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前臂旋转的关节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948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前臂旋转的关节假体,包括与远端桡骨的髓腔内部相连接的支撑体以及包裹在支撑体下部外面的杯型耐磨垫,所述支撑体下部为圆柱底座,中部为连接柱,上部为假体柄,所述杯型耐磨垫上端口内侧设有防止支撑体上移的阻挡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手术放置于人体内、能够长期安全的在人体内协助先天性上尺桡融合患者前臂旋转,具有避免术后远端桡骨移位假关节再次融合以及保证关节假体长期有效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前臂旋转的关节假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辅助前臂旋转的关节假体。
技术介绍
先天性上尺桡融合是一种较罕见的上肢先天畸形,该病为前臂的尺骨、桡骨与上尺桡关节水平发生融合,导致患者呈现患侧前臂不同程度的固定旋前畸形。对于严重的先天性上尺桡融合的患者,由于自然地无法完成手心朝上的动作,因此在日常生活、工作、兴趣爱好及社会心理方面存在极大的障碍。目前对于这种严重的先天性上尺桡融合患者,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而反向Sauve-Kapandji手术是其中一种可选的治疗手段,反向sauvekapandji手术是指在桡骨近端去除一段骨的手术方案,让前臂能够旋转。在该手术中,医生去除桡骨近端的部分骨质,人为造成了一个假关节,从而能使尺桡骨配合完成旋转功能。但该手术存在两个问题:一、由于没有坚强的骨性结构支撑,桡骨远端容易向近端移位,可能引起继发的腕关节疼痛症状;二、由于儿童骨骼愈合较快,往往手术后出现桡骨假关节再次融合的问题。术中放置肌腱球或自身筋膜瓣,无法解决桡骨近端移位的问题,而安装间置假体则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因此,研制一种能应用于临床的适宜关节间置的假体,是本专业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具有重大的临床推广价值及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辅助前臂旋转的关节假体,具有可以通过手术放置于人体内、能够长期安全的在人体内协助先天性上尺桡融合患者前臂旋转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辅助前臂旋转的关节假体,包括与远端桡骨的髓腔内部相连接的支撑体以及包裹在支撑体下部外面的杯型耐磨垫,所述支撑体下部为圆柱底座,中部为连接柱,上部为假体柄,所述杯型耐磨垫上端口内侧设有防止支撑体上移的阻挡机构。上述的一种辅助前臂旋转的关节假体,所述杯型耐磨垫采用高分子聚乙烯材质,所述支撑体采用钴铬钼合金材质。上述的一种辅助前臂旋转的关节假体,所述阻挡机构为梯形截面内环,所述梯形截面内环与杯型耐磨垫上端口内侧连体形成三角形截面内槽阻挡环,所述圆柱底座外周的上端面设有与三角形截面内槽阻挡环相适配的三角形截面外齿环。上述的一种辅助前臂旋转的关节假体,所述阻挡机构为矩形截面内环,所述矩形截面内环与杯型耐磨垫上端口内侧连体形成矩形截面阻挡环,所述圆柱底座外周的上端面设有与矩形截面阻挡环相适配的阶梯台肩。上述的一种辅助前臂旋转的关节假体,所述假体柄与连接柱的上端之间设有适应置入远端桡骨的髓腔内部的倾斜角度。上述的一种辅助前臂旋转的关节假体,所述假体柄的表面设有多孔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辅助前臂旋转的关节假体,设置了包括与远端桡骨的髓腔内部相连接的支撑体以及包裹在支撑体下部外面的杯型耐磨垫,所述支撑体下部为圆柱底座,中部为连接柱,上部为假体柄,所述杯型耐磨垫上端口内侧设有防止支撑体上移的阻挡机构。其有益技术效果是:1、通过支撑体对桡骨的支撑,避免了反向Sauve-Kapandji手术治疗先天性上尺桡融合术后桡骨向近端移位的问题。2、通过在假关节处安放关节假体,可有效避免手术后桡骨假关节再次融合的风险。3、通过假体柄上多孔结构的设计,能有效避免关节假体松动,以及假体关节处骨质破坏等问题,保证了关节假体的长期有效性。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需要进行反向Sauve-Kapandji手术的先天性上尺桡融合患者,能够更好地实现重建前臂旋转功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右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A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为:杯型耐磨垫1、圆柱底座2、连接柱3、多孔结构4、假体柄5、三角形截面内槽阻挡环6、三角形截面外齿环7、矩形截面阻挡环8、阶梯台肩9、远端桡骨10、近端桡骨11、髓腔12、尺骨1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下:实施例一:(见图1)一种辅助前臂旋转的关节假体,包括与远端桡骨10的髓腔12内部相连接的支撑体以及包裹在支撑体下部外面的杯型耐磨垫1,所述支撑体下部为圆柱底座2,中部为连接柱3,上部为假体柄5,所述杯型耐磨垫1上端口内侧设有防止支撑体上移的阻挡机构。所述杯型耐磨垫1采用高分子聚乙烯材质,所述支撑体采用钴铬钼合金材质。所述阻挡机构为梯形截面内环,所述梯形截面内环与杯型耐磨垫1上端口内侧连体形成三角形截面内槽阻挡环6,所述圆柱底座2外周的上端面设有与三角形截面内槽阻挡环6相适配的三角形截面外齿环7。所述假体柄5与连接柱3的上端之间设有适应置入远端桡骨10的髓腔12内部的倾斜角度。所述假体柄5的表面设有多孔结构4。实施例二:(见图7)一种辅助前臂旋转的关节假体,包括与远端桡骨10的髓腔12内部相连接的支撑体以及包裹在支撑体下部外面的杯型耐磨垫1,所述支撑体下部为圆柱底座2,中部为连接柱3,上部为假体柄5,所述杯型耐磨垫1上端口内侧设有防止支撑体上移的阻挡机构。所述杯型耐磨垫1采用高分子聚乙烯材质,所述支撑体采用钴铬钼合金材质。所述阻挡机构为矩形截面内环,所述矩形截面内环与杯型耐磨垫1上端口内侧连体形成矩形截面阻挡环8,所述圆柱底座2外周的上端面设有与矩形截面阻挡环8相适配的阶梯台肩9。所述假体柄5与连接柱3的上端之间设有适应置入远端桡骨10的髓腔12内部的倾斜角度。所述假体柄5的表面设有多孔结构4。本专利技术的安装使用方法:将支撑体的假体柄5放入远端桡骨10的髓腔12内部,确保无明显异动,然后选用合适厚度的杯型耐磨垫1与支撑体的圆柱底座2紧密结合,此时关节假体应能维持远端桡骨10的远端稳定性。在将该关节假体置入人体内后,由于假体柄5上的多孔结构,人体内与假体柄5接触的骨骼可长入多孔结构4内,从而实现骨骼与关节假体之间长期稳定的固定。由于桡骨干被预先去除一段骨质,在骨断面处,假体柄5插入远端桡骨10的髓腔12中并紧密结合。稍微牵引远端桡骨10,将杯型耐磨垫1放入并与圆柱底座2稳定连接,杯型耐磨垫1底面与近端桡骨11断面应存在微小间隙。从而完成该关节假体的协助前臂旋转及支撑的功能。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前臂旋转的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远端桡骨(10)的髓腔(12)内部相连接的支撑体以及包裹在支撑体下部外面的杯型耐磨垫(1),所述支撑体下部为圆柱底座(2),中部为连接柱(3),上部为假体柄(5),所述杯型耐磨垫(1)上端口内侧设有防止支撑体上移的阻挡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前臂旋转的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远端桡骨(10)的髓腔(12)内部相连接的支撑体以及包裹在支撑体下部外面的杯型耐磨垫(1),所述支撑体下部为圆柱底座(2),中部为连接柱(3),上部为假体柄(5),所述杯型耐磨垫(1)上端口内侧设有防止支撑体上移的阻挡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前臂旋转的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型耐磨垫(1)采用高分子聚乙烯材质,所述支撑体采用钴铬钼合金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前臂旋转的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为梯形截面内环,所述梯形截面内环与杯型耐磨垫(1)上端口内侧连体形成三角形截面内槽阻挡环(6),所述圆柱底座(2)外周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路陈山林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积水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