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坤专利>正文

一种胸外科手术用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21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胸外科手术用拉钩,包括握柄、电动伸缩杆和U形架,所述握柄内部右侧设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右端固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下端面固接有固定拉钩,所述电动伸缩杆右端前后两侧通过第一铰轴连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下端面左侧通过第二铰轴连接有活动拉钩,所述第一铰轴及第二铰轴均为阻尼轴,所述U形架上端固接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上端插杆插接握柄下端于插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固定拉钩可用于较小创口的牵引,展开两活动拉钩后可以与固定拉钩组成多个拉钩的耙钩结构,以用于牵引较大的创口,该装置既可以手持又可以固定,以便于医生进行其他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外科手术用拉钩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尤其是一种胸外科手术用拉钩。
技术介绍
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目前,在胸外科手术过程中大多需要使用到手术拉钩来牵拉手术创口,以便于手术的进行,由于手术的不同,需要牵引的创口也不尽相同,因而不同的手术也需要不同的手术拉钩。在公告号为CN208355509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布了一种胸外科手术拉钩,其设置的电动伸缩杆可以实现自动伸缩牵拉,以节省人力,且其采用了耙钩与单钩相互配合的方式,使其能适用于不同的手术情况,进而提高了拉钩的适用范围。然而在该技术方案中,耙钩与单钩采用翻转设置,使得二者之一始终朝上,容易划伤进行手术操作的医生,存在安全隐患,另外,该拉钩缺乏固定装置,在使用时需要长时间手持,因而并不方便。综上,本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1、传统手术拉钩结构单一,无法适应不同的手术情况,而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耙钩与单钩的翻转设置,存在安全隐患;2、上述技术方案缺乏固定装置,在使用时需要长时间手持,因而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胸外科手术用拉钩,固定拉钩可用于较小创口的牵引,展开两活动拉钩后可以与固定拉钩组成多个拉钩的耙钩结构,以用于牵引较大的创口,该装置既可以手持又可以固定,以便于医生进行其他手术操作。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胸外科手术用拉钩,包括握柄、电动伸缩杆和U形架,所述握柄内部左侧设有电池腔,左端螺纹连接有扣盖,内部右侧设有伸缩杆腔,并于伸缩杆腔内左端面固接有电动伸缩杆,其上端面左侧固接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电动伸缩杆左段部分置于伸缩杆腔内,其右端固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下端面固接有固定拉钩,所述电动伸缩杆右端前后两侧通过第一铰轴连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上端螺接有相应的第一紧固旋钮,第一伸缩杆下端面左侧通过第二铰轴连接有活动拉钩,所述第一铰轴及第二铰轴均为阻尼轴,电池腔用于盛放电池,开关与电池腔内的电池以及电动伸缩杆组成一个电路,以便控制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实现拉钩的自动牵拉,以节省人力,固定拉钩为单钩,可用于较小创口的牵引,此时活动拉钩折叠收置,不影响医生手术操作,当需要牵引的创口较大时,可向右展开第一伸缩杆,随后向下展开活动拉钩,两活动拉钩与固定拉钩组成多个拉钩的耙钩结构,以便于牵引较大的创口,此时第一伸缩杆由于连接块支撑,固定拉钩与两活动拉钩构成一条直线,且第一伸缩杆无法再向右转动,此时活动拉钩仅可前后活动,而不会影响其向左牵引,两第一伸缩杆自身长度可做调节,以便根据需要调节固定拉钩与两活动拉钩间的距离,第一铰轴及第二铰轴均为阻尼轴,需医生手动扳动方可活动,所述U形架开口朝右,下端螺纹连接有相应的固定旋钮,上端固接有第二伸缩杆,且第二伸缩杆左侧螺接有相应的第二紧固旋钮,所述握柄下端面左侧设有两插孔,所述第二伸缩杆顶端固接有两插杆,所述插杆插接于插孔内,利用固定旋钮可将U形架固定在手术床一侧,利用第二紧固旋钮可调节固定第二伸缩杆的长度,医生在使用该手术拉钩时,既可以手持进行牵引,也可以在牵引结束后利用插杆插接于插孔内以将装置固定,以便于医生进行其他手术操作。进一步的,所述握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以增强医生持握该装置时的摩擦力。进一步的,所述电动伸缩杆右段部分上端面设有刻度线,通过刻度线可直观观察电动伸缩杆右段部分收缩的长度,以便于定量控制创口牵引的宽度。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固定拉钩可用于较小创口的牵引,且此时活动拉钩折叠收置,不影响医生手术操作,向右展开第一伸缩杆,随后向下展开活动拉钩,两活动拉钩与固定拉钩组成多个拉钩的耙钩结构,可用于牵引较大的创口,这使得该装置能适用于不同的手术情况,提高了拉钩的适用范围,解决了传统手术拉钩结构单一,无法适应不同的手术情况,而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耙钩与单钩的翻转设置,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2、利用固定旋钮可将U形架固定在手术床一侧,利用第二紧固旋钮可调节固定第二伸缩杆的长度,医生在使用该手术拉钩时,既可以手持进行牵引,也可以在牵引结束后利用插杆插接于插孔内以将装置固定,以便于医生进行其他手术操作,解决了上述技术方案缺乏固定装置,在使用时需要长时间手持,因而并不方便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所述电动伸缩杆右段部分的俯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所述握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做以下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握柄1、电动伸缩杆3和U形架12,所述握柄1内部左侧设有电池腔1-1,左端螺纹连接有扣盖2,内部右侧设有伸缩杆腔1-2,并于伸缩杆腔1-2内左端面固接有电动伸缩杆3,其上端面左侧固接有开关4,所述开关4与所述电动伸缩杆3电性连接,电动伸缩杆3左段部分置于伸缩杆腔1-2内,其右端固接有连接块5,连接块5下端面固接有固定拉钩6,所述电动伸缩杆3右端前后两侧通过第一铰轴7连接有第一伸缩杆8,第一伸缩杆8上端螺接有相应的第一紧固旋钮11,第一伸缩杆8下端面左侧通过第二铰轴9连接有活动拉钩10,所述第一铰轴7及第二铰轴9均为阻尼轴,电池腔1-1用于盛放电池,开关4与电池腔1-1内的电池以及电动伸缩杆3组成一个电路,以便控制电动伸缩杆3的伸缩,实现拉钩的自动牵拉,以节省人力,固定拉钩6为单钩,可用于较小创口的牵引,此时活动拉钩10折叠收置,不影响医生手术操作,当需要牵引的创口较大时,可向右展开第一伸缩杆8,随后向下展开活动拉钩10,两活动拉钩10与固定拉钩6组成多个拉钩的耙钩结构,以便于牵引较大的创口,此时第一伸缩杆8由于连接块5支撑,固定拉钩6与两活动拉钩10构成一条直线,且第一伸缩杆8无法再向右转动,此时活动拉钩10仅可前后活动,而不会影响其向左牵引,两第一伸缩杆8自身长度可做调节,以便根据需要调节固定拉钩6与两活动拉钩10间的距离,第一铰轴7及第二铰轴9均为阻尼轴,需医生手动扳动方可活动,所述U形架12开口朝右,下端螺纹连接有相应的固定旋钮13,上端固接有第二伸缩杆14,且第二伸缩杆14左侧螺接有相应的第二紧固旋钮15,所述握柄1下端面左侧设有两插孔1-3,所述第二伸缩杆14顶端固接有两插杆16,所述插杆16插接于插孔1-3内,利用固定旋钮13可将U形架12固定在手术床一侧,利用第二紧固旋钮15可调节固定第二伸缩杆14的长度,医生在使用该手术拉钩时,既可以手持进行牵引,也可以在牵引结束后利用插杆16插接于插孔1-3内以将装置固定,以便于医生进行其他手术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握柄1外表面设有防滑纹17,以增强医生持握该装置时的摩擦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动伸缩杆3右段部分上端面设有刻度线18,通过刻度线18可直观观察电动伸缩杆3右段部分收缩的长度,以便于定量控制创口牵引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外科手术用拉钩,包括握柄、电动伸缩杆和U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内部左侧设有电池腔,左端螺纹连接有扣盖,内部右侧设有伸缩杆腔,并于伸缩杆腔内左端面固接有电动伸缩杆,其上端面左侧固接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电动伸缩杆左段部分置于伸缩杆腔内,其右端固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下端面固接有固定拉钩,所述电动伸缩杆右端前后两侧通过第一铰轴连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上端螺接有相应的第一紧固旋钮,第一伸缩杆下端面左侧通过第二铰轴连接有活动拉钩,所述第一铰轴及第二铰轴均为阻尼轴,所述U形架开口朝右,下端螺纹连接有相应的固定旋钮,上端固接有第二伸缩杆,且第二伸缩杆左侧螺接有相应的第二紧固旋钮,所述握柄下端面左侧设有两插孔,所述第二伸缩杆顶端固接有两插杆,插杆插接于插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外科手术用拉钩,包括握柄、电动伸缩杆和U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内部左侧设有电池腔,左端螺纹连接有扣盖,内部右侧设有伸缩杆腔,并于伸缩杆腔内左端面固接有电动伸缩杆,其上端面左侧固接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电动伸缩杆左段部分置于伸缩杆腔内,其右端固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下端面固接有固定拉钩,所述电动伸缩杆右端前后两侧通过第一铰轴连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上端螺接有相应的第一紧固旋钮,第一伸缩杆下端面左侧通过第二铰轴连接有活动拉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
申请(专利权)人:王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