测温管(12)外壁,所述第一紧固管(5)靠近所述套管(1)的一侧于所述测温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伞形探针的射频消融电极装置,包括前杆(2)、开设于所述前杆(2)侧壁的注药口(23)、与所述前杆(2)靠近所述注药口(23)一端固定连接的手杆(18)、与所述手杆(18)卡接的手柄(3)、与所述手柄(3)远离所述手杆(18)的一端连接的插座(4)、与所述前杆(2)远离所述注药口(23)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套管(1),所述套管(1)内设有测温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管(12)远离所述前杆(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组探针(10),所述第一组探针(10)的末端焊接有第一紧固管(5),所述第一紧固管(5)套设于所述测温管(12)外壁,所述第一紧固管(5)靠近所述套管(1)的一侧于所述测温管(12)外壁涂有绝缘层(7),所述绝缘层(7)外壁套设有第二紧固管(6),所述第二紧固管(6)朝向所述第一紧固管(5)的一端焊接有第二组探针(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伞形探针的射频消融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管(5)的外壁穿设有抵接于所述测温管(12)的第一螺钉(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伞形探针的射频消融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管(6)的外壁穿设有抵接于所述绝缘层(7)的第二螺钉(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伞形探针的射频消融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口(23)卡接有柱塞(14),所述柱塞(14)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宇秦杰
申请(专利权)人:迈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