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类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287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菌类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菌类烘干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壳体,壳体内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多个电加热装置,其中,壳体内设有摆放机构,壳体顶部还设有排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合理,简单方便,通过设置的转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皮带等装置能使得摆放架实现旋转,旋转的过程中,间接带动放置在摆放架上的菌类进行旋转运动,进而保证了烘干的均匀性,有效的提高了烘干的效果,避免了大量的菌类堆积在一起,影响烘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类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菌类生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菌类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菌类是个庞大的家族,它无处不在,现在已知的菌类大约有10多万种,菌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一般不具有叶绿素等色素,大多营异养生活,菌类植物可分为细菌门、粘菌门和真菌门三类彼此并无亲缘关系的生物,其中粘菌是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的生物。它在营养期为裸露的、无细胞壁、多核的原生质团,称变形体。但在繁殖期,它可产生具纤维素细胞壁的孢子,又具真菌的性状,在众多菌类当中,包括可食用的菌类,人们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的总称,具体指大型真菌中,能形成具有胶质或肉质的子实体或浚河组织,并能食用或药用的菌类。现在可食用的菌类可进行人工大量生产,为了长期保存菌类,需要对菌类进行烘干处理,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烘干菌类使用的都是自动烘干箱,可是在使用烘干箱时,烘干箱内的烘干架有很多层,有可能出现各层烘干架外部的温度存在差异,导致各层烘干架上的菌类烘干程度不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烘干效果,效率高的一种菌类烘干装置。本技术一种菌类烘干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壳体,壳体内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多个电加热装置,其中,壳体内设有摆放机构,壳体顶部还设有排气装置;所述摆放机构包括摆放架、摆放盘、转轴、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所述摆放架与壳体内壁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摆放架上设有固定件,摆放盘与固定件相匹配且相连,所述其中一个转轴一端套设有主动齿轮并穿出壳体与位于壳体外的电机相连,另一个转轴一端套设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所述排气冷凝装置包括抽风机、抽风口、抽风管、冷凝器、出风管、水管和集水箱,所述抽风口与壳体内相通,抽风管一端与抽风口,另一端与抽风机相连,其中,抽风机与冷凝器之间通过出风管相连,冷凝器与集水箱通过水管相连。优选地,所述摆放盘为框体设置,框体上设有防烫把手,框体由框架和设在框架内的框面构成,其中,框体的四角上设有第一螺纹孔。优选地,所述摆放盘还上设有固定夹,固定夹的四角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通过螺钉相连。优选地,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箱门,其中,所述箱门的正面分别设置有玻璃镜和辅助把手,箱门表面上还设有控制器。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机、电加热装置、抽风机电连接。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本技术设置合理,简单方便,通过设置的转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皮带等装置能使得摆放架实现旋转,旋转的过程中,间接带动放置在摆放架上的菌类进行旋转运动,进而保证了烘干的均匀性,有效的提高了烘干的效果,避免了大量的菌类堆积在一起,影响烘干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外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摆放盘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夹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板;2-电加热装置;3-从动齿轮;4-转轴;5-固定件;6-摆放盘;7-皮带;8-电机;9-主动齿轮;10-壳体;11-轴承;12-抽风口;13-摆放架;14-抽风管;15-抽风机;16-出风管;17-冷凝器;18-水管;19-集水箱;20-玻璃镜;21-辅助把手;22-控制器;23-箱门;24-防烫把手;25-第一螺纹孔;26-第二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技术一种菌类烘干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固定设置有壳体10,壳体10内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多个电加热装置2,其中,壳体10内设有摆放机构,壳体10顶部还设有排气装置;所述摆放机构包括摆放架13、摆放盘6、转轴4、电机8、主动齿轮9、从动齿轮3,所述摆放架13与壳体10内壁之间通过转轴4相连,摆放架13上设有固定件5,摆放盘6与固定件5相匹配且相连,所述其中一个转轴4一端套设有主动齿轮9并穿出壳体10与位于壳体10外的电机8相连,另一个转轴4一端套设有从动齿轮3,主动齿轮9与从动齿轮3之间通过皮带7相连;所述排气冷凝装置包括抽风机15、抽风口12、抽风管14、冷凝器17、出风管16、水管18和集水箱19,所述抽风口12与壳体10内相通,抽风管14一端与抽风口12,另一端与抽风机15相连,其中,抽风机15与冷凝器17之间通过出风管16相连,冷凝器17与集水箱19通过水管18相连。本实施例中,壳体10内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两个电加热装置2,电加热装置2采用电热丝加热,分别从上方和下方对菌类进行加热,加热效果好,能防止菌类加热不均匀,通过设置的摆放架13、摆放盘6、转轴4、电机8、主动齿轮9、从动齿轮3配合设置,把菌类放置在摆放盘6上,可通过电机8运转,带动转轴4旋转,转轴4同时带动摆放盘6转动,即可对菌类进行全方位的烘干,避免了大量的菌类堆积在一起,影响烘干效果,设置的排气装置能将通过抽风机15将干燥腔的水汽抽出,并通过冷凝器17将抽风机15抽出的水汽冷凝回收利用。如图3所示,所述摆放盘6为框体设置,框体上设有防烫把手24,框体由框架和设在框架内的框面构成,其中,框体的四角上设有第一螺纹孔25,框面上设有细小的筛网能方便热气透过筛网对菌类加热。如图4所示,所述摆放盘6还上设有固定夹,固定夹的四角上设有第二螺纹孔26,所述第一螺纹孔25与第二螺纹孔26通过螺钉相连,设置的固定夹能防止摆放盘6上的菌类在转动时掉落。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0的正面设置有箱门23,其中,所述箱门23的正面分别设置有玻璃镜20和辅助把手21,箱门23表面上还设有控制器22,设置有玻璃镜20能时刻观察壳体10内的烘干情况。所述控制器22分别与电机8、电加热装置2、抽风机15电连接。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摆放盘6数量,根据菌类数量多少来选择。本技术在使用时,打开箱门23,将需要烘干的菌类放置在摆放盘6上,随后将固定夹与摆放盘6螺纹相连,可对菌类固定,关闭箱门23,通过控制器22启动电加热装置2对菌类加热,在加热过程中,通过电机8带动转轴4转动,转轴4带动摆放盘6旋转,可对菌类进行全方位烘干,烘干效果好,由于设置的主动齿轮9、从动齿轮3、皮带7,一次性带动多个摆放盘6旋转;加热后,利用控制器22启动排气装置,通过抽风机15将干燥腔的水汽抽出,并通过冷凝器17将抽风机15抽出的水汽冷凝回收利用,提高烘干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菌类烘干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设置有壳体(10),壳体(10)内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多个电加热装置(2),其中,壳体(10)内设有摆放机构,壳体(10)顶部还设有排气装置;/n所述摆放机构包括摆放架(13)、摆放盘(6)、转轴(4)、电机(8)、主动齿轮(9)、从动齿轮(3),所述摆放架(13)与壳体(10)内壁之间通过转轴(4)相连,摆放架(13)上设有固定件(5),摆放盘(6)与固定件(5)相匹配且相连,所述其中一个转轴(4)一端套设有主动齿轮(9)并穿出壳体(10)与位于壳体(10)外的电机(8)相连,另一个转轴(4)一端套设有从动齿轮(3),主动齿轮(9)与从动齿轮(3)之间通过皮带(7)相连;/n所述排气冷凝装置包括抽风机(15)、抽风口(12)、抽风管(14)、冷凝器(17)、出风管(16)、水管(18)和集水箱(19),所述抽风口(12)与壳体(10)内相通,抽风管(14)一端与抽风口(12),另一端与抽风机(15)相连,其中,抽风机(15)与冷凝器(17)之间通过出风管(16)相连,冷凝器(17)与集水箱(19)通过水管(18)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类烘干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设置有壳体(10),壳体(10)内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多个电加热装置(2),其中,壳体(10)内设有摆放机构,壳体(10)顶部还设有排气装置;
所述摆放机构包括摆放架(13)、摆放盘(6)、转轴(4)、电机(8)、主动齿轮(9)、从动齿轮(3),所述摆放架(13)与壳体(10)内壁之间通过转轴(4)相连,摆放架(13)上设有固定件(5),摆放盘(6)与固定件(5)相匹配且相连,所述其中一个转轴(4)一端套设有主动齿轮(9)并穿出壳体(10)与位于壳体(10)外的电机(8)相连,另一个转轴(4)一端套设有从动齿轮(3),主动齿轮(9)与从动齿轮(3)之间通过皮带(7)相连;
所述排气冷凝装置包括抽风机(15)、抽风口(12)、抽风管(14)、冷凝器(17)、出风管(16)、水管(18)和集水箱(19),所述抽风口(12)与壳体(10)内相通,抽风管(14)一端与抽风口(12),另一端与抽风机(15)相连,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庆陈园孟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庆瑞丰食药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