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宪嘉专利>正文

一种带测温的泡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06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测温的泡茶器,包括茶叶腔和盖体,盖体的一端与茶叶腔可拆卸连接;盖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柄,手柄内置有空腔,手柄的端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用于支撑泡茶器倒立放置;所述手柄的空腔内固定放置有温度计,与底座接触的温度计一端具有温度显示屏,温度显示屏位于底座上表面;茶叶腔和盖体上分布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用于将泡茶所用盛水杯内的水进入茶叶腔,盖体连接手柄的一端还连接有溢流层,所述溢流层设置在盖体外部周围,是由多个花瓣形成的花朵形溢流层,用于承接从盖体上圆孔溢流出的残留茶水。所述泡茶器可严格控制水温,满足泡茶所需条件,且易于外出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测温的泡茶器
本技术涉及泡茶
,尤其涉及一种带测温的泡茶器。
技术介绍
品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爱好与习惯。茶艺中的泡茶茶具和器具很多,形式各样,大至茶台,小至茶杯,甚至只是一个简单的泡茶器,只需满足泡茶的要求即可。由于很多泡茶器具构造复杂、体积大、易碎、不便携带、难清洗等原因,特别不适合外出使用。比如CN202287481U提供的一种专业泡茶茶具,虽然壶体设有温度计,但是器具本身具有壶嘴、壶体和壶盖等复杂结构使其不易于外出携带使用。虽然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旅游外出时携带的茶具,但大部分泡茶器具没有测温功能,无法准确知道茶水的温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重视工作之余的悠闲生活,爱茶人士对煮茶的条件要求较为严格,不同茶叶所属的水温也不相同,因此丞需寻找一种简单、易带、便捷、带测温的泡茶器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测温的泡茶器。本技术的目的至少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之一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测温的泡茶器,包括茶叶腔和盖体,所述茶叶腔用于放置待泡的茶叶,盖体具有茶叶容置腔,可容纳泡发后的茶叶,盖体的一端与茶叶腔可拆卸连接;盖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柄,手柄内置有空腔,手柄的端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用于支撑泡茶器倒立放置;所述手柄的空腔内固定放置有温度计,温度计的一端与底座接触,另一端具有探头,探头位于茶叶容置腔内,用于探测茶水温度,与底座接触的温度计一端具有温度显示屏,温度显示屏位于底座上表面,用于显示探头探测到的茶水温度;茶叶腔和盖体上分布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用于将泡茶所用盛水杯内的水进入茶叶腔,盖体连接手柄的一端还连接有溢流层,所述溢流层设置在盖体外部周围,是由多个花瓣形成的花朵形溢流层,用于承接从盖体上圆孔溢流出的残留茶水。优选地,所述茶叶腔和盖体均为圆柱状。优选地,所述茶叶腔具有一圆形开口,盖体与茶叶腔相应的连接处具有凹槽,凹槽嵌入圆形开口形成紧密连接。优选地,茶叶腔的直径为30mm~50mm;茶叶腔的底面和圆柱壁之间具有一段圆弧。优选地,所述温度计为插入式温度计,温度显示屏为LCD温度显示屏,插入式温度计具有控制开关和可更换电子电池,控制开关和可更换电子电池均位于底座上表面。优选地,所述过滤孔为圆形孔,圆形孔的直径为0.5~3mm。优选地,茶叶腔上设有容量刻度,用于标示装入的茶叶数量。优选地,所述底座为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为30mm~50mm。优选地,所述底座为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与茶叶腔的直径相等。优选地,溢流层与手柄一体成型;所述茶叶腔的材料为不锈钢,盖体的材料为硅胶。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泡茶器体积小易携带,且外部具有花朵形溢流层,可承接残留的茶水,能够满足外出泡茶的需求,冲泡简便快捷,不易碎;(2)本技术提供的泡茶器可根据茶水的浓度来调节泡茶时间,可以测试茶水温度;(3)本技术提供的泡茶器容易拆卸、清洗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提供的泡茶器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实施例提供的泡茶器的分解图;图3是实施例提供的泡茶器的插入式温度计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提供的泡茶器的茶叶腔的俯视图;图2中所示为:1-茶叶腔;11-茶叶腔过滤孔;12-圆形开口;13-容量刻度;2-盖体;21-凹槽;22-盖体过滤孔;23-溢流层;24-手柄;25-底座;3-温度计;31-探头;32-温度显示屏;33-控制开关;34-电子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不限于此。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测温的泡茶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茶叶腔1和盖体2,所述茶叶腔1用于放置待泡的茶叶,盖体2具有茶叶容置腔,可容纳泡发后的茶叶,盖体2的一端与茶叶腔1可拆卸连接,盖体2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柄24,手柄24内置有空腔,手柄24的端部连接有底座25,所述底座25用于支撑泡茶器倒立放置,所述手柄24的空腔内固定放置有温度计3,如图3所示,温度计3的一端与底座25接触,另一端具有探头31,探头31位于茶叶容置腔内,用于探测茶水温度,与底座25接触的温度计3一端具有温度显示屏32,温度显示屏32位于底座上25表面,用于显示探头31探测到的茶水温度;茶叶腔1和盖体2上分布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用于将泡茶所用盛水杯内的水进入茶叶腔1,盖体2连接手柄24的一端还连接有溢流层23,所述溢流层23设置在盖体2外部周围,是由多个花瓣形成的花朵形溢流层,用于承接从盖体2上圆孔溢流出的残留茶水。如图4所示,所述茶叶腔1和盖体2均为圆柱状。所述茶叶腔1具有一圆形开口12,盖体2与茶叶腔1相应的连接处具有凹槽21,凹槽21嵌入圆形开口12形成紧密连接。茶叶腔1的直径为45mm;茶叶腔1的底面和圆柱壁之间具有一段圆弧。所述温度计3为插入式温度计,温度显示屏32为LCD温度显示屏,插入式温度计具有控制开关33和可更换电子电池34,控制开关33和可更换电子电池34均置于底座25上表面。茶叶腔1上分布的过滤孔为茶叶腔过滤孔11,盖体2上分布的过滤孔为盖体过滤孔22,均为圆形孔,圆形孔的直径为1mm。茶叶腔1上设有容量刻度13,用于标示装入的茶叶数量。所述底座25为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为45mm。所述底座25为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与茶叶腔的直径相等。溢流层与手柄一体成型。所述茶叶腔1的材料为不锈钢,盖体2的材料为硅胶。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泡茶器进行泡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茶叶腔1标示的容量刻度13以及泡茶浓度装入茶叶,把盖体2凹槽21嵌入茶叶腔1的圆形开口12,确保茶叶腔1与盖体2紧密连接,盛茶杯先装入开水,提起盖体2的手柄24,把泡茶器放入盛茶杯,浸泡数秒至数十秒,泡茶浓度随个人喜好,插入式温度计3的探头31进入水中,泡茶过程随时观察茶水温度,茶水泡好后,把泡茶器从盛茶杯中取出,倒立放置,泡茶器里剩余的茶水由溢流层23承接,避免洒漏,盛茶杯的茶水用完以后,可把泡茶器里的茶叶重复浸泡使用,直至没有味道后丢弃,轻按盖体2开口位置,硅胶变形,盖体2从茶叶腔1里脱出,把茶叶腔1里的茶叶倒出,冲水清理茶叶腔1。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测温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茶叶腔和盖体,所述茶叶腔用于放置待泡的茶叶,盖体具有茶叶容置腔,可容纳泡发后的茶叶,盖体的一端与茶叶腔可拆卸连接;盖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柄,手柄内置有空腔,手柄的端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用于支撑泡茶器倒立放置;所述手柄的空腔内固定放置有温度计,温度计的一端与底座接触,另一端具有探头,探头位于茶叶容置腔内,用于探测茶水温度,与底座接触的温度计一端具有温度显示屏,温度显示屏位于底座上表面,用于显示探头探测到的茶水温度;茶叶腔和盖体上分布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用于将泡茶所用盛水杯内的水进入茶叶腔,盖体连接手柄的一端还连接有溢流层,所述溢流层设置在盖体外部周围,是由多个花瓣形成的花朵形溢流层,用于承接从盖体上圆孔溢流出的残留茶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测温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茶叶腔和盖体,所述茶叶腔用于放置待泡的茶叶,盖体具有茶叶容置腔,可容纳泡发后的茶叶,盖体的一端与茶叶腔可拆卸连接;盖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柄,手柄内置有空腔,手柄的端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用于支撑泡茶器倒立放置;所述手柄的空腔内固定放置有温度计,温度计的一端与底座接触,另一端具有探头,探头位于茶叶容置腔内,用于探测茶水温度,与底座接触的温度计一端具有温度显示屏,温度显示屏位于底座上表面,用于显示探头探测到的茶水温度;茶叶腔和盖体上分布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用于将泡茶所用盛水杯内的水进入茶叶腔,盖体连接手柄的一端还连接有溢流层,所述溢流层设置在盖体外部周围,是由多个花瓣形成的花朵形溢流层,用于承接从盖体上圆孔溢流出的残留茶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测温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腔和盖体均为圆柱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测温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腔具有一圆形开口,盖体与茶叶腔相应的连接处具有凹槽,凹槽嵌入圆形开口形成紧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宪嘉
申请(专利权)人:黄宪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