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机器管路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06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机器管路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相互并联两个循环回路,具体包括对医用机器(8)进行消毒的消毒回路和对消毒后的残余气体进行清除的清除回路;所述的消毒回路上设有通入气体的第一支管道;所述的清除回路上设有臭氧分解器(4),还设有使大气通入的第二支管道和使气体排出的第三支管道;该装置还包括臭氧发生器(3),该臭氧发生器(3)设置在消毒回路或第一支管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消毒时效长、臭氧利用率高、适应各种管压的设备、便于切换各种模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机器管路消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机器管路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医用机器在医疗过程中的使用非常广泛,比如呼吸机、麻醉机和雾化器等等。其中,呼吸机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的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的医疗设备,但呼吸机管道及其附件的污染会造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因此呼吸机在使用的前后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才能减少和避免病人的交叉感染。目前临床上对可拆卸的呼吸机管道,使用一次性的医疗器械产品,或对可拆卸的部件进行常规清洁消毒后反复使用,采用的常规消毒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消毒剂浸泡、化学消毒剂熏蒸、高压蒸汽灭菌、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消毒等方法,或几种方法的组合使用。但对于不可拆卸的部分,包括呼吸机内部的气路系统和内部的电子元件,不能用常规消毒方法,医护人员只能进行简单的擦拭清洁,必要时需交由生产厂家进行消毒灭菌。这会降低呼吸机的使用率,增加医疗成本。由于呼吸机内部管路复杂,多螺旋状,管腔长且内径细,而且一些小型、便携的呼吸机不会将气路和电路分开,病菌容易在温热的电路板定植,并迅速繁殖。现有的技术采用臭氧、环氧乙烷或雾化消毒液的方式对呼吸机内部管路进行消毒灭菌。雾化消毒液,本质上仍然是液体,这种方式不适合用于电路系统的消毒。而且使用雾化消毒液灭菌气路系统后,还需要进一步清洗,彻底除去管路中的消毒液。环氧乙烷可以同时用于气路系统和电路系统的消毒,但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且对人有毒,必须在密闭的环氧乙烷灭菌器内进行。使用环氧乙烷灭菌结束后,还要解析一段时间除去管路中残留的环氧乙烷,一般采用50至60摄氏度下机械通风需要解析8至12小时,采用被动通风则需要解析一周时间。目前的技术也使用臭氧消毒方法,比如呼吸机消毒宝,其技术特征是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成臭氧后消毒呼吸机,但该技术存在的缺陷包括:用空气做气源,无法生成足够高浓度的臭氧,更无法在持续的消毒时间内维持臭氧浓度,导致消毒无效;消毒过程处于开放状态,即空气经消毒宝转换成臭氧,臭氧进入呼吸机,呼吸机的尾气排放到环境中,开放状态也导致了臭氧浓度无法达到消毒需要的浓度,导致消毒无效;消毒过程的开放状态,还会导致使用者会直接接触臭氧,有潜在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消毒时效长、臭氧利用率高、适应各种管压的设备、便于切换各种模式的医用机器管路消毒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用机器管路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相互并联两个循环回路,具体包括对医用机器进行消毒的消毒回路和对消毒后的残余气体进行清除的清除回路;所述的消毒回路设有通入用于直接或间接消毒的气体的第一支管道,所述的清除回路上设有臭氧分解器,还设有使大气通入的第二支管道和使气体排出的第三支管道;该装置还包括臭氧发生器,该臭氧发生器设置在消毒回路或第一支管道上。进一步地,所述的循环回路上设有用于控制气体总量的缓冲储气罐。当医用机器为呼吸机时,该呼吸机还设有吸气端口和呼气端口,消毒时,吸气端口和呼气端口之间设有将两者联通的导管,目的是构成气体回路通路。优选地,所述的缓冲储气罐先与臭氧发生器串联后,再与臭氧分解器并联,然后与医用机器并联连接;此时,所述的缓冲储气罐、臭氧发生器和医用机器三者及其连接管道组成了消毒回路,所述的臭氧分解器和医用机器两者及其连接管道组成了清除回路;或者,所述的缓冲储气罐直接与臭氧分解器并联,然后与医用机器并联连接;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臭氧发生器被部分短路,不参与工作;再或者,缓冲储气罐先与臭氧分解器并联,再与医用机器并联连接,然后与臭氧发生器串联连接;此时,所述的缓冲储气罐和医用机器两者及其连接管道组成了消毒回路,所述的臭氧分解器和医用机器两者及其连接管道组成了清除回路;又或者,臭氧发生器先与臭氧分解器并联,再与缓冲储气罐串联连接,然后与医用机器并联连接;此时所述的缓冲储气罐、臭氧发生器和医用机器三者及其连接管道组成了消毒回路,所述的缓冲储气罐、臭氧分解器和医用机器三者及其连接管道组成了清除回路。进一步地,所述的缓冲储气罐设有储气进气口和第一储气出气口,所述的医用机器还设有机器出气口和机器进气口,所述的储气进气口和机器出气口通过第一主管道连接,所述的第一储气出气口和机器进气口通过第二主管道连接,所述的第一主管道上还设有通入氧气的第一支管道。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主管道和第二主管道之间设有第一分管道,所述的臭氧分解器设置在第一分管道上,所述的臭氧发生器设置在第二主管道上,此时,臭氧发生器安置在缓冲储气罐之后,缓冲储气罐和臭氧发生器串联连接,臭氧分解器与缓冲储气罐和臭氧发生器形成的串联管道并联连接,然后与医用机器并联连接,如图1、2、5。这种连接方式在进行臭氧消毒步骤时,缓冲储气罐、臭氧发生器和医用机器三者共同构成消毒回路。当臭氧消毒结束后进行臭氧分解步骤时,臭氧分解器和医用机器两者共同构成清除回路。进一步地,所述的缓冲储气罐还设有第二储气出气口,该第二储气出气口引出第二分管道与第二主管道相连。此时,臭氧发生器安置在缓冲储气罐之后,当臭氧发生器参与工作时,缓冲储气罐与臭氧发生器串联后再和臭氧分解器并联连接,然后与医用机器并联连接,当臭氧发生器不参与工作时,缓冲储气罐和臭氧分解器并联连接,然后与医用机器并联连接,如图3。这种连接方式在进行臭氧消毒步骤时,可能是缓冲储气罐和医用机器两者,或者缓冲储气罐、臭氧发生器和医用机器三者构成消毒回路。当臭氧消毒结束后进行臭氧分解步骤时,臭氧分解器和医用机器两者共同构成清除回路。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主管道和第二主管道之间设有第一分管道,所述的臭氧分解器设置在第一分管道上,所述的臭氧发生器设置在第一支管道上;此时,臭氧发生器置于缓冲储气罐的前端,缓冲储气罐先与臭氧分解器并联,再与医用机器并联连接,然后与臭氧发生器串联连接,如图4、6、8。这种连接方式在进行臭氧消毒步骤时,缓冲储气罐和医用机器共同构成臭氧消毒回路,而臭氧发生器位于支路。当臭氧消毒结束后进行臭氧分解步骤时,臭氧分解器和医用机器共同构成清除回路。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储气出气口和机器进气口设有第三分管道,所述的臭氧分解器设置在第三分管道上,所述的臭氧发生器设置在第二主管道上;此时,臭氧发生器先与臭氧分解器并联,再与缓冲储气罐串联连接,然后与医用机器并联连接,如图7。这种连接方式在进行臭氧消毒步骤时,缓冲储气罐、臭氧发生器和医用机器三者及其连接管道组成了消毒回路。当臭氧消毒结束后进行臭氧分解步骤时,缓冲储气罐、臭氧分解器和医用机器三者及其连接管道组成了清除回路。进一步地,所述的循环回路上设有控制气体流向的单向阀和/或控制气体流速的电磁阀。进一步地,所述的循环回路上设有检测管道内气体压力的压力检测器,检测管道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和/或监测管道内臭氧水平的流量检测器。进一步地,所述的循环回路上设有促进气体流动的风机,该风机与流量检测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循环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机器管路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相互并联两个循环回路,具体包括对医用机器(8)进行消毒的消毒回路和对消毒后的残余气体进行清除的清除回路;/n所述的消毒回路上设有通入气体的第一支管道;/n所述的清除回路上设有臭氧分解器(4),还设有使大气通入的第二支管道和使气体排出的第三支管道;/n该装置还包括臭氧发生器(3),该臭氧发生器(3)设置在消毒回路或第一支管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机器管路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相互并联两个循环回路,具体包括对医用机器(8)进行消毒的消毒回路和对消毒后的残余气体进行清除的清除回路;
所述的消毒回路上设有通入气体的第一支管道;
所述的清除回路上设有臭氧分解器(4),还设有使大气通入的第二支管道和使气体排出的第三支管道;
该装置还包括臭氧发生器(3),该臭氧发生器(3)设置在消毒回路或第一支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机器管路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回路上还设有用于抽真空的第四支管道,所述的第四支管道上设有抽气口(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机器管路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回路上设有控制气体总量的缓冲储气罐(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机器管路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储气罐(2)内设有检测缓冲储气罐(2)压力的储气压力检测器(2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机器管路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储气罐(2)设有储气进气口(21)和第一储气出气口(22),所述的医用机器(8)设有机器进气口(51)和机器出气口(52),所述的储气进气口(21)和机器出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振民詹晓平毛建民隆艳王朝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千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