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卓韶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折叠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07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8
一种多功能折叠收纳装置,包括上下平行且同轴设置的顶部圆环和底部圆环,其中底部圆环的环内设有网状衬底,网状衬底的边沿与底部圆环的内沿固定连接;顶部圆环的下沿一周等距的排列有多个第一折叠架,第一折叠架的上端与顶部圆环的圆周铰接;底部圆环的上沿一周等距的排列有与第一折叠架一一匹配的多个第二折叠架,第二折叠架的下端与底部圆环的圆周铰接,第二折叠架的上端则与第一折叠架的下端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具有多种折叠形态,特别是通过其折叠结构提供了多种收纳形态的收纳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折叠收纳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居收纳用品,具体是指一种多功能折叠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家居生活中,物品收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把物品分门别类的收纳好,那么整个家居空间就会变得非常的杂乱、局促。为了解决家居收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诸多折叠收纳装置,例如:文件篮、脏衣篓、书架、糖果盒等。诸如申请号为CN201820819076.0的中国技术“折叠水果篮”、申请号为CN201320273285.7的中国技术“一种新型多用途折叠架”、申请号为CN201820461442.X的中国技术“一种可方便折叠的收纳篮”,皆是现有技术中折叠收纳装置的具体案例。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折叠收纳装置,多是采用折叠结构将整体完全收拢或完全展开,仅能有限的提供折叠、展开两种最终状态,其折叠状态仅能实现自身体积缩小以便收藏,其展开状态也仅能提供一种形态的收纳装置。可见,现有技术尚不能提供具有多种折叠形态,尤其是通过折叠结构提供多种收纳形态的收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折叠收纳装置,其具有多种折叠形态,特别是通过其折叠结构提供了多种收纳形态的收纳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折叠收纳装置,包括上下平行且同轴设置的顶部圆环和底部圆环,其中底部圆环的环内设有网状衬底,网状衬底的边沿与底部圆环的内沿固定连接;顶部圆环的下沿一周等距的排列有多个第一折叠架,第一折叠架的上端与顶部圆环的圆周铰接;底部圆环的上沿一周等距的排列有与第一折叠架一一匹配的多个第二折叠架,第二折叠架的下端与底部圆环的圆周铰接,第二折叠架的上端则与第一折叠架的下端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具有多种折叠形态,特别是通过其折叠结构提供了多种收纳形态的收纳装置。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种收纳形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种收纳形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三种收纳形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四种收纳形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四种收纳形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五种收纳形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到图7所示,一种多功能折叠收纳装置,包括上下平行且同轴设置的顶部圆环1和底部圆环2,其中底部圆环2的环内设有网状衬底3,网状衬底3的边沿与底部圆环2的内沿固定连接;顶部圆环1的下沿一周等距的排列有多个第一折叠架4,第一折叠架4的上端与顶部圆环1的圆周铰接;底部圆环2的上沿一周等距的排列有与第一折叠架4一一匹配的多个第二折叠架5,第二折叠架5的下端与底部圆环2的圆周铰接,第二折叠架5的上端则与第一折叠架4的下端铰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顶部圆环1的直径大于底部圆环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折叠架4的上下高度大于第二折叠架5的上下高度。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折叠架4成V型,且其底端弯折处具有水平的第一折弯段41;第二折叠架5成倒V型,且其顶端弯折处具有水平的第二折弯段51;第一折弯段41与第二折弯段51上下对齐并排,另设有一个用于束缚第一折弯段41与第二折弯段51使两者贴紧并排的螺旋弹簧6,第一折弯段41与第二折弯段51在螺旋弹簧6内保持滑动配合。进一步的,第一折叠架4的顶部开口端分别具有第一环形折弯部42,第一环形折弯部42圈设在顶部圆环1的圆周上并与之转动配合;第二折叠架5的底部开口端分别具有第二环形折弯部52,第二环形折弯部52圈设在底部圆环2的圆周上并与之转动配合。较佳的,第一折叠架4、第二折叠架5皆采用具有弹性的不锈钢线材折弯成型。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折叠收纳装置,其第一种收纳形态如图2所示,第一折叠架4、第二折叠架5展平为平角配合,使得第一种收纳形态成侧面平直的圆桶状结构,圆筒状结构的内部即可用于收纳物品。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折叠收纳装置,其第二种收纳形态如图3所示,在第一种收纳形态的基础上,第一折叠架4、第二折叠架5相互连接的螺旋弹簧6向顶部圆环1的中轴挤压,直至第二折叠架5成直立姿态,使得第二种收纳形态成具有喇叭口的花篮状结构,花篮状结构的内部即可用于收纳物品。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折叠收纳装置,其第三种收纳形态如图4所示,在第一种收纳形态的基础上,第一折叠架4、第二折叠架5相互连接的螺旋弹簧6向远离顶部圆环1中轴的方向拉动,同时将顶部圆环1向下按压至最大程度的靠近底部圆环2,使得第二种收纳形态成扁平的圆饼状结构,圆饼状结构即可用于衬垫物品。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折叠收纳装置,其第四种收纳形态如图5所示,在第三种收纳形态的基础上,将顶部圆环1向下按压至与底部圆环2齐平,使得第四种收纳形态成锥台状结构,锥台状结构可以作为放置小物件的置物台;此外,如图6所示,第四种收纳形态倒放后成碗状结构,碗装结构的内部即可用于收纳物品。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折叠收纳装置,其第五种收纳形态如图7所示,第四种收纳形态倒放的基础上,将顶部圆环1向底部圆环2上方拉起,直至第二折叠架5成直立姿态,使得第五种收纳形态成火山口状结构,火山口状结构的内部即可用于收纳物品。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技术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折叠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平行且同轴设置的顶部圆环和底部圆环,其中底部圆环的环内设有网状衬底,网状衬底的边沿与底部圆环的内沿固定连接;顶部圆环的下沿一周等距的排列有多个第一折叠架,第一折叠架的上端与顶部圆环的圆周铰接;底部圆环的上沿一周等距的排列有与第一折叠架一一匹配的多个第二折叠架,第二折叠架的下端与底部圆环的圆周铰接,第二折叠架的上端则与第一折叠架的下端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折叠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平行且同轴设置的顶部圆环和底部圆环,其中底部圆环的环内设有网状衬底,网状衬底的边沿与底部圆环的内沿固定连接;顶部圆环的下沿一周等距的排列有多个第一折叠架,第一折叠架的上端与顶部圆环的圆周铰接;底部圆环的上沿一周等距的排列有与第一折叠架一一匹配的多个第二折叠架,第二折叠架的下端与底部圆环的圆周铰接,第二折叠架的上端则与第一折叠架的下端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顶部圆环的直径大于底部圆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折叠架的上下高度大于第二折叠架的上下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收纳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卓韶
申请(专利权)人:梁卓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