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盒的外壳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63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接盒的外壳连接结构,包括上壳、下壳和电路板,所述上壳与下壳相互扣合,所述电路板设于上壳与下壳之间,所述上壳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插孔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分别卡设在上壳与下壳之间的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相互扣合,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电路板卡设于容置空间内,所述电路板通过螺丝与上壳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架的侧面延伸有用于抵住电路板四周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包括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电路板靠近上支架的一端相抵,所述第二板穿过电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扣合更牢固、整体更耐摔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接盒的外壳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码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转接盒的外壳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转接盒作为一种可以在平板电脑、手机、笔记本、电视或投影仪等多种智能数码设备之间传输、转换数据的设备,因其使用方便快捷、反应迅速而深受大众欢迎;现有转接盒的外壳连接结构普遍采用两个相互扣合的塑料壳体,加上卡在两塑料壳体之间的电路板构成,其缺陷在于:两塑料壳体之间的扣合程度不够牢固,加上塑料壳体本身的硬度不够强,当转接盒遭到摔落或撞击时,容易解体进而损坏电路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合更牢固、整体更耐摔的外壳连接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转接盒的外壳连接结构,包括上壳、下壳和电路板,所述上壳与下壳相互扣合,所述电路板设于上壳与下壳之间,所述上壳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插孔位,本技术还包括分别卡设在上壳与下壳之间的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相互扣合,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电路板卡设于容置空间内,所述电路板通过螺丝与上壳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架的侧面延伸有用于抵住电路板四周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包括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电路板靠近上支架的一端相抵,所述第二板穿过电路板;所述上支架的侧面开设有与第一插孔位相配合的第二插孔位;所述下支架的侧面延伸有抵于第一挡板外侧的第三挡板。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为PCB板。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架卡设于上壳和电路板之间,所述下支架卡设于电路板和下壳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上壳靠近下壳的一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下壳靠近上壳的一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上壳内部的侧壁固定设置有与第三挡板相抵的第三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下壳的侧面设置有抵住电路板的第四挡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孔位包括网线接口孔位、USB接口孔位、VGA接口孔位、TF卡插口孔位、电源线接口孔位和Type-C接口孔位。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架的上端向电路板的方向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下支架的下端向电路板的方向设置有第二凹槽。进一步地,所述上壳内部的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一卡勾,所述下壳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勾卡扣设置在第一卡孔内。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架的外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卡勾,所述下支架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卡勾卡扣设置在第二卡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壳与下壳相互扣合,上支架与下支架相互扣合,而上支架与下支架均卡设在上壳与下壳之间,电路板则卡设在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相当于上支架与下支架对电路板形成一层保护层,上壳与下壳则形成第二层保护层,与现有技术的单层保护结构相比,双层保护层结构使本技术具有更好的耐摔性能;另外,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挡板挡在电路板的四周,通过设置第一板抵住电路板的上端,将第二板穿过电路板,同时电路板通过螺丝与上壳固定连接,进一步使电路板与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的卡合更加牢固,与现有技术中的依靠一层保护层的扣合结构相比,本技术的结构具有更加牢固的优点;同时第一挡板、第一板和第二板在电路板受到外力冲击时,亦能起到一定的缓冲和减震效果,使本技术拥有更好的耐摔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上壳与下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上支架与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上支架与下支架相互扣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上支架与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A处放大图。附图标记为:上壳1,第一卡勾11,第一插孔位12,网线接口孔位121,USB接口孔位122,VGA接口孔位123,TF卡插口孔位124,电源线接口孔位125,Type-C接口孔位126,第一加强筋13,第三加强筋14;下壳2,第一卡孔21,第四挡板22,第二加强筋23;电路板3;上支架4,第二卡勾41,第一挡板42,第二挡板43,第一板431,第二板432,第二插孔位433,第一凹槽44;下支架5,第二卡孔51,第三挡板52,第二凹槽5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转接盒的外壳连接结构,包括上壳1、下壳2、电路板3、分别卡设在上壳1与下壳2之间的上支架4和下支架5,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3为PCB板;上壳1与下壳2相互扣合,上壳1内部的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一卡勾11,下壳2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卡孔21,第一卡勾11卡扣设置在第一卡孔21内;上壳1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插孔位12,第一插孔位12包括网线接口孔位121、USB接口孔位122、VGA接口孔位123、TF卡插口孔位124、电源线接口孔位125和Type-C接口孔位126,用于平板电脑、手机、笔记本、电视或投影仪等多种智能数码设备之间的数据线的连接;上支架4与下支架5相互扣合,上支架4的外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卡勾41,下支架5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卡孔51,第二卡勾41卡扣设置在第二卡孔51内;上支架4与下支架5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电路板3卡设于容置空间内,电路板3通过螺丝与上壳1固定连接,螺丝有四颗,分别固定在电路板3的四角处;上支架4卡设于上壳1和电路板3之间,下支架5卡设于电路板3和下壳2之间,上支架4与下支架5将电路板3包围在中间,对电路板3形成第一层保护层,上壳1与下壳2将上支架4和下支架5包围在中间,间接的对电路板3形成第二层保护层,两层保护层使本技术具有更耐摔的特性。上支架4的侧面延伸有用于抵住电路板3四周的第一挡板42和第二挡板43,第一挡板42挡住电路板3的侧边一周,使电路板3不易沿侧边方向晃动;第二挡板43包括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的第一板431和第二板432,第一板431与电路板3靠近上支架4的一端相抵,第二板432穿过电路板3,第一挡板42、第一板431和第二板432对电路板3起到固定作用,同时当本技术在摔落时,第一挡板42、第一板431和第二板432对电路板3又起到一定的缓冲和减震的作用。上支架4的侧面开设有与第一插孔位12相配合的第二插孔位433,第一插孔位12包括网线接口孔位121、USB接口孔位122、VGA接口孔位123、TF卡插口孔位124、电源线接口孔位125和Type-C接口孔位126,第二插孔位433也与之相应的包括第一网线接口孔位、第一USB接口孔位、第一VGA接口孔位、第一TF卡插口孔位、第一电源线接口孔位和第一Type-C接口孔位,利于相应的数码设备的插头插入;下支架5的侧面延伸有抵于第一挡板42外侧的第三挡板52,第三挡板52与第一挡板42相互扣合,对上支架4起到一定的稳固的作用。下壳2的侧面设置有抵住电路板3的第四挡板22,第四挡板22呈弧形,用于抵住电路板3的四个角,使之不易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接盒的外壳连接结构,包括上壳(1)、下壳(2)和电路板(3),所述上壳(1)与下壳(2)相互扣合,所述电路板(3)设于上壳(1)与下壳(2)之间,所述上壳(1)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插孔位(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卡设在上壳(1)与下壳(2)之间的上支架(4)和下支架(5),所述上支架(4)与下支架(5)相互扣合,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电路板(3)卡设于容置空间内,所述电路板(3)通过螺丝与上壳(1)固定连接;/n所述上支架(4)的侧面延伸有用于抵住电路板(3)四周的第一挡板(42)和第二挡板(43),所述第二挡板(43)包括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的第一板(431)和第二板(432),所述第一板(431)与电路板(3)靠近上支架(4)的一端相抵,所述第二板(432)穿过电路板(3);/n所述上支架(4)的侧面开设有与第一插孔位(12)相配合的第二插孔位(433);/n所述下支架(5)的侧面延伸有抵于第一挡板(42)外侧的第三挡板(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盒的外壳连接结构,包括上壳(1)、下壳(2)和电路板(3),所述上壳(1)与下壳(2)相互扣合,所述电路板(3)设于上壳(1)与下壳(2)之间,所述上壳(1)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插孔位(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卡设在上壳(1)与下壳(2)之间的上支架(4)和下支架(5),所述上支架(4)与下支架(5)相互扣合,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电路板(3)卡设于容置空间内,所述电路板(3)通过螺丝与上壳(1)固定连接;
所述上支架(4)的侧面延伸有用于抵住电路板(3)四周的第一挡板(42)和第二挡板(43),所述第二挡板(43)包括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的第一板(431)和第二板(432),所述第一板(431)与电路板(3)靠近上支架(4)的一端相抵,所述第二板(432)穿过电路板(3);
所述上支架(4)的侧面开设有与第一插孔位(12)相配合的第二插孔位(433);
所述下支架(5)的侧面延伸有抵于第一挡板(42)外侧的第三挡板(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接盒的外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3)为PCB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接盒的外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4)卡设于上壳(1)和电路板(3)之间,所述下支架(5)卡设于电路板(3)和下壳(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接盒的外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靠近下壳(2)的一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3),所述下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凤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三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