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召仓专利>正文

一种农药喷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281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农药喷洒装置,包括机身、底座、搅拌装置和喷洒装置,所述机身内设有斜坡面;所述喷洒装置包括抽水泵、过滤网一、引水软管、把手、喷雾杆和喷雾喷头;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连接轴和搅拌叶片;所述机身顶部一端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处设有过滤网二,所述进液口上端铰接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贯穿设有通气孔;所述底座底部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外侧低端设有感应器,所述支撑腿底部设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属于农作物喷洒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省时省力,可自动进行全方位的农药喷洒的均匀,同时可以对农药进行搅拌实现药液的均匀,另外可检测路障避免对作物造成损伤的农药喷洒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药喷洒装置
本技术专利属于农作物喷洒
,具体是指一种农药喷洒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种植面积较多,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病虫害,对农作物的收成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有个良好的收成,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通常都会喷洒农药,现在喷洒农药时通常使用的是背负式的喷洒装置,背负式的喷洒装置及农民将药桶背在背部,药桶处连有手持式喷管,然后喷洒时,农民用手握住手持式喷管,将喷头对准待喷洒点喷洒即可。现有的喷洒装置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喷洒时,喷管是手持式的,因此喷洒点大都在人的前方,如果风大,喷出来的农药会被风吹的飘向人脸,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二是喷洒时手必须一直握着喷管,握久了费力,而且如果是冬天喷洒,会将手冻僵,三是现有的农药喷洒机只适合一般性小型农业面积的家庭使用,而可喷洒大面积农地的喷洒装置一般价格高昂且体积较大不适用大棚或者狭小空间农作物农药的喷洒,四是在喷洒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脚下,避免对作物造成损伤,五是在调配粉状农药与水时,不易搅拌均匀,造成了药物的沉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省时省力,可自动进行全方位的农药喷洒的均匀,同时可以对农药进行搅拌实现药液的均匀,另外可以检测路障避免对作物造成损伤的农药喷洒装置。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专利一种农药喷洒装置,包括机身、底座、搅拌装置和喷洒装置,所述机身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机身设于底座上,所述搅拌装置设于机身的内部底壁,所述机身内设有斜坡面,所述斜坡面呈倾斜面设置,斜坡面方便机身内部药液流动,所述斜坡面与机身内部底壁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喷洒装置设于斜坡面的低端一侧与机身底壁之间;所述喷洒装置包括抽水泵、过滤网一、引水软管、把手、喷雾杆和喷雾喷头,所述抽水泵设于斜坡面下方,所述过滤网一设于斜坡面和抽水泵的顶部进水口处,所述引水软管设于抽水泵的出水口一侧并贯穿机身的侧壁,所述引水软管依次连接把手和喷雾杆,所述喷雾杆远离机身的一端设有喷雾喷头;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连接轴和搅拌叶片,所述电机设于斜坡面与机身之间,所述连接轴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贯穿斜坡面设于机身内,所述搅拌叶片设于连接轴的另一端。进一步地,所述机身顶部一端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处设有过滤网二,所述进液口上端铰接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贯穿设有通气孔。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底部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外侧低端设有感应器,所述支撑腿底部设有万向轮。进一步地,所述喷雾杆与把手螺纹连接,所述把手上设有调节阀门。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底端一侧设有开关,所述调节阀门、电机、抽水泵、感应器与开关电连接,所述万向轮上设有驱动,所述感应器与万向轮的驱动电连接,感应器可以检测到支撑腿前侧的农作物,并控制万向轮上的驱动动作自行绕过农作物。进一步地,所述喷雾喷头设有若干个呈均匀分布铰接设于喷雾杆上,可以通过调整若干喷雾喷头的喷洒角度来实现全方位的喷洒效果。优选地,所述引水软管为金属定型软管,便于固定和改变引水软管的角度,同时改变喷雾喷头的喷洒角度。采用上述步骤本技术专利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一种农药喷洒装置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省时省力,可自动进行全方位的农药喷洒的均匀,节省人力物力的使用,整个喷洒过程中不使用人力,不会对人的身体造成损伤,同时可以利用搅拌装置对粉状农药和水进行搅拌实现药液的均匀,保证药液的使用效果,另外利用支撑腿上设置的感应器,可以检测路障避免对作物造成损伤,可以避免压坏农作物,也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农药喷洒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身,2、底座,3、搅拌装置,4、喷洒装置,5、抽水泵,6、过滤网一,7、引水软管,8、把手,9、喷雾杆,10、喷雾喷头,11、电机,12、连接轴,13、搅拌叶片,14、进液口,15、过滤网二,16、盖体,17、通气孔,18、开关,19、支撑腿,20、感应器,21、万向轮,22、调节阀门,23、斜坡面。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专利一种农药喷洒装置,包括机身1、底座2、搅拌装置3和喷洒装置4,所述机身1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机身1设于底座2上,所述搅拌装置3设于机身1的内部底壁,所述机身1内设有斜坡面23,所述斜坡面23呈倾斜面设置,所述斜坡面23与机身1内部底壁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喷洒装置4设于斜坡面23的低端一侧与机身1底壁之间;所述喷洒装置4包括抽水泵5、过滤网一6、引水软管7、把手8、喷雾杆9和喷雾喷头10,所述抽水泵5设于斜坡面23下方,所述过滤网一6设于斜坡面23和抽水泵5的顶部进水口处,所述引水软管7设于抽水泵5的出水口一侧并贯穿机身1的侧壁,所述引水软管7依次连接把手8和喷雾杆9,所述喷雾杆9远离机身1的一端设有喷雾喷头10;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电机11、连接轴12和搅拌叶片13,所述电机11设于斜坡面23与机身1之间,所述连接轴12一端与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且贯穿斜坡面23设于机身1内,所述搅拌叶片13设于连接轴12的另一端。其中,所述机身1顶部一端设有进液口14,所述进液口14处设有过滤网二15,所述进液口14上端铰接设有盖体16,所述盖体16上贯穿设有通气孔17;所述底座2底部设有支撑腿19,所述支撑腿19外侧低端设有感应器20,所述支撑腿19底部设有万向轮21;所述喷雾杆9与把手8螺纹连接,所述把手8上设有调节阀门22;所述机身1底端一侧设有开关18,所述调节阀门22、电机11、抽水泵5、感应器20与开关18电连接,所述万向轮21上设有驱动,所述感应器20与万向轮21的驱动电连接;所述喷雾喷头10设有若干个呈均匀分布铰接设于喷雾杆9上;所述引水软管7为金属定型软管。具体使用时,首先打开盖体16,将药粉和水倒入机身1内部,按下开关18,搅拌装置3的电机11带动连接轴12和搅拌叶片13处于持续转动的状态,使机身1内部药液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将装置放入指定位置,使整个装置处于运行状态,在万向轮21驱动的带动向前移动,运动过程中感应器感应到前面有农作物时,感应器20控制万向轮21的驱动转向并自动绕开农作物,将喷雾杆9对准农作物,开关18控制开启调节阀门22和抽水泵5的工作,喷雾杆9和喷雾喷头10对农作物进行全方位的喷淋,最后药液用完时,关闭开关18,整个机器停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专利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药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底座、搅拌装置和喷洒装置,所述机身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机身设于底座上,所述搅拌装置设于机身的内部底壁,所述机身内设有斜坡面,所述斜坡面呈倾斜面设置,所述斜坡面与机身内部底壁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喷洒装置设于斜坡面的低端一侧与机身底壁之间;所述喷洒装置包括抽水泵、过滤网一、引水软管、把手、喷雾杆和喷雾喷头,所述抽水泵设于斜坡面下方,所述过滤网一设于斜坡面和抽水泵的顶部进水口处,所述引水软管设于抽水泵的出水口一侧并贯穿机身的侧壁,所述引水软管依次连接把手和喷雾杆,所述喷雾杆远离机身的一端设有喷雾喷头;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连接轴和搅拌叶片,所述电机设于斜坡面与机身之间,所述连接轴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贯穿斜坡面设于机身内,所述搅拌叶片设于连接轴的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药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底座、搅拌装置和喷洒装置,所述机身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机身设于底座上,所述搅拌装置设于机身的内部底壁,所述机身内设有斜坡面,所述斜坡面呈倾斜面设置,所述斜坡面与机身内部底壁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喷洒装置设于斜坡面的低端一侧与机身底壁之间;所述喷洒装置包括抽水泵、过滤网一、引水软管、把手、喷雾杆和喷雾喷头,所述抽水泵设于斜坡面下方,所述过滤网一设于斜坡面和抽水泵的顶部进水口处,所述引水软管设于抽水泵的出水口一侧并贯穿机身的侧壁,所述引水软管依次连接把手和喷雾杆,所述喷雾杆远离机身的一端设有喷雾喷头;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连接轴和搅拌叶片,所述电机设于斜坡面与机身之间,所述连接轴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贯穿斜坡面设于机身内,所述搅拌叶片设于连接轴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药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顶部一端设有进液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召仓刘沪丽
申请(专利权)人:杨召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