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射频消融电极针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244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冷射频消融电极针头,涉及生物医疗机械领域,解决了水冷射频消融电极针在不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将电极针头隐藏起来的问题,其包括中空的针管、针头以及用于隐藏针头的套管等,针管一端与套管转动连接,套管远离与针管转动连接的部分开有内螺纹,针头远离针尖部分开有外螺纹,针头与套管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针管于其与套管转动连接的一端还伸出有用于限制针头转动的插销,针头开设有与插销相配合的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不使用水冷射频消融电极针的时候,将电极针头隐藏起来,以达到在保护电极针的针头不被损坏的同时,还可保护工作人员在拿起或运输射频消融电极针的过程中不被针头刺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冷射频消融电极针头
本技术涉及生物医疗机械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冷射频消融电极针头。
技术介绍
射频消融治疗是利用射频电流激发组织中的离子高速震荡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高热使肿瘤组织细胞、组织脱水形成局部性凝固坏死治疗肿瘤的一种物理疗法。射频热消融垂堑均由电发生器、测控单元、电极针、皮肤电极和计算机五部分组成。该系统组成一闭合环路,将电极针与患者皮肤电极相连。测控单元是通过监控肿瘤组织的阻抗、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自动调节射频消融的输出功率,使肿瘤组织快速产生大范围的凝固性坏死。消融电极是射频消融仪器的核心部件,因为它直接影响凝固坏死的大小和形状。理想的凝固区形状应为球形或扁球形。在B超或CT的引导下将多针电极直接刺人病变组织肿块内,射频电极针可使组织内温度超过60℃,细胞死亡,产生坏死区域;如局部的组织温度超过100℃,肿瘤组织和围绕器官的实质发生凝固坏死,治疗时可产生一个很大的球形凝固坏死区,凝固坏死区之外还有43~60℃的热疗区,在此区域内,癌细胞可被杀死,而正常细胞可恢复。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21133165,公告日20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射频消融电极针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针管(1)、针头(2)以及用于隐藏针头(2)的套管(3),所述针管(1)一端与套管(3)转动连接,所述套管(3)远离与针管(1)转动连接的部分开有内螺纹,所述针头(2)远离针尖部分开有外螺纹,所述针头(2)与套管(3)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针管(1)于其与套管(3)转动连接的一端还伸出有用于限制针头(2)转动的插销(11),所述针头(2)开设有与插销(11)相配合的插槽(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射频消融电极针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针管(1)、针头(2)以及用于隐藏针头(2)的套管(3),所述针管(1)一端与套管(3)转动连接,所述套管(3)远离与针管(1)转动连接的部分开有内螺纹,所述针头(2)远离针尖部分开有外螺纹,所述针头(2)与套管(3)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针管(1)于其与套管(3)转动连接的一端还伸出有用于限制针头(2)转动的插销(11),所述针头(2)开设有与插销(11)相配合的插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射频消融电极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2)包括外螺纹段(22)和光滑段(23),所述光滑段(23)的直径小于外螺纹段(22)中螺纹的小径;所述套管(3)中用于隐藏针头(2)的部分也包括两部分,分别为与针头(2)外螺纹段(22)相配合的,用于使针头(2)沿套管(3)轴向方向移动的内螺纹段(31),和用于限制针头(2)脱离针头(2)的,未开设内螺纹的限位段(32),所述限位段(32)的内径值等于光滑段(23)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射频消融电极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11)设置成横截面呈六边形的插销(11),所述插槽(21)为与六边形插销(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宇秦杰
申请(专利权)人:迈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