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286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剥壳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包括投料斗,所述剥壳管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剥壳管的内部连接有滑板,滑板与剥壳管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剥壳管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弹簧相对应的通孔,滑板在靠近剥壳管轴线的一侧连接有与通孔相对应的划刀,过滤板的下端连接有橡胶柱。通过桂圆挤压剥壳管上的划刀,划刀通过滑板挤压第一弹簧,桂圆运动到抽气管的下侧,桂圆挤压到抽气管下端的过滤板的下侧,圆形设置的橡胶柱使其与桂圆的接触面增大,分离管上设置的减速板,本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揉搓剥壳装置具备果肉品质较差、果肉有杂质和果壳和果肉分离不完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
本技术涉及剥壳设备
,具体为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
技术介绍
桂圆又称龙眼、荔枝奴、亚荔枝和燕卵,为无患子科植物,果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原产于中国南部及西南部,寿命最长可达400多年,果实成熟期为7到8月,鲜果呈黄褐色。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是我国南亚热带名贵特产,历史上南方“桂圆”北“人参”之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去果皮,鲜用,或将果实干燥后,剥取假种皮备用。在将果实干燥后,剥取假种皮备用的过程中,需要人工或者使用揉搓剥壳装置进行外壳的剥离,但是人工劳动强度太大,且工作效率太低,而目前现有的揉搓剥壳装置在工作时,一般直接对桂圆外壳进行碾压揉搓,这样容易使得桂圆的果肉被压扁、果壳碎片渣插到果肉中和果壳较大不利于分离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具备果肉品质好、果肉无杂质和便于果壳与果肉分离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具备果肉品质较差、果肉有杂质和果壳、果肉分离不完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具备果肉品质好、果肉无杂质和便于壳肉分离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包括投料斗,所述投料斗的下端内部开设有锥形滑槽,投料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剥壳管,剥壳管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剥壳管的内部且在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与剥壳管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剥壳管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弹簧相对应的通孔,滑板在靠近剥壳管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通孔相对应的划刀,剥壳管的底部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板,剥壳管的内部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输送叶,投料斗的内部设置有板栗,板栗包括:果壳和果肉,剥壳管的右端固定管连接有抽气管,抽气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过滤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柱,剥壳管与抽气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分离管,分离管的上端上侧壁开设有斜槽,分离管的上端且在斜槽内固定连接有转柱,转柱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挡板,挡板与分离管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分离管的上端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斜槽相对的软垫,分离管的右侧下部均开设有多个矩形口,分离管的右侧下部均且在矩形口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减速板,分离管的下部且在矩形口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管,矩形管的下侧设置有壳体收集箱,分离管的右端设置有果肉收集箱。优选的,所述划刀的直径与矩形槽的宽度相适应,从而保证划刀对桂圆的外皮切割。优选的,所述划刀和矩形槽均匀分布在剥壳管的内部,从而保证对桂圆的外皮被不同方向的多数量的划破。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口径可以过滤灰尘和小颗粒碎渣,从而保证了果肉的洁净。优选的,所述橡胶柱呈圆形设置,圆形设置的橡胶柱使其与桂圆的接触面增大,从而有效的对桂圆进行剥壳。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为压缩弹簧,从而保证未剥壳的桂圆直接下滑到分离管中。优选的,所述矩形口的宽度小于果肉的直径,从而保证果壳与果肉的分离。优选的,所述减速板的为弹性板,弹性板使得果壳与其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果壳与果肉的分离。优选的,所述剥壳管和分离管为倾斜状,且倾斜方向相同,倾斜状的剥壳管和分离管使得果壳与果肉利用其重力下滑,从而减少了额外的驱动装置。(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通过向投料斗中倒入桂圆,桂圆通过输送叶的输送到剥壳管中,在输送过程中,通过桂圆挤压剥壳管上的划刀,划刀通过滑板挤压第一弹簧,这一结构使得桂圆的外侧果壳的表面上刻有不同的划痕,从而保证了果肉不被损坏。2、该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通过导向板,桂圆运动到抽气管的下侧,桂圆挤压到抽气管下端的过滤板的下侧,通过设置的橡胶柱,圆形设置的橡胶柱使其与桂圆的接触面增大,从而有效的对桂圆进行剥壳,从而对桂圆的无损伤剥壳,且由于桂圆被剥壳管上的划刀划上多条划痕,所以果壳通过橡胶柱被分裂成小块,这一结构有利于果壳和果肉的分离,从而保证分离处的果肉无果壳。3、该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通过分离管上设置的转柱、挡板和第二弹簧,从而保证了在抽气管抽气时,过多的桂圆进入到抽气管下端的过滤板的下侧,从而导致桂圆直接进入到分离管中,通过矩形口的宽度小于果肉的直径,且分离管上设置的减速板,减速板的为弹性板,弹性板使得果壳与其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果壳与果肉的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面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剥壳管正面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B-B处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投料斗、101锥形滑槽、2剥壳管、201环形槽、202滑板、203第一弹簧、204通孔、205划刀、206导向板、3转轴、301输送叶、3011矩形槽、4桂圆、401果壳、402果肉、5抽气管、501过滤板、502橡胶柱、6分离管、601斜槽、602转柱、603挡板、604第二弹簧、605软垫、606矩形口、607减速板、7矩形管、8壳体收集箱、9果肉收集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包括投料斗1,投料斗1的下端内部开设有锥形滑槽101,投料斗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剥壳管2,剥壳管2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201,剥壳管2的内部且在形槽201内滑动连接有滑板202,滑板202与剥壳管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3,剥壳管2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弹簧203相对应的通孔204,滑板202在靠近剥壳管2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通孔204相对应的划刀205,剥壳管2的底部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板206,剥壳管2的内部设置有转轴3,转轴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输送叶301,投料斗1的内部设置有板栗4,板栗4包括:果壳401和果肉402,划刀205的直径与矩形槽3011的宽度相适应,从而保证划刀205对桂圆4的外皮切割,划刀205和矩形槽3011均匀分布在剥壳管2的内部,从而保证对桂圆4的外皮被不同方向的多数量的划破。剥壳管2的右端固定管连接有抽气管5,抽气管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501,过滤板5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柱502,过滤板501的口径可以过滤灰尘和小颗粒碎渣,从而保证了果肉402的洁净,橡胶柱502呈圆形设置,圆形设置的橡胶柱502使其与桂圆4的接触面增大,从而有效的对桂圆4进行剥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包括投料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斗(1)的下端内部开设有锥形滑槽(101),投料斗(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剥壳管(2),剥壳管(2)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201),剥壳管(2)的内部且在形槽(201)内滑动连接有滑板(202),滑板(202)与剥壳管(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3),剥壳管(2)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弹簧(203)相对应的通孔(204),滑板(202)在靠近剥壳管(2)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通孔(204)相对应的划刀(205),剥壳管(2)的底部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板(206),剥壳管(2)的内部设置有转轴(3),转轴(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输送叶(301),投料斗(1)的内部设置有板栗(4),板栗(4)包括:果壳(401)和果肉(402),剥壳管(2)的右端固定管连接有抽气管(5),抽气管(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501),过滤板(5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柱(502),剥壳管(2)与抽气管(5)之间固定连接有分离管(6),分离管(6)的上端上侧壁开设有斜槽(601),分离管(6)的上端且在斜槽(601)内固定连接有转柱(602),转柱(60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挡板(603),挡板(603)与分离管(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04),分离管(6)的上端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斜槽(601)相对的软垫(605),分离管(6)的右侧下部均开设有多个矩形口(606),分离管(6)的右侧下部均且在矩形口(60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减速板(607),分离管(6)的下部且在矩形口(606)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管(7),矩形管(7)的下侧设置有壳体收集箱(8),分离管(6)的右端设置有果肉收集箱(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包括投料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斗(1)的下端内部开设有锥形滑槽(101),投料斗(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剥壳管(2),剥壳管(2)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201),剥壳管(2)的内部且在形槽(201)内滑动连接有滑板(202),滑板(202)与剥壳管(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3),剥壳管(2)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弹簧(203)相对应的通孔(204),滑板(202)在靠近剥壳管(2)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通孔(204)相对应的划刀(205),剥壳管(2)的底部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板(206),剥壳管(2)的内部设置有转轴(3),转轴(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输送叶(301),投料斗(1)的内部设置有板栗(4),板栗(4)包括:果壳(401)和果肉(402),剥壳管(2)的右端固定管连接有抽气管(5),抽气管(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501),过滤板(5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柱(502),剥壳管(2)与抽气管(5)之间固定连接有分离管(6),分离管(6)的上端上侧壁开设有斜槽(601),分离管(6)的上端且在斜槽(601)内固定连接有转柱(602),转柱(60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挡板(603),挡板(603)与分离管(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04),分离管(6)的上端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斜槽(601)相对的软垫(605),分离管(6)的右侧下部均开设有多个矩形口(606),分离管(6)的右侧下部均且在矩形口(60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减速板(6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