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卫专利>正文

一种连接处强度较高的分体式柱状迷你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1457 阅读:40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连接处强度较高的分体式柱状迷你吸尘器,外壳沿轴向分为两部分,电动机的出轴与风轮连接形成吸风单元,吸风单元固定在下部分内,过滤器固定在上部分内,吸风单元的进风口与过滤器的出风口密封连通,过滤器的出风侧与上部分之间密封连接,过滤器与上部分之间形成尘仓;上部分套接有第一连接件,下部分套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呈柱体形,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式连接,上部分和下部分经该可拆式连接连接在一起形成外壳,优点是:外壳的设计和组件的设计并重,从而使得外壳的结构进一步简化,上下两部分连接处强度较高,另外外壳的加工难度也降低,在该基础上,实现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处强度较高的分体式柱状迷你吸尘器
本技术涉及吸尘器
,具体讲是一种连接处强度较高的分体式柱状迷你吸尘器。
技术介绍
迷你吸尘器是吸尘器的一种,其主要特点在于体积较小、便于收纳、便携性能好,迷你吸尘器包括壳体,壳体内主要安装有电动机、风轮、过滤器,通电后,电动机带动风轮旋转,风轮旋转产生吸力,空气从一端吸入,另一端高速排出,因此迷你吸尘器前端吸尘部分(由吸嘴和尘仓构成)的空气不断地被吸入,致使迷你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负压,在空气不断地被吸入的过程中,灰尘等杂物滞留在尘仓内,空气经过过滤器过滤后,由迷你吸尘器尾部排出,尘仓为行业术语,并不是指只能存储灰尘,例如纸片、碎片等吸尘器可以吸入的均适用。以下我们例举几种已经公开的迷你吸尘器,从而说明本申请人所发现的困难和不足:1、授权公告号CN202341943U,技术名称为多用途微型吸尘器,该专利文献记载,它包括有筒形的壳体1,该壳体1是由剖分而对合的两半壳体2和装在两半壳体2后面的后盖3组成。在壳体1前部设有吸风罩4,吸风罩4内设有风叶腔5,该风叶腔5的四周围制有滤网6,在风叶腔5内设有风叶7,吸风罩4的前端上制有吸风口8,吸风口8与风叶腔5连通,壳体1内设有电机9,电机9的转轴10与风叶7连接,壳体l内设有供安装干电池11的电池盒12,壳体1上设有控制电机9转动的滑板开关组件13,在吸风罩4前端面的吸风口8周围设有毛刷14。在与风叶腔5相对的壳体1上制有与风叶腔5相互连通的出风口150,还可以在吸风罩4前端设有罩住吸风罩4的防护罩16,在不用时罩住。2、授权公告号CN208590990U,技术名称为一种车载吸尘器,该专利文献记载,包括壳体1、风机2、过滤器3,所述壳体1为筒型结构,所述壳体1前端设置有吸灰嘴4且内部同轴由前向后依次设置所述的过滤器3、风机2,所述过滤器3将所述壳体1由前端开口进入的灰尘阻隔并使所述风机2产生的气流由所述过滤器3通过,所述吸灰嘴4为空腔吸嘴结构,所述吸灰嘴4的空腔与所述过滤器3之间形成封闭的灰仓5,所述壳体1后端设置有电源模块7。所述壳体l、风机2、过滤器3由前向后设置并且形成内部的空腔,而吸回嘴4为流线型结构用于吸灰。所述过滤器将灰尘堵在所述灰仓5内,这种结构是后方安装所述电源模块7的基础,不同于传统的一般车载吸尘器。一般的车载吸尘器由于后方不设置所述电源模块7,所以风阻会比较小并设置有出风口,不需用简形的壳体设计。3、申请号92214546.6,技术名称为袖珍吸尘器,该专利文献记载,用工程塑料制成筒形机壳(1),内分两格:一格为电池盒(2),可装两节1号电池,其构造与普通电筒相似;另一格为电机间(3),将装有扇叶和弧形流线面的电动机(4)沿机壳内壁的导向棱推进(电机与机壳之间有一定间隙),到位后旋进位于机壳上的螺钉销(6),使电机固定于机壳上。揭开位于电机与电池盒接和处的活动块(6),将电机线头接进三位触点开关(7),再依旧装上活动块(6)。其结合处的机壳上钻有四个固定孔(8),起通凤和冷却电机的作用。这样就装配成了轴流式扇风机。再将喇叭形连接头(9)带有织物滤网(10)的喇叭口用挂钩(11)和扣纽(12)与机壳筒口连接,接口处垫有弹性密封圈(13)。连接头小径端攻有螺纹,与弯头吸刷(14)或直伸吸刷(15)相接。弯头吸刷弯度为150度,刷头为三角形,可以吸附小面积和小角落的尘屑。直伸吸刷(15的杆直径缩小成椭圆形(长径为1.2cm,短径为O.8cm),长约25cm,刷头亦为椭圆形,刷端有五个爪齿(16)比刷毛低约lmm,除了吸附微小空间的尘屑外,尚可作搔痒之用。由上述可知,我们可以发现,1)、迷你吸尘器虽小,但是涉及的零部件较多,所以进一步进行改进困难较大;2)、在迷你吸尘器现有技术中,对于外壳与其他组件之间关系的研究不够,主要的研究内容还是在组件部分,外壳主要去适应组件部分的设计,这样设计思路使得外壳的结构进一步简化存在困难,也给外壳的加工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外壳作分体式结构设计且结构做的比较紧凑的方案还未见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连接处强度较高的分体式柱状迷你吸尘器,外壳的设计和组件的设计并重,从而使得外壳的结构进一步简化,上下两部分连接处强度较高,另外外壳的加工难度也降低,在该基础上,实现结构紧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连接处强度较高的分体式柱状迷你吸尘器,包括外壳、电动机、风轮和过滤器,外壳沿轴向分为两部分,分别记为上部分和下部分,上部分和下部分连接形成的外壳呈柱体,柱体设有筒形安装内腔并两端开口,两端开口分别作为进风端和出风端;过滤器、风轮、电动机依序位于筒形安装内腔中,电动机的出轴与风轮连接形成吸风单元,吸风单元固定在下部分内,过滤器固定在上部分内,吸风单元的进风口与过滤器的出风口间隔连通或相邻连通或伸入套接连通或密封连通,过滤器的出风侧与上部分之间密封连接,过滤器与上部分之间形成尘仓;上部分套接有第一连接件,下部分套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式连接,上部分和下部分经该可拆式连接连接在一起形成外壳。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上部分和下部分连接形成的外壳呈柱体,且通过套接设置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能够对连接处起到一定的补强作用,因此上下两部分连接处强度较高,另外,外壳沿轴向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每部分的长度不会太长,另一方面外壳与组件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比如过滤器位于上部分,易于装入,同样,电动机、风轮位于下部分,易于装入,另外通过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实现两部分的连接,上下两部分的连接位置设置在开口部分,总之,通过多处改进,实现外壳的设计和组件的设计并重这个思路,从而使得外壳的结构进一步简化,上下两部分连接处强度较高,同时还显著降低了外壳的加工难度,比如降低对外壳内结构的加工的难度,另外,上述结构较为紧凑。作为改进,吸风单元的结构包括:电动机的出轴所在侧连接有导风座,电动机与导风座固定连接并经导风座固定在下部分内,导风座围绕电动机周向设有导风孔,导风座的外周壁与下部分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导风座连接有支架,该支架罩住风轮并与导风座之间形成吸风室,支架设有进风口,该进风口作为吸风单元的进风口,吸风室经导风孔与出风端连通;支架单独设置或者第二连接件作为该支架,这样,结构简单紧凑,导风座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导流作用,吸风室有利于提高吸风性能,另外,若将第二连接件作为该支架,则结构可进一步简化;或者,电动机的壳体与下部分的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电动机的壳体与电动机的转子之间的间隔作为气流流道,该气流流道一端与风轮相通,该气流流道另一端与出风端相通,这样,取消导风座,组件更少,另外更有利于结构紧凑,另外还有利于吸尘器径向尺寸做小;或者,电动机的壳体与下部分的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电动机的壳体与电动机的转子之间的间隔作为气流流道,该气流流道一端与风轮相通,该气流流道另一端与出风端相通,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处强度较高的分体式柱状迷你吸尘器,包括外壳、电动机、风轮和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外壳沿轴向分为两部分,分别记为上部分和下部分,上部分和下部分连接形成的外壳呈柱体,柱体设有筒形安装内腔并两端开口,两端开口分别作为进风端和出风端;过滤器、风轮、电动机依序位于筒形安装内腔中,电动机的出轴与风轮连接形成吸风单元,吸风单元固定在下部分内,过滤器固定在上部分内,吸风单元的进风口与过滤器的出风口间隔连通或相邻连通或伸入套接连通或密封连通,过滤器的出风侧与上部分之间密封连接,过滤器与上部分之间形成尘仓;上部分套接有第一连接件,下部分套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呈柱体形,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式连接,上部分和下部分经该可拆式连接连接在一起形成外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处强度较高的分体式柱状迷你吸尘器,包括外壳、电动机、风轮和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外壳沿轴向分为两部分,分别记为上部分和下部分,上部分和下部分连接形成的外壳呈柱体,柱体设有筒形安装内腔并两端开口,两端开口分别作为进风端和出风端;过滤器、风轮、电动机依序位于筒形安装内腔中,电动机的出轴与风轮连接形成吸风单元,吸风单元固定在下部分内,过滤器固定在上部分内,吸风单元的进风口与过滤器的出风口间隔连通或相邻连通或伸入套接连通或密封连通,过滤器的出风侧与上部分之间密封连接,过滤器与上部分之间形成尘仓;上部分套接有第一连接件,下部分套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呈柱体形,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式连接,上部分和下部分经该可拆式连接连接在一起形成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处强度较高的分体式柱状迷你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吸风单元的结构包括:
电动机的出轴所在侧连接有导风座,电动机与导风座固定连接并经导风座固定在下部分内,导风座围绕电动机周向设有导风孔,导风座的外周壁与下部分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导风座连接有支架,该支架罩住风轮并与导风座之间形成吸风室,支架设有进风口,该进风口作为吸风单元的进风口,吸风室经导风孔与出风端连通;支架单独设置或者第二连接件作为该支架;
或者,电动机的壳体与下部分的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电动机的壳体与电动机的转子之间的间隔作为气流流道,该气流流道一端与风轮相通,该气流流道另一端与出风端相通;
或者,电动机的壳体与下部分的内腔相贴或间隙设置,电动机的壳体与电动机的转子之间的间隔作为气流流道,该气流流道一端与风轮相通,该气流流道另一端与出风端相通,电动机设有支架,该支架罩住风轮形成吸风室,支架设有进风口,该进风口作为吸风单元的进风口,吸风室与出风端经气流流道连通;支架单独设置或者第二连接件作为该支架;
或者,以上情况中,下部分设有第一安装面,第一安装面提供轴向下限位,第二连接件与下部分套接后,第二连接件和第一安装面一起将导风座夹持固定在下部分的内腔中,或者没有导风座的情况下,第二连接件和第一安装面一起将电动机夹持固定在下部分的内腔中;
或者,以上情况中,支架与导风座之间还设有定位连接结构,该定位连接结构采用设于周向的第一轴向槽和第一轴向凸起的配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处强度较高的分体式柱状迷你吸尘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与上部分螺纹连接套接,导风座与下部分螺纹连接套接,第二连接件与下部分轴向扣接套接,且第二连接件与导风座轴向连接,第二连接件与导风座之间设有定位连接结构,该定位连接结构采用设于周向的第一轴向槽和第一轴向凸起的配合结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旋转卡接套接或者螺纹连接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处强度较高的分体式柱状迷你吸尘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
申请(专利权)人:刘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