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3023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非泼罗尼1~15%、除虫菊酯0.5~5%、雪松油2~10%、昆虫生长调节剂1~5%、结晶抑制剂1~15%、抗氧化剂0.01~3%、主溶剂1~25%、共溶剂补足至100%,还包括分散剂0.2~10%、透皮促渗透剂1~5%和助溶剂2~10%等其他助剂。非泼罗尼与除虫菊酯配合互补,增加了杀虫效果和见效速度;通过添加昆虫生长调节剂,使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成虫具高效驱杀作用的同时,增加对虫卵或虫蛹的杀灭效果,扩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驱杀范围;雪松油的添加改善或遮盖了药物难闻的气味,增加体验感,并增加了驱虫效果和促进动物皮炎的康复,抗氧化剂及其他助剂的添加,增加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对寄生虫的驱杀效果及药性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寄生物药物
,特别涉及一种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宠物市场发展迅猛,很多家庭都会喂养猫、狗等宠物,但猫、狗等宠物极易受到寄生物的侵扰和感染,比如跳蚤、螨虫、蜱、虱等寄生虫,寄生虫不仅会造成萌宠的不安和疾病,而且寄生虫还是病原体的中间寄宿主,可能通过病原感染和传播媒介给人类带来多种人兽共患的疾病。本领域存在许多用于处理寄生物的杀虫剂,这些杀虫剂对抗特别寄生物有效性及其成本各有不同,如非泼罗尼又名氟虫腈,是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研究人员于1987年发现的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和杀节肢动物活性的吡唑类化合物,该药物用于宠物主要有滴剂和喷雾剂两种剂型,施药后储存于动物的皮脂腺中,藉由皮肤表面的油脂扩散,发挥全身作用。药物不会进入猫狗的体内及血液循环,不会伤害到猫狗的肝肾功能。该产品使用较方便,但价格昂贵,见效慢且该药物对虫卵作用不大,使用后数天容易出现“复发”现象。另外,宠物得寄生虫病一般都会出现皮肤问题,现有的杀虫剂只具备杀虫功效,无法改善皮肤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同时对成虫、幼虫和虫卵作用大,除虫效果佳,对皮肤温和,可趋避蚁虫的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对成虫、幼虫和虫卵作用大,除虫效果佳,对皮肤温和,可趋避蚁虫的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其各组分的重量比如下:非泼罗尼1~15%、除虫菊酯0.5~5%、雪松油2~15%、昆虫生长剂1~5%、结晶抑制剂1~15%、抗氧化剂0.01~3%、主溶剂1~25%以及共溶剂补足至10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BHA、BHT、二丁基羟基甲苯、二叔丁基对甲酚、丁香油、迷迭香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还包括分散剂、透皮促渗透剂、助溶剂和矫味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还包括分散剂0.2~10%、透皮促渗透剂1~5%和助溶剂2~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共溶剂选自乙醇、异丙醇、甲醇、脂肪油、丙二醇、乳酸乙酯、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丙酮、乙腈、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正丁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丁醚、苯甲醇、甘油、聚乙二醇、环己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结晶抑制剂选自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百分比提供以下组分:非泼罗尼1~15%、除虫菊酯0.5~5%、雪松油2~15%、昆虫生长剂1~5%、结晶抑制剂1~15%、主溶剂1~25%、抗氧化剂0.01~3%、共溶剂适量、其他助剂3.3~30%,其他助剂选自分散剂、透皮促渗透剂和助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2)在配液罐中加入占生产量1~25%的主溶剂;(3)将准备的占生产量1~5%的所述昆虫生长剂和占生产量0.005~0.2%的抗氧化剂加入配液罐中,搅拌均匀,持续搅拌依次加入占生产量1~15%的结晶抑制剂和占生产量2~15%的雪松油,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4)持续搅拌,依次加入占生产量1~15%的非泼罗尼和占生产量0.5~5%的除虫菊酯,加热至55~65℃,搅拌至完全溶解;(5)加入全部的其他助剂,搅拌至完全溶解,后补加适量的共溶剂至生产量,再次搅拌均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以非泼罗尼作为主要有效成分,并与除虫菊酯配合互补,增快杀虫速度,使之见效快,杀虫效果好;另外,通过添加昆虫生长调节剂,并控制重量百分比含量,使本专利技术对成虫具高效驱杀作用的同时,增加对虫卵或虫蛹的杀灭效果,扩大本专利技术的驱杀范围;通过添加一定重量百分比含量的雪松油改善或遮盖药物难闻的气味,增加体验感,以及增加驱虫效果和促进动物皮炎的康复。再者,通过添加抗氧化剂及其他助剂,以及控制各组分重量百分比含量,增加了本专利技术的对寄生虫的驱杀效果及药性的稳定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其包括以下组分:非泼罗尼、除虫菊酯、雪松油、昆虫生长剂、结晶抑制剂、抗氧化剂、主溶剂以及共溶剂。其中,各组分的质量体积比为:非泼罗尼1~20%,可以为但不限于1%、2%、4%、6%、8%、10%、12%、14%、16%、18%或20%等;除虫菊酯0.5~5%,可以为但不限于0.5%、1%、1.5%、2%、2.5%、3%、3.5%、4%、4.5%或5%等;雪松油2~15%,可以为但不限于2%、4%、6%、8%、10%、12%、14%或15%等;昆虫生长剂1~5%,可以为但不限于1%、2%、3%、4%或5%等;结晶抑制剂1~15%,可以为但不限于1%、2%、4%、6%、8%、10%、12%、14%或15%等;抗氧化剂0.01~3%,可以为但不限于0.01%、0.1%、0.6%、1.1%、1.6%、2.1%、2.6%或3%等;主溶剂1~25%,可以为但不限于1%、2%、4%、6%、8%、10%、12%、14%、16%、18%、20%、22%或25%等;以及共溶剂补足至100%。非泼罗尼具有很强的亲脂性,能扩散到体表毛囊的皮脂腺储存,因而具有较长的残效期,非泼罗尼主要通过阻断由γ-氨基丁酸受体控制的神经膜Cl-通道,诱导Cl-流,引起神经系统极度兴奋而导致虫体死亡。所述非泼罗尼具有广谱、高效等优点,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对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类杀虫剂已经产生抗性的或敏感的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其具有起效慢的缺点,在见效速度上不大满足用户需求。所述除虫菊酯能够扰乱虫神经的正常生理,使之由兴奋、痉挛到麻痹而死亡,其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残效期短、毒性低的特点,其与非泼罗尼配合使用可与所述非泼罗尼互补,增快杀虫速度,见效快,效果好。所述昆虫生长调节剂选自包括保幼激素类似物、蜕皮激素类似物、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或其他昆虫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保幼激素类似物包括吡丙醚、双氧威和哒幼酮;所述蜕皮激素类似物包括抑食肼、虫酰肼;所述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包括灭蝇胺、噻嗪酮、除虫脲、灭幼脲、氟虫脲、氟啶脲、氟铃脲、杀铃脲和氟苯脲等;其他昆虫生长调节剂包括从楝科植物中提取的印楝素和川楝素。所述昆虫生长剂能够抑制昆虫生理发育,如一直蜕皮、抑制新表皮形成、抑制取食等,阻碍和干扰昆虫的正常发育,使得尚未孵化或变态的幼虫不能羽化为成虫并死亡。所述昆虫生长剂与所述非泼罗尼及所述除虫菊酯结合使用,能够进一步增加对成虫和幼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抗寄生物组合物各组分的重量比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抗寄生物组合物各组分的重量比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BHA、BHT、二丁基羟基甲苯、二叔丁基对甲酚、丁香油、迷迭香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还包括分散剂、透皮促渗透剂、助溶剂和矫味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还包括分散剂0.2~10%、透皮促渗透剂1~5%和助溶剂2~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溶剂选自乙醇、异丙醇、甲醇、脂肪油、丙二醇、乳酸乙酯、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外用抗寄生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丙酮、乙腈、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正丁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丁醚、苯甲醇、甘油、聚乙二醇、环己醇中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灿辉肖小平汪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派维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