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茶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451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茶盘。该种便携式茶盘包括外壳、主箱体、置物箱,外壳为侧面设置有凹槽一且上端面封闭的盒体,凹槽一中滑动连接有主箱体,主箱体上端面开设有凹槽二,凹槽二中放置有置物箱,置物箱开设有置物槽一和置物槽二,置物槽一至少有一个且用于放置茶叶,置物槽二至少有一个且用于放置茶具。该种便携式茶盘使用简单,并不需要繁琐的组装,并且结构简单,能够装有茶叶,方便使用者携带。

A portable tea tr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茶盘
本技术涉及茶具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茶盘。
技术介绍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茶道文化,而各种品茶用品也应运而生,茶盘是一种用来放置茶杯的器具,材质广泛,款式多样,但大部分茶盘都很厚重且不方便移动,为了方便携带,能够随时品茶,市场中也出现了一些轻便、可组装、便于携带的茶盘,但是很多需要较为繁琐的组装并且只能放置茶具,大多茶叶还需要另外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茶盘,结构简单、使用简单且方便携带。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便携式茶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茶盘,包括外壳、主箱体、置物箱,所述外壳为侧面设置有凹槽一且上端面封闭的盒体,所述凹槽一中滑动连接有所述主箱体,所述主箱体上端面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中放置有所述置物箱,所述置物箱开设有置物槽一和置物槽二,所述置物槽一至少有一个且用于放置茶叶,所述置物槽二至少有一个且用于放置茶具。将该种便携式茶盘展开时,拉动外壳使得主箱体从凹槽一中移动至凹槽二完全位于凹槽一外侧,然后取出置物箱,再将主箱体推回凹槽一中,然后,从置物槽二中取出茶具,再从置物槽一中取出茶叶并使用;将该中便携式茶盘收纳时,将茶具放入置物槽二中,从凹槽一种拉出主箱体至凹槽二位于凹槽一外侧,并将置物箱放置于凹槽二中,然后将主箱体推入凹槽一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种便携式茶盘使用简单,并不需要繁琐的组装,并且结构简单,能够装有茶叶,方便使用者携带。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地:所述外壳有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主箱体的两侧,所述主箱体沿长度方向与所述凹槽一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一的深度为至少二分之一的所述主箱体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一的侧壁设置有凸块,所述主箱体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凸块对应匹配的滑槽一。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凸块限制主箱体滑出凹槽一的最大距离,并且凸块还对主箱体与外壳间的滑动起到导向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端面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凹槽二正上方。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通孔,使得外壳上端面的水可以流入凹槽二中。进一步地:所述外壳通过面板将上端面封闭,所述面板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一上端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凸沿,两个所述凸沿相对的面开设有滑槽二,所述面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二中。进一步地:所述置物箱上端面连接有提拉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外壳去除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壳,101凹槽一,102凸块,103通孔,104面板,105凸沿,106滑槽二,2主箱体,201凹槽二,202滑槽一,3置物箱,301置物槽一,302置物槽二,303连接块,304提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便携式茶盘,包括外壳1、主箱体2、置物箱3,外壳1为侧面设置有凹槽一101且上端面封闭的盒体,主箱体2为长方体,凹槽一101为与主箱体2相匹配的长方体,主箱体2滑动设置于凹槽一101中,滑动方向为凹槽一101的深度方向,主箱体2上端面开设有凹槽二201,凹槽二201外形与置物箱3外形相匹配,置物箱3间隙插接于凹槽二201中,置物箱3上端面开设有置物槽一301,置物槽一301至少有一个且用于放置茶叶或茶叶包,置物箱3侧壁开设有置物槽二302,置物槽二302至少有一个且用于放置品茶用的茶具。如图1所示,外壳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当外壳1的数量为一个时,凹槽一101的深度与主箱体2的长度相等,主箱体2完全收纳于凹槽一101中;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外壳1为两个,外壳1对称设置于主箱体2的两侧,主箱体2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别滑动设置于两个凹槽一101中,凹槽一101的深度为二分之一的主箱体2的长度,当两个外壳1相对的端面完全贴合时,主箱体2完全位于外壳1内部。如图1、2所示,凹槽一101的前后两个侧壁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凸块102,主箱体2侧壁沿着主箱体2长度方向开设有与凸块102对应匹配的滑槽一202,凸块102滑动设置于滑槽一202中,通过凸块102限制主箱体2滑出凹槽一101的最大距离,并且凸块102还对主箱体2与外壳1间的滑动起到导向作用。如图1、2所示,外壳1上端面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03,当主箱体2完全位于外壳1中时,通孔103位于凹槽二201正上方,通孔103用于使水流通过并进入凹槽二201中;外壳1包括上端面、下端面以及三个相互垂直连接的侧面,外壳1的上端面为竹制的面板104,并且面板104与外壳1滑动连接,通过面板104将外壳1的上端面封闭;凹槽一101上端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凸沿105,两个凸沿105相对的面开设有滑槽二106,面板104滑动设置于滑槽二106中。如图1所示,置物箱3上端面开设的置物槽一301有两个,两个置物槽一301之间设置有连接块303,连接块303固接于置物箱3上端面,连接块303铰接有金属制成的提拉环304。上述连接、设置、固接的连接方式,可以在已存在的现有技术中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如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粘接、销连接、键连接、弹性变形连接、卡扣连接、过盈连接、注塑成型的方式实现结构上的相连,实际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茶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主箱体、置物箱,所述外壳为侧面设置有凹槽一且上端面封闭的盒体,所述凹槽一中滑动连接有所述主箱体,所述主箱体上端面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中放置有所述置物箱,所述置物箱开设有置物槽一和置物槽二,所述置物槽一至少有一个且用于放置茶叶,所述置物槽二至少有一个且用于放置茶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茶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主箱体、置物箱,所述外壳为侧面设置有凹槽一且上端面封闭的盒体,所述凹槽一中滑动连接有所述主箱体,所述主箱体上端面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中放置有所述置物箱,所述置物箱开设有置物槽一和置物槽二,所述置物槽一至少有一个且用于放置茶叶,所述置物槽二至少有一个且用于放置茶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有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主箱体的两侧,所述主箱体沿长度方向与所述凹槽一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一的深度为至少二分之一的所述主箱体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沈晓晖谢梦芸徐秀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